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诸天神话归来 » 第四十五章 君子藏器,七箭定鼎

第四十五章 君子藏器,七箭定鼎

    “忍了这么久,是时候反击了。”

    飞将军广手持大弓,跨步走出卫城。

    这位须发皆白的兵家诸子,值此兵谋显露,大展身手之时,反倒面上多了些许的沉重。

    走出卫城,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弯下自己的腰,对着卫城,对着帝都,重重行礼。

    “慈不掌兵,此乃兵家大忌。

    若非佛门不动如来来此,本将军在裂药消耗一空之后,便会率军出城。

    以血肉磨盘,将七王的最后一丝理智消减。

    若不此,不足以引诱七王深入,断绝最后一丝生机。

    可乱世之后,数朝大帝才奠定的文景大世,耀世帝都,便会家家缟素,皆奏哀乐。

    身为主事之人,本将军,问心有愧。”

    老将军抬起身来,岁月沟壑其上的面庞,满是坚毅:“本将军能做的,便是将罪魁之头颅射落。

    以此泼天大功,为尔等加封!

    身死之卒,哪怕死于裂药,兵不见血,也必以荣耀报之。

    七王的头颅,属于本将军,属于卫城之战的诸君!

    此战必胜,大离必胜,大离永胜!”

    呜!!!!

    卫城之上,李敢身着赤甲,为父吹响号角。

    两兄皆死于沙场的他,本可特许不参此战。

    但他一直在卫城之中,一直在城墙之上。

    李敢凡事皆敢,唯不敢坐听金戈铁马声,只恐其入梦而来。

    将门之子,怎可安于府宅,唯有沙场,方可寄情。

    号角声中,大风吹来。

    李广一人,不领一卒,冲向百万军,七法相!

    “狂妄!”

    楚王戊大喝道:“王叔,我等一齐,先杀了这敢坐空城的兵家诸子。”

    可吴王濞,却并没有应身。

    这位一手掀动七王谋反的吴王濞停下了攻势,停滞于空中,一遍又一遍的念叨着“帝辇”的名字,状若疯魔。

    其余六位亲王见状,摇曳龙躯,将吴王濞团团围住,楚王戊怒极道:“王叔在干什么,难不成没有听到军情?

    我等后路已断,没有卷土重来之资了。

    若不一战破帝都,下场就是一个死字啊!”

    值此关头,居然失神,若是不动如来此刻暴起,拼的重伤,配合大离射术第一的飞将军广,吴王濞说不得便要暴尸当场。

    所幸,天下任何一位能臻至法相的存在,都是历战无数之人,都会抓住这一时机,可不动如来偏偏不在这一行列。

    自长眠之中归来的不动如来,依旧淡漠不语。

    若他不动,便是人世极境也未必能破他的不灭法相。

    可相应的,他的杀伐之力极差,连寻常法相,都多有不如。

    在斥责之声中,吴王濞回过神来,望向身旁的六位侄子,苦笑出声:“你们年龄尚小,根本不明白,帝辇意味着什么。

    大离之中,唯有一架辇车,能够被称为帝辇。

    那就是赤帝当初,以白龙骨肉铸造的辇驾。

    赤帝斩白龙而成势,沐浴白龙之血的剑,成就了神器赤霄剑。

    而白龙骨,便铸造成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真龙帝辇!

    怪不得,怪不得帝都精兵,数以万计,却能够悄无声息的转移。

    真龙能大能小,能潜能隐,真龙帝辇之中,能够容纳十万师,横至大离之内,任何一处。

    是帝巡疆土,何须通知他人?”

    “不过就是十万师,王叔何必长他人志气。”

    楚王戊冷哼道:“我七国联军,百万之众,便是腹背受敌,又有何惧?

    更何况,若卫城之中,再无精兵,就凭这些乌合之众,也能让我等腹背受敌?”

    “何止十万师!”

    吴王濞长叹一声,缓声道:“真龙帝辇,如帝亲临。

    这个帝,不是景帝,而是赤帝!

    这天下,是赤帝打下的,大离江山永在,赤帝帝辇之威就永在。

    帝辇所过之处,那些被我们一路碾过的城池,便会死灰复燃,应者云集。

    百万之众?比之大离天下如何?

    好一个景帝,是本王小看他了,原本我等唯一的胜算,就是其要做万世之帝王,天下暗潮涌动,九州难合。

    我等清君侧,反倒是占据了些许大势。

    可他却反倒利用我等,在我们一路横推之后,在那断壁残垣之上,用真龙帝辇的赤帝之威,号召心有不甘之败军,推拉之间,不仅平定叛乱,还能稳固九州乱局。

    好一个万世帝王梦的狂徒,敢行前所未有之事,必有万全之策。

    他,他怎么敢啊。”

    说到这里,吴王濞满心不解。

    那可是真龙帝辇啊。

    不同于赤霄剑与国运一体,失去了国运,赤霄剑便无人能够御使,除了在大离帝王手中,赤霄剑就是废铁。

    可真龙帝辇,无论在谁手中,都能激发出真龙横击长空之力。

    这样一件相对而言,甚至比之赤霄剑还要珍贵的器物,还具备着赤帝亲临的意义。

    不惜对百家宣战,也要握紧手中之权的景帝,怎么会舍得,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外人。

    异地处之,吴王濞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哪怕他知道真龙帝辇的存在,他也从来没有将其列入到自己的计划考虑范畴之中。

    唯有出奇,方能制胜。

    这完全不合景帝性情的一手,成就了绝杀。

    “王叔,那我们如今又能如何。”

    楚王戊咬紧牙关,狠厉道:“难不成束手就擒不成?

    向后是十死无生,向前还有一线生机,将那景帝人头摘下,更易国号,手持赤霄剑,占据大义,说不得还有一线生机。”

    嘭!嘭!嘭!

    就在楚王戊放言之时,大地震颤之声响起。

    哪怕没有谛听听冥土之上,大离九州之声的本事,这股声音,也是清晰耳闻。

    七国百万之众,裂药开路,战无不胜,却也不曾让大地哀鸣。

    唯有集九州之兵,方可龙蛇起陆,地动山摇。

    周夫来了。

    大离丞相,那清瘦的老者,立于甲衣颜色,不尽相同的军伍之最前,驾古朴战车而来,手中把玩着一连串的青铜虎符。

    那是大离九州,千二百城池,守军之虎符。

    手握虎符,方能将这九州之军,悉数握于手中。

    当然,如此数量的虎符,自然不可能是周夫一手就能握尽。

    在他的战车角落,还像放杂物一般,堆着小山堆般的青铜虎符。

    “世人只知大离有国师天命,横压一世,天下无敌。”

    周夫喃喃道:“自今日之后,当有人知晓,我周夫配千城虎符,掌八百万兵,救大离大厦之将倾。

    大离庙堂,不使道门独高!”

    八百万兵。

    别说周夫是儒门弟子,文官丞相。

    就算是兵家传人,又有几人能够掌八百万兵?

    只有那传说中的兵仙,可多多益善,任千百万军,如掌上观纹,才曾运筹诸侯,围杀霸王之时,有此伟业。

    “丞相。”

    战车之旁,不知攀附着多少有心人,自然知晓,此刻当是进言之时。

    “如今大离之事,只在丞相一念可决。

    只需丞相一声令下,八百万箭雨落下,三千金身,八万大士,就算是人世极境,也要饮恨。”

    大离之事,一念可决?

    如此僭越之言,周夫却是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望着那手持大弓,一步步走向七王的飞将军广,缓声道:“不必,传我军令,大军前压,将七王之军,悉数围困。

    那七个逆臣,自然有人收拾。”

    那可是七位法相啊。

    如今的帝都,还有人能腾出手来,取七王性命吗?

    众人心思翻动,却识趣的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只是依命行事。

    大军步步前压,七位亲王面面相觑,吴王濞长叹一声:“这是要将我等围困而死。

    诸位子侄,是本王误了你们啊。”

    “王叔在说什么。”

    楚王戊冷笑道:“就算是不行此招,景帝就会放过我们吗?

    十日之前,不过是刚刚恢复青春,他就敢折辱王叔,若是等到他一步步将九州之权收拢,我们还能独善其身吗?

    是进亦死,退亦死,不如博一手。

    胜了,便做他几日的大离大帝,败了,不过就是为景帝的计划推进几步罢了。

    事已至此,再不济,也先斩了那飞将军广的人头。

    这等奇谋,不可能是景帝制定,他怎么可能主动提出让出帝辇。

    输给自家人就罢了,输给一个外姓将军....哼哼,想要玩弄我等,就需得把命留在这里。”

    吴王濞微微颔首,楚王戊此言,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这你们可说错了。

    此计,却正是至尊制定。”

    飞将军的声音,却由远及近,慢慢响起:“诸位王爷想杀我。

    本将又何尝不是呢?

    至尊不想亲手染上手足兄弟的鲜血,尔等,还是就死在帝都之外,是最好的结局。”

    吴王濞扬起龙首,不屑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比起兵家历代诸子,你不过就是占了时机的便宜,值此太平盛世,兵家无英才,才坐到如今高位。

    你真的以为,你能胜过本王?

    本王灭国之时,你还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呢。”

    “看来是太久没有弯弓,让别人看轻了啊。”

    飞将军广叹了口气,悠悠道:“吴王,你是靠军功封王的。

    可是本将军看遍兵书,给你的评价,不过是中下罢了。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你用兵锋芒太盛,固然有势不可挡之威,但不过是匹夫之勇,怎能称兵主?”

    吴王濞嗤笑道:“堂堂兵家之主,只会逞口舌之利吗?”

    老将军不置可否,不再反驳。

    只是慢慢地弯弓,拔箭。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他已然藏器数十载。

    如今,正到用时。

    七根早就准备好的箭,一根根被他拔出,插在身前。

    老将军呼出一口气。

    当七箭横空之后,此战便将随之定鼎。

    九州兵戈之事,不过七箭之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