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半壁黄花 » 二十九

二十九

    盖法候祭洒了第一杯酒,叫众人举杯为二黑重回盖士村干杯。众人纷纷举杯邀请二黑喝干第一杯酒。

    “今天是二黑,哦……应该叫盖磊回来的日子,三十年很快就过去了………”

    “是啊,时间过的很快!”在座的老人纷纷附和着说。

    “在坐的都老啦!老天爷保佑,盖作立两口子在天之灵保佑后人平平安安”

    盖法候端起一杯15年的老酒,邀请大家再次干掉。

    酒香从开坛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堂屋,第一杯祭洒酒倒在地上,酒香挥发了出来,众人闻着酒香纷纷举杯细品。

    “这是真真的老酒啊!”

    “年份足,起码十几年了,酒体都呈淡黄色了”

    “口感好,入口就化……”

    “看这个碎酒花,真真的粮食酒”

    “这酒喝了就不会上头”

    酒席上的老人们纷纷赞叹今天开的这坛酒。

    盖法候听大家讨论喝的这坛酒,心情大好,端起酒杯请众人继续满饮此杯,而后侃侃而谈。

    “这酒是我十五年前在山里的一户酒坊碰巧遇到的,那家酒坊开了有几十年了,当时存了几百斤高粱酒,我买了三百斤封坛存放在家里地窖。”

    “真真的窖藏酒,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今天我就多说几句,年轻人跟我们这些老汉不一样……”

    “年轻人追求个性,讲潮流,我们不行,我们讲共性,讲老理,所以现在年轻一代也不愿上我们的门,嫌我们老汉话多烦人”

    “像我家曾孙二十几岁,宁可在家打游戏,也不会来陪我老汉说会儿话;我家孙子四五十岁都忙着挣钱,也没有闲功夫来陪我说话。”

    “现代人不像我们那个时候,看重感情,看重家门,我们那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现在的人讲求利益,讲钱的”

    “我们这一代人,土都快埋到眉毛喽,一年走几个,再过几年咱们这层人就都没啦。人生到头都难免一死啊”

    “提到死,有的人就怕了,我老头子就不怕,我这辈子活够了,但是你问我有没有遗憾,那还是有的。”

    “我个人的小家儿孙满堂,儿孙曾孙都在县城生活,家里条件总还过的去。但是我们这个大家,这个盖家就不行了”

    “我们盖姓家族,还有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族人,有的还在贫困线以下呀,我们这一代人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建设家园几十年,还有很多族人没脱贫呀”

    “这么多年过去,仍然有一些族人生活困难,像原来二黑那样的孤儿寡母,孤独老人,咱们家族有不少啊。”

    “这些人咱们能不能帮一把?扶一把?我们老啦,世界将来是年轻人的,要交到他们手上去的,这要看后人行不行?”

    “后天就要祭祖了,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祭祖,我希望通过这次祭祖能凝聚人心,把我们这个家族团结起来,不要再像一盘散沙一样。”

    “我们要为下一代考虑呀,我们这个家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每个时代能有奉献者领头羊站出来,铁肩担道义,我就记着解放前铁骡子族长寒冬腊月趟河水砍材背粮救了全村人的命”

    “我解放后做过十几年大队书记,那是一心为公,带领全村人战天斗地建设新中国,为家族考虑的少”

    “现在我都91啦,时日无多喽,前些年看家族里没有年轻一代人接班,也就没祭祖这个念想”

    “这看到大龙就是使我想起他祖爷铁骡子啊,看到二黑就使我想起盖作立啊,我才有这个想法搞次祭祖大典,把家族交到他们这层年轻人手里。”

    “趁我们还健在,帮他们把把关,做做顾问,在过几年他们都可以独当一面,带领家族实现共同富裕,家族团结的复兴梦呦!”

    盖法候在兴头上讲了很多,他的讲话打动了这些老人的心弦。自从上次九道湾和绕绕肠两人合谋搞了次祭祖活动,很多族人不满,跟着看笑话一样。

    这次祭祖是由一批退休的老人伸头组织的,他们是祭祖筹备委员会里的盖家四老。

    这四老分别是退休教师盖法文,退休医生盖法生,退休法官盖法正,退休乡长盖法民。这四人和盖法候平辈,年纪在70左右,是宗门八、九、十门的代表。

    上文书讲过,盖家八、九、十门是小宗门,门人多出知识分子,大部分是体制内的铁饭碗。

    他们有退休工资,家里经济条件相对于其他几个宗门要好。今天这四人也被请到小白楼坐席吃酒,顺带商量后天的祭祖大典。

    “老哥哥,你有心了,你说的话都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以前条件差,各家屋里孩子多,张口吃饭的多,挣钱的少,现在我们条件好点,理应为家门做点事情”盖法文先第一个赞同盖法候的观点。

    其他三位筹备委员会的老人也表示同意,后天就是祭祖大典,明天最后一天准备,要提前一天安排预演一下。

    里面有负责联络其他宗门的负责人盖法民介绍了外面回来参加祭祖人员的情况,省城里退休的干部几人中,都表示不回来。

    深圳那边几家人也取得联系,他们表示也不回来参加祭祖大典。

    “那位将军回不回来?”有人提问道,

    “他已经退休了,在省城干休所,为了不麻烦地方,这次也不回来了。”盖法民说到。

    “哦,那就都明白了,就是咱们村里这些老棒棒子喽!”盖法候感慨的说道。

    “祖爷爷,家族里那些家里条件差、身体不好、无儿无女的长辈,我提前都去请了,前几天修缮祠堂他们也来帮忙了!”盖大龙向盖法候汇报请客情况。

    “好,做的好!”

    “另外其他两派,渔江派和猎山派我也去了他们那里,他们有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明天安排车去接过来,住在老院子的空屋里。”盖大龙继续说。

    “嗯,人手不够用就叫各房人来帮忙收拾”

    盖法生提醒盖大龙注意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人生安全,事情是好事情,千万不能出问题。

    对于老人的安全问题,盖大龙和村医黄志勇商量过,安排盖荣和盖华两兄弟把车停在老院子,一旦老人有紧急情况马上送医院。

    祭祖当天请卫生院的医生来现场保障,这个是由黄志勇以村医的身份去申请,由退休医生盖法生去给县上领导打招呼说情派来的。

    祭祖当天涉及到公安、消防、食药监察的事情都有退休律师盖法正和退休乡长盖法民去托关系安排联络。

    剩下一些杂七杂八跑腿办事就交给盖作平去负责,具体的事情由盖大龙安排年轻人去做。

    二黑在旁边听家族里的老人安排事宜,听完后,他改变了之前对家族祭祖的看法,祠堂规模不大,祭祖人数不多只是表象。

    家族内核的东西没有变,血脉亲情是永恒的,只要有人带头,族人都会全力以赴参加祭祖。

    况且广东潮汕地区是发达地区,宗门祠堂都是由家族内有钱老板捐赠修葺的,沿海地区本身经济发达,大老板多如牛毛。

    南乡县盖士村一个内陆国家级贫困县村子,由几十位老人伸头出面来办这场祭祖,已是实属不易,和发达地区比,物资落后,精神胜利。

    盖法候问二黑要不要参加后天的祭祖大典。

    “原本指望省城那些当官的,深圳那些大老板来充充门面,现在人家都不来,你这个现成的大老板如果能来,那我们可就是蓬荜生辉咯”盖大龙跟二黑开起了玩笑。

    二黑一口答应参加,但是他提出一个想法,他想在祭祖当天给村里的老人们发钱。

    标准是60岁以上一人200元,70岁以上一人300元,80岁以上一人500元,90岁以上一人1000元。

    老人们一听要发钱,这种好事只是听别的村发生过,都是那些在外做生意发了财的老板回乡后给村子里老人发钱。

    盖法文、盖法生、盖法正、盖法民四人当场表示感谢,二黑的心意他们收下,但是他们有退休工资,并且有退休工资的老人都不会接这个钱的。

    盖作平说他有儿有女,前几年买了地,钱存银行吃利息。这几年政府给当年征地农民每年发失地农民补贴一年2000元,钱不多但也够花,他表示自己不要二黑给的钱。

    盖法文给二黑算了笔仗,家族现在老龄化严重,60岁老人有几百人,按二黑的标准一次性要花掉几十万。

    二黑说了他的情况,他在潮州有工厂,一年赚几百万没有问题,自己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想回报下村里。

    在座的老人有退休拿工资的,也有一辈子务农的,要说思想统一,节操高尚,那是骗人的,总有人想要,有人不想要。

    大家纷纷讨论这个事情,有的人坚持不能要,不管人家二黑多有钱,人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当年帮他不求回报,这钱不能要。

    有人赞成这钱能要,别人村也干过这样的事,有这样的好事谁不想沾点光。

    大家各有各的道理,最后还是盖法候出面统一意见。

    好钢用在刀刃上,与其撒胡椒面发一大片,不如专门针对族里无儿无女,体弱多病的孤寡老人。

    发钱条件一刀切,无儿无女,无人赡养,是必须条件。体弱多病有子女的一律排除。

    发钱标准,按老人人头来算,每人2000元。这样算起来整个盖姓家族只有十几户人家十几二十人。

    二黑表示金额还可以再多发一点。

    盖法正劝说二黑,有这份心就好了,农村老话“碗米恩,斗米仇”就是这个意思,这些老人政府民政上也会救济,不可能让民间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盖法候听了二黑的决定,竖起大拇指,说他心福好,好人有好报,以后有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