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半壁黄花 » 四十一

四十一

    村里几户土坯房被水泡垮的村民找村里解决住房问题。

    “老房子被水泡垮了,我们几户申请在宅基地基础上新修房子”几位村民反映自己的建房需求。

    村里几个干部都在村委会值班,几个人讨论建房的可能性。

    “咱村是划入县城规划区的,全部停止新批宅基地建房,这政策上不允许呀”村主任柳勋给村民解释政策。

    “那不让建,我们住哪儿?村里一没有移民搬迁,二没有旧村改造,让我们住哪儿?”村民问。

    “你们现在不是住在别人的房子里吗?”村干部说。

    “那是人家盖大龙人好给安排的,那房子都是有主的,咱们农民一辈子就得有自己的房子”

    “对,这老院子说不让建房子也就几年了,怎么去年孙子清就建了五层楼房,他家也在老院子里,这一碗水要端平。”村民们在村委办事大厅嚷嚷着。

    “就是,要不能建都不能建,怎么有人可以建,有人不可以建?”村民里有人提问。

    “这个问题上面很明确不能建,至于孙子清怎么办的手续,那我们村上不知道,你们去问他自己”其中一位村干部回了一嘴。

    “你们村上不签字,他那个土地使用证能办下来?你们怕真是把我们当不识字的瓜皮喽!”村民质问村干部。

    “好,好,好,这个问题我们开会研究研究”村主任柳勋打圆场。

    “开你妈了个*去,研你妈了个*去,一天天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东西。”八十岁的盖奶奶把拐棍往村委桌子上一敲,破口大骂。

    “老人家,你有问题说问题,不要骂人嘛”刘勋劝说。

    “骂你们咋了,我老婆子舍了这条命也要跟你们讨个公道。”盖奶奶继续骂到。

    “这怎么能怪我们?”一位村干部反驳到。

    “盖士村这个小康村还是九几年老支书郑则平搞得,谁知道这评了小康村,就没有了扶贫政策。”村支书陈至生解释到。

    “那都是上几届村委班子搞的事情,我们那时还都是平头百姓。”柳勋跟着陈至生的话说。

    “你们不能新官不理旧账,这都是历史遗留问题,你们这一届要想法解决,不能拖而不决。”村里老人说。

    “好吧,关于你们老院子李家房子被水泡垮的问题明天开始村委就开始处理这个问题。”村支书郑则平说。

    这些来访的村民听完村支书郑泽平的话说后他们就回家去了。

    村委通知各小组组长和村民代表来村委里面开会研究解决宅基地的问题。

    这是盖大龙当了村民代表后第一次参与村民管理自治委员会的会议。

    会议是在村委会二楼大会议室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每个队的队长和村民代表。盖士村有12个队,加上村民代表一共30人。

    会议由村主任柳勋主持,村支书陈至生和文书,大学生村官,计生专干,治保专干等村干部列席。

    柳勋做了会前发言,让大家讨论一下在前几天老院子被水泡垮房子几家人的宅基地问题,要求大家踊跃发言。

    “我认为村里的村民房子被水泡垮了,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修新房。如果宅基地在县城规划区内,就要重新给人划坨地方修”一队长首先发言。

    “我赞成,宅基地是农民住房的保障,旧房子被水泡垮,当然要修新房子了。”十二队长赞成一队长的意见。

    “不仅要修新房,而且要统一规划,就像隔壁村一样,规划好了一起修,免的修的房子高矮不一,影响村容整洁”三队长说。

    “叫我说呀,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这次机会,把老院子的土坯房统筹一下,一发子统一拆迁,然后统一造房,”五队长说。

    “对,上面不是说咱们是小康村不能享受移民搬迁政策吗?横竖都是要被人胯个尿骚,不如搞大点,咱村就来个旧村改造,像浙江义乌一样,一家一栋,一楼做门面,其余可以出租”四队长曾经在外打过工,他的建议引起热烈讨论。

    “四队长你那说的太超前,光说修,钱在哪儿?”柳勋插话说到。

    “咱们村老院子那么多土坯房,有的就算是危房了,咱们头上顶了个不实惠的小康村的帽子,没有移民搬迁,咱们可以搞旧村改造嘛,四队长说的摊子太大,咱们就把这几家水泡垮房的做个试点看看嘛。”二队长说。

    其他几个队的队长都发表了意见,队长们说完,该轮到村民代表们发表意见了。

    大部分的村民代表都赞成拆旧换新,但是有三家不是本村的户口,是前些年从山里搬迁下来在本村买了土坯房的人家。

    按农村宅基地的政策,买农村房子的,只买房子的地面建筑,宅基地还是房东的。

    现在有三家是这种情况,其中两家条件稍好点,儿女在城里买了房子,只有一家无儿无女的,六十来岁,像这种情况是不能在原来的宅基地上拆旧换新的。

    那三户人家其中两户是盖石八队的,水灾第二天人家子女就来接城里去了,有一家是盖士六队的,就是被盖大龙安置的那一家。

    也有村民代表提出不同意见,按政策是没错,但是老话说的好,讲法理,也得讲人情。

    那些九十年代从山区搬下来的村民,花了钱买了房,住在盖士老院子里,租村里村民的地种,和普通村民一样。

    他们没有盖士户口,不享受村里卖地分红,不享受集体土地宅基地。但是他们生活在这个村子里也有二三十年了。

    天灾无情人有情,不能叫人家在盖士村没有立锥之地呀。现在有三户房被水泡垮了,可在老院子还有十几户也是从山区买土坯房到盖士的。

    最终村民代表的意见是,要管人家。一是要村里出面给人家解决住房,二是要把现有的十几户同样情况的土坯房进行排查和加固。

    村主任柳勋听了大家的发言,邹起眉头的说道。

    “大家心情我能理解,问题是解决这些问题都要花钱,你请人加固要钱吧,规划统一宅基地也要花钱吧。咱们村集体现在都还欠信用社好几十万呢!”

    有村民代表就提问了。

    “总说村上没钱,那前几年卖土地时,明明是六万一亩,最后到我们农户手里是百分之六十,三万六一亩,剩余的百分之二十拿来村里按户头分,剩下那百分之二十呢?”

    “对呀,当年卖地那百分之二十放银行还有利息,怎么就没有钱了?当我们不知道吗?”有村民代表提出意见。

    “那是村里人的养老钱,不能动,能动也早都把信用社的贷款还清了。柳勋涨红了脸说。

    盖大龙叫大家都静一静,他又话说。

    “这个事情关系村民民生、村里名声,要妥善出来好,我提议,以村里的名义向上级打报告,如实反应这次灾情,然后对现有的还住人的土坯房进行逐一排查。”

    “对于这三户人家,住城里去的两家,那是人家自主的行为,我认为房东,村里和住户要协商,咱们村里要把态度摆出来,给人家安置别的住处”

    “同时要把道理讲清楚,由村里出面安置住房,仅限于住户住房使用,如果遇到拆迁,征地则另行安排住处,住的房子赔偿与住户无关,房子只能住,不能继承。”

    参加会议的小队长和村民代表都同意这个方案。

    刘勋也也支持这个方案,他提议盖大龙出面去解决这个事情。

    陈至生心里不情愿把这件事交给盖大龙去做,但是与会者大多数都支持盖大龙的方案,就只好在会上顺水推舟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