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特岗教师那三年 » 01有庳古国

01有庳古国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有着如画的风景、奇怪的事情、渊源的历史。

    舜的弟弟象,那个历史书上记载企图用火烧、用井填来谋害舜的象,在舜继位之后,被分封到了有庳古国,也就是现在的双牌县江村镇龙山一带。那时的江村是一片蛮荒之地,现在仍是一个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方。据说象在这一带为老百姓做出了不少贡献,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他还在这片蛮荒之地发明了象棋,因为突出的政绩,当地百姓为他立了一座庙象王庙。这个庙直到一九五几年还存在,直到双牌大坝建立,位于潇水河上游的象王庙才被水淹没,成为湖底遗址。

    在江村龙山一带,有着许多陈姓人家,他们的祖先是从江西迁徙过来到这里避世的。村里人在外面打工时,如果碰到江西的,都会勾着对方肩膀,亲切地称呼一声“江西老表”。至于为什么一家老小要驾着牛车,携男带女,不辞辛劳从遥远的江西迁徙到这片荒夷之地?陈萱萱家的族谱是记载的。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远古至今,陈姓乃汉之大姓。周朝武王,妫满封于陈,自立胡公,妫满后裔轸相楚,封颍川侯,徒颍川号姓陈,妫满乃陈之鼻祖也……

    谅于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溃于湖中,谅与族人兵将逃之,隐居八方。此乃吾始祖季一公之由来矣。

    原来,陈氏始祖是陈友谅的族人或兵将,当陈友谅战败之后,他的族人和部将为了躲避朝廷追杀,四处隐居。陈氏始祖季一公看中了江村这处未经开发的山清水秀之地,于是带领家属从此隐居于此。

    陈萱萱猜想,始祖季一公或许很早就见过了江村这块地方,因为族谱中还有文字记载:惟我季一公由江西赣江鄱阳湖畔,取猎江村堡址于潇水岸畔,故名江村。山青水秀,虎跃龙蟠,胜地也。如果陈萱萱对“取猎”的含义没有理解错的话,那就是始祖季一公是在打猎的时候来到江村这里。那时的季一公或许在陈友谅手下当兵,又或许是一名出色的小部将,总之他见识过这里的山清水秀,所以当陈友谅兵败,年轻的季一公不得不带领家属躲避追捕时,他想到了江村这个所在,于是带领一家人到江村避难,从此在江村这个地方开枝散叶。

    不熟悉江村的人,听到这个名字总以为是一个村,其实是一个镇。江村镇有一个村,叫“江村村”,人们通常叫它“老江村”,用来和镇区分。陈氏始祖的嫡系后代,至今都居住在江村镇龙山附近的金滩村。金滩村的由来也十分神奇,据说是明朝年间,当地人从地里挖出了一个金锣,传到朝廷耳中,朝廷说要上供,金锣就自己飞到天上去了。还有一种说法是,金滩村独特的地理位置,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金色沙滩,因此得名。

    陈萱萱在很小的时候看族谱,很纠结为什么家里的族谱要称“陈氏家族”,而不是“陈姓家族”,直到长大学习了一些历史方面的知识,才知道这其中蕴含着母系血缘与父系血缘的关系。早在西周以前,人们就用“姓”来代表母系血缘关系,用“氏”来代表父系血缘关系。“姓”的字形拆开是“女”“生”,连起来就是“女人生的”,用它来代表母系血缘十分合理。陈家是根据父系血缘宗亲来算的,所以陈家的族谱封面上印的是《陈氏族谱》。或许是因为避世的原因,陈氏一族在明朝没有出现一个在朝为官的人,直到清朝才陆续有人读书中举,最大的官至四品。

    在江村这片不大的土地,发生着许许多多的故事,有过去的、现在的、男人的、女人的、村里的、学校的,纷纷攘攘,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着世间男女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

    在湖南西南一隅,碧玉般的潇水河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粼粼银光,缓缓淌入一个叫双牌的小县。舟行河上,划开层层碧波,白云在蓝天里悠然飘荡,秀美俊逸的高山,温婉洁莹的碧水,两岸触目皆是动人的绿与静谧。人在船头临风独立,宛如站在天地之间,很容易产生一种傲视群雄的凛然,有种自己是古之侠客的错觉。从县城大坝出发,溯流而上开往江村,一路可以看到隐秘在深处的各个村庄。群山成为村子的天然屏障,山后别有洞天,只有居住在里面的人才得以一览他的风采。不禁使人遐想,是什么人在这里过着五柳先生的隐逸生活?

    河道不宽,但极长,开船的师傅有意将船开到离岸仅有五六米的河面上走。有经验的开船人熟悉了沿河的情况后,会事先在心里盘算好哪些地方会有人,哪些地方的客通常较多。除此之外,还要眼神好,能准确看到对岸码头有没有人。若有人,船靠拢过去准是没错的,鲜有人是在码头上站着玩的。由于船离岸有时靠得很近,船上的乘客除了一饱遥岑远目的山水之外,还能看到那些临河而居的人生活的边边角角。在使人感叹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艳羡着本地居民得天独厚,受享着如此优美的环境。但这些只是在外人看来,生活在这岸边的祖祖辈辈都已经习惯了,并没有游客的情思去品味他们周围的环境,他们在忙于生活。

    在初来乍到的人看来,尤其是小孩子看来,住在这里多幸福啊!可以每天下河洗澡!离家这样近,又是天然的一汪碧波的湖水,比拟为天上的瑶池也不为过,实在是人间天堂。确实是!那些住在河边的孩子,一到夏天傍晚,便叫上自己要好的伙伴,成群结伴地下到自己门前的河里面洗澡,都是半大的孩子,最大的不超过十三岁,最小的不低于七八岁,在大人的照看下的在河里嬉戏打闹。在河边长大的孩子别看年纪小,但几乎个个会游泳。而一群小伙伴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年纪稍大的哥哥水性是极好的,凡事有大哥哥照应着。在自家门口洗澡,家人也都时刻盯着,万一有个什么好歹,扯着喉咙喊几声,大人就会立马跑来。尽管河里每年都会有人溺水,但依旧阻挡不了孩子对于水的天性热爱。

    那些临河而居的人家,门前通常泊着一只小船,是那种无蓬的铁皮小型柴油船,在太阳底下敞开着、坦白着晒着。只有一户人家例外,那户人家没有船,一座木头盖的黑瓦小屋孤零零地立在小坡上,门口倚着一个木脚盆,几只母鸡在门口的杂草里寻觅啄食。几棵大柳树下支着一对木头架子,上面的竹竿上晾着衣服。从衣服的数量、颜色与款式上看,应该是某位独居的老人。船走远了,直到看不见那座小木屋,陈萱萱还一直在想,是怎样一位老人住在那里?房子见过很多次,可惜一直未能一睹主人的庐山真面目。

    正当坐在船尾的陈萱萱看着两岸的风景出神时,从船舱里走出来一位面容清雅的女生,在看到对方的第一眼,陈萱萱就觉得这人好美,忍不住打量起对方。只见对方长着一张鹅蛋脸,皮肤很白,眉毛细而淡,一头长发黑且直,穿着棉麻长裙,举手投足间浑身都散发着一种古代东方女子的古典神韵,陈萱萱不由地看得痴了。对方轻轻地望了陈萱萱一眼,走到船栏旁吹风,微风轻抚在她脸上,少女的长发与裙角在风中飘袂而飞,她伸出白皙细长的手指理了理耳边的头发,转身回了舱内。等对方走后,陈萱萱还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连我是个女生看了都喜欢,更别说男生了。心里想着时,不由地低头看了看自己粗壮的大腿,心里五味杂陈,于是下了一个决心——要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