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诸天神话归来 » 第三十八章 浩然正气二合一,独占天下儒门运

第三十八章 浩然正气二合一,独占天下儒门运

    “这世上,若有一人不顾己身,希望你活,那不足为道。

    若有十人不顾己身,希望你活,那你便该庆幸,幸有知己七八,相交甚笃,幸家人健在,血脉相连,幸爱者不离,同生共死。

    若有百人不顾己身,希望你活,非济世无私,以心动人的大善人,便是手握命脉,不可身死的官商。

    若有万人不顾己身,希望你活,便是朝廷不允,也足以万民敕封,请愿为神,铸造金身,立庙不朽。

    若有百万人希望你活....

    就算今日你身前的是一位大法相之帝王要杀你,你也命不该绝。”

    江流的声音在江离的心底响起:“分明是来这个世界寻七情六欲之火,所过之处,却处处皆是纯粹心意,真是难办啊。”

    江离也是怔怔的望着那熙熙攘攘,百万生民意志,纯粹合一,绽出意志之光的洪流,喃喃道:“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并不完整,没有那么多前瞻后虑。

    兼之我方才将他们从普渡慈航的索命梵音度化之中解救,先天便多一分好感。

    再加之浩然正气的统率,如今佛国核心,普渡慈航法相被万民怨气的侵扰。

    这才能有如此罕见的百万生命意志景从。

    若是这是现世,绝难见到如此景象。”

    “人之一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就足以慰藉平生,你简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江流嗤笑道:“更何况,只要这些人的意志能够留存,待到日后回返现世之后,就会映照此身,所谓真作假时真亦假,假作真时假亦真。

    梦与现世的界限,本就没有这么模糊。

    当然,前提是,这些意志能够继续存续。

    你不懂大法相之力,就算是百万生民意志,若是没有被统率转化,也不过是聚散流沙,敌不过这隆帝的。

    若是这些人在这里被这隆帝碾灭,这千里之内,就将多出百万白痴了。”

    “决不会如此。”

    江离那印在普渡慈航眉心之上的手掌,缓缓移开,虽然宁采臣的浩然正气并万民怨气已然离去,可书生宁采臣的正气再起,浩然天柱却还在,或许再拖延一会,普渡慈航会先于他被隆帝拳印临身之前而死。

    但是左千户会死,知秋一叶会死,宁采臣也会死,百万生民的部分意志,至少会泯灭五成以上。

    四品奖励的确很诱人,但贵不过人命。

    “普渡慈航,你记住了,本道主不杀你,是因为有比杀你更重要的事去做。

    不代表本道主杀不了你。”

    江离眯眼望向普渡慈航,冷笑道:“有本道主在一日,你们设想中的妖掌天,人掌地,妖可为人臣,人可为妖食的未来,就绝不会出现。”

    “先活下来再说吧。”

    普渡慈航倒是显得很淡然:“你不会真的以为,你那勾连浩然正气,初显人道端倪的阵法,能够镇压本座,就能对付隆帝吧?”

    “行与不行,试过才知晓。”

    江离身旁,九千丈剑气长河荡然无存的夏侯单臂盘膝,轻声道:“江道主可放手施为。

    若普渡慈航敢于身后出手,无有大法相之力下,哪怕我亦非神满气足,亦可与之互换性命。”

    普渡慈航面色一滞,却不敢再放狠话。

    见过夏侯的六剑之威的他,不会怀疑夏侯这句话的真实性。

    他本就是败军之将,之所以没有被枭首,是因为有隆帝这个更强的敌人在吸引火力。

    但夏侯不同于江离,剑修宁直不弯,真惹急了,剑断妖亡,那就不值当了。

    如今他的身份已然曝光,隆帝却依旧选择与他合作,这个蠢货,真的以为星辰妖兽尽灭,万民怨气不在手中,他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当一切再无遮掩,他便可毫无顾忌的蚕食王朝国运,届时,惊喜就将悄然诞生。

    江离颔首踏步,青衫脚下,与书生宁采臣双目一对,而后脚下浩然正气流转:“宁采臣,交给我!”

    大日已然陨入佛国,劈开浩然正气与万民怨气的杂糅,离宁采臣已然不足十丈。

    这样的距离,对大法相而言,不过是呼吸之间罢了。

    但宁采臣还是目光坚定,头顶之上,浩然正气与万民怨气悉数离散,倒飞而去,与江离脚下的浩然正气相合。

    甚至那更深处的璀璨亮光,都再度与江离身上气运,铁索连环,悉数倾注。

    得道多助,为何多助,是不惜此身,信人胜过信己,方可使人心甘情愿,才能天下共助之!

    大日之中,隆帝的拳意都有些讶异,可帝王拳出,不再后退,再无阻碍之下,拳印更是长驱直入。

    拳还未至,日光已然照在宁采臣之身。

    这一轮大日拳印,竟当真如同大日一般,灼灼热浪,险些将宁采臣融化当场。

    幸宁采臣还是浩然正气之根,万民怨气之源,到底还有些庇护,若是换做常人在此,早就在极致高温下灰都不剩了。

    可完整的浩然正气,万民怨气,都拦不住隆帝大日拳印,何况藕断丝连之根系。

    一旦此拳临身,宁采臣必然暴毙当场。

    可如此近的距离,谁又能快过大日之速。

    当然有。

    大日东升西落,流星转瞬即逝。

    可在刹那之间,流星璀璨无双!

    弹指六十刹那,只一刹那间,一道洪流升起,旋即犹如流星陨落,向大日而去,犹如飞蛾扑火,却又坚定不移。

    这一刻,流星吸尽所有目光。

    大日普照天下,可谁又能看遍天下,到底多是眼前种种,最是满目。

    而如今,众人眼前便是流星璀璨,刹那芳华!

    人道洪流并刺家流星真意!

    东升西落的大日停在了宁采臣的身前。

    而后,大日中分。

    夏侯的眼中,泛起异彩,因为这一招,给他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夏侯,我受人之托,来寻一个传人。

    恰巧,我觉得,这一招,最是适合你。”

    江离的身影,立在宁采臣之前,替他挡住了所有热浪激射,静静地望着眼前的两半大日:“帝王就高高在上?

    本道主这一招,为刺王杀驾而生,专杀帝王。

    你若是肉身来此,这一招,必杀你。

    哦,我忘了,你早就没有肉身了。”

    “好惊艳的剑招。”

    两半大日缓缓散去,在佛国之外,却又再度升起一轮大日。

    此处的拳印,不过是帝都福明灵王出拳映射过来罢了。

    此刻,隆帝再度出拳,拳印之中的神意,再度降临,却久久不敢再入佛国。

    隆帝的确没有想到,那个取巧击败普渡慈航的少年,居然还有这么惊艳的一招。

    他映射此处的拳意,在那一刻,就被直接斩开,若不是他及时切断联系,这一招甚至可能直接斩向帝都。

    就算是他跨越万里之遥投射一轮拳意,都要十去其九,这一招若当真流星坠皇城,按理来说,绝不可能还能威胁到大法相境十成力的隆帝。

    但隆帝不敢赌。

    就如江离所说,这一招专杀帝王。

    那一刻的心悸,让隆帝都受到了震慑。

    “这样的招数,短时间内,你绝不可能使出第二次。

    即便有,也不可能再那般惊艳。”

    隆帝拳印显化的身形,目光直视那一袭青衫,眼中满是探寻之意。

    “没错,流星真意,就如流星,只有那气满神足的一刺,才能惊艳无方。”

    江离却是直接承认下来,转而轻笑道:“可你如今这轮拳意,却也再没有那股普照山河的意境了。

    帝王岂能生惧。

    不若你再试试,人道洪流之下勉力为之的刺杀,和你如今隐有退缩之意的拳印,谁又更有胜算?”

    “能够击败普渡慈航,果然有一套,是朕小看了你。”

    隆帝却是忽的展颜一笑:“只可惜,就好像普渡慈航之所以败是因为法相与大法相之力都是依靠人族才成就一般。

    你的人道洪流,也非你自己的力。

    没有足够的力,再惊艳的招数,又如何?

    你且看,这是什么。”

    隆帝缓缓伸手,似乎是在索要什么东西。

    神意相通,隆帝此举,是代表帝都之中的真身亦在如此行事。

    寸寸金光之下,一个金色的卷轴,居然同样跨越万里之遥,出现在了正气山庄之中。

    何物能传遍万里。

    唯有意志。

    这卷轴,就是另一个人的意志。

    是整个朝堂的意志。

    此乃,圣旨!

    “奉天承运,思帝诏曰!”

    隆帝展开卷轴,将当朝至尊的意志朗诵而出:“庶民宁采臣,悖逆上意,霍乱朝纲,竟与逆贼夏侯一并刺杀当朝国师普渡慈航,其罪当诛。

    此旨昭告九州,使宁氏一族,夏侯一族,皆为罪臣,以为惩戒,九州共鉴!”

    圣旨杀不了人,杀人的,从来都是圣旨之后,整合如一,非一人可阻挡的王朝之威。

    而对于自承王朝子民,心有家国之人,圣旨不仅能杀人,还能诛心。

    佛国之中,书生宁采臣面色大变,一口心头血吐出。

    儒门读书人,最重正统,当朝至尊亲敕,一族皆为罪臣,令出法随,国运斥之,这是在根本上断绝他的文心啊。

    “臣岂可与君为敌?”

    隆帝手握圣旨,淡笑道:“大家宁采臣之名,朕也听过,想要实现他的抱负,到底是要到朝堂之中走一遭,游历九州,不过是积累名声。

    既然要入朝堂,那就得按朕的意思来。

    文心不存,浩然怎立?

    没有了这一股浩然正气,你这人道洪流,还能维持吗?”

    大日普照,声传佛国。

    “没想到,最后居然是我成为了弱点。”

    书生宁采臣吐血苦笑,身旁的谪仙小倩搀扶,神色紧张,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就连江离,都不由的投过视线,若是缺了书生宁采臣的浩然正气,他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他在意的,是书生宁采臣,面对他最不想为敌的君王意志,会如何做。

    “也好,君已然不成君,天有二日,我又何必继续坚持我的信念。

    再这么下去,可让江兄耻笑了。”

    书生宁采臣对上江离的目光,缓缓握紧拳头,那一股颓意,不知怎么的,却消散无形。

    读书人整了整自己的儒冠,目光坦荡:“天无二日,在这道理崩殂的世界之中,浩然正气早就该合一了。

    与其让我成为弱点,不如让一人,独占天下儒门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