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斜风细雨入剑南 » 第36章凤字营

第36章凤字营

    凤字营在前茅团的带动下,招人还算顺利。主要来自乡勇的家人、豪绅的千金以及从金鸡岭解救的女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财大气粗,舍得花钱。从购买服装到给月俸,都是和乡勇看齐,服装比乡勇的还要好看,还要多一套。

    女兵陆续穿上自己的服装,走到大街上回头率那是相当的高。其实很多女人都想加入,奈何家里不同意。她们除了帮家里干活,将来还要帮兄弟们换亲的。否则他们怎么才能取上媳妇,绵延后嗣。

    这些天,县城热闹非凡,热火朝天。金马码头变得异常忙碌,南来北往的客船、货船都要稍作停留,想看一下清城县发生了什么事。

    只见广场和街道变得干净整洁,广场周边竟然建有公用的厕所,碰到内急可以轻松解决。那可是解决天大的麻烦,在其它地方可从来没有见过的。

    在广场一角穿过很多围观的百姓,看到里面竟然堆着盐。数量巨大,从来没有见过,是不是在这里买盐要便宜一些。

    看到统一服装的女兵,那更是惊讶的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在民间竟然还有女兵,真是开了眼。

    在码头和广场维持秩序的乡勇,那是热情有礼,不像其它地方凶神恶煞的或者爱答不理的,让人心生畏惧。

    一定要把这里看到的事情传播出去,让大家都来看看这个这个稀奇的地方。

    曾玉麟从锦官城带回很多船盐的事,已经在县城里传播开来。子墨和李珠儿知道玉麟回来了,心里非常激动。他在锦官城的所作所为她们已经知道了,但是心里还是替他担忧。终于回来了,心里的大石头就可以放下了。

    知道玉麟还在睡觉,李珠儿虽然心里想,但是不好意思前去打扰。

    收到消息的众人,包括丁香姨、玲珑姑娘和刘掌柜齐刷刷的来到曾府。

    曾玉麟本来想慢慢的吃,舒缓一下疲惫的精神。但是看到大家热切的眼神,只能草草了事。

    下人按照他的习惯,已经把茶泡好。

    曾玉麟告诉大家,“锦官城之行,唐大人鉴于我查抄韩老板有功,赏给了一个剑南域盐商的牌照,立马代销100多万斤盐。”

    周围的人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唐大人也太对方了吧!

    曾玉麟在人群中没有看到昨晚相拥的美女,心里有一丝丝的失落。他不知道的是,为了避开他,佟诗诗早早就率领凤字营出门了。

    当看到珠儿热辣的眼神,心底又泛起一丝丝涟漪。

    曾玉麟站起身来向大家抱拳道:“为了感谢各位为前茅团的付出,今晚曾府摆下坝坝宴,流水席,恭候各位的大驾光临。”

    曾玉麟又私下把身上的贵重物品交给子墨姐和珠儿保管。

    珠儿临走时不忘在他腰上拧了一下,气他昨晚回来也不去找他。

    “曾团连,西门常空兄的族人已经都带回来了,就安置在王员外的院子,并且已经开始寻找材料。另外我安排人把曾府旁边的一大片空地打整出来,按照你的要求开始搭建。”薛刚道。

    “薛大人,辛苦了。欧阳大人可能还要在锦官城,待些时日。”

    “锦官城的事已经传了出去,蜀州有的官员想携带金银细软潜逃,都被常兄弟带人给抓了回来。”

    “薛大人,锦官城的事已经尘埃落定,您好久到晋原县赴任,到时由赵朔带领一个营人马前去护送。”

    “我准备明日就去,到时就有劳赵营长了。”

    几人走后,汪总兵又走了进来。

    曾玉麟拿出5千的银票递给他,“汪大哥,这是给你私人的费用。不久之后你将调到彭州任统领,到时盐也会单独给你一份。”

    汪总兵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激动的脸通红。对于曾玉麟的帮助,千恩万谢,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曾玉麟对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是要用百倍真心来回馈。

    之后两位掌柜和玲珑姑娘又来了。

    一番客套之后,刘掌柜问道:“曾公子拿了剑南域的贩盐牌照,不知以后我们可以往外贩盐不?”

    “不知刘掌柜要往哪里卖?”

    “如果是往大月国、雪域国呢?”

    “没有问题,只是我们将来会开辟自己的商路,到时可能就会有冲突。”曾玉麟笑着道。

    “我们就先把眼下的事情办好!”

    “刘掌柜说的是,如果你量大的话,价格上可以优惠,并且我可以出路引,以保障在剑南域不会被当做贩卖私盐的。”

    “曾公子是个敞亮人啊!”刘掌柜哈哈大笑道。

    看着欲言又止的玲珑姑娘,曾玉麟道:“听说玲珑姑娘想要加入凤字营,只要姑娘以祖先的名义发誓,不背叛我曾玉麟、不背叛前茅团、凤字营即可。”

    “真的,就这么简单。”玲珑姑娘惊讶的问道。

    “就这么简单,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曾玉麟笑着道。

    玲珑姑娘当众发誓,激动的满脸通红,手心却冒着冷汗。

    两位掌柜相视一笑。

    智叔这几天从码头往来的猪贩手中,买了不少头生猪,价钱非常低。在天灾人祸频发的年月,生意本身就非常难做。能遇到一个大买主,那是非常幸运的。

    自从曾府买了许多生猪,很多粮贩主动找上门来,这么多人要吃饭,又买了很多粮食。特别是曾玉麟查抄剑南域首富韩老板的消息传回后,越来越多的商贩登门拜访,他们也知道曾府没有什么钱,竟然主动要曾府赊账。

    智叔哪里见过这种阵势,说什么也不同意

    。商贩们天天都到曾府来打卡,曾府也讲究,不管生意成不成,都是以礼相待,渴了有茶水,饿了有饭吃。

    看到广场堆放的几十万斤盐,一打听才知道,曾团练拿到了剑南域的贩盐牌照,是域主唐大人亲自颁发的。盐这可是稀缺物资啊,平时想买既买不起也买不到。如果从曾团连处购买,他再开出路引,那就不算贩私盐了,大家都抱着这种心态,所以曾府门前已经排起长龙。

    盐是我们人类身体发育不能缺少的矿物质,食用它可以均衡我们身体水分的分布,促进胃酸消化液的分泌,维持体内酸碱度的平衡。

    在古代除了粮食最为重要之外,接下来就是盐了,之后便是铁、布、畜,这里可见食盐的地位。而且在古代,盐也是贸易的主体之一,只要是盐的交易聚集地,那也会发展出各种工商业贸易往来,进而形成商业中心。

    “智叔多杀几头猪,咱们犒劳一下官兵和乡勇。”

    “公子,大门外很多商贩,都是冲着盐来的,你看怎么办?”

    “那就都请进来吧!”

    孙伯父和本地豪绅也来了,他们自然是坐在院里,喝着粥茶优哉游哉的,羡煞旁人。

    曾玉麟出来后,连忙上前和孙伯父以及豪绅打招呼。现在的曾玉麟已经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对于他谦卑的态度大家还是非常满意。

    “玉麟,你那个盐怎么卖啊,大家都关心着呢!”孙伯父问道。

    “伯父,我们之间都好说。你们先拿个方案出来,怎么样?”

    曾玉麟把手里有酒的、粮的、牲畜的、瓷器的以及其它他所需要的商品商贩单独聚在一起。曾玉麟不缺钱,他想采用最传统的交易方式,以盐易物,他的交易方式也是大家所喜欢的。

    很快就达成了交易,因为货物多,曾玉麟又给每人多送了1斤盐,大家都激动坏了。

    他又告诉大家,“有好东西都可以带过来换盐。”

    吃了这颗定心丸,大家欢天喜地的到码头交易去了。

    剩下的手上都没有什么货物,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曾玉麟目前不想卖盐,只想以盐换物。主要是他想贩卖细盐,所以生意做不成。

    人道是,买卖不成仁义在。

    曾玉麟给这些商贩每人发了半斤盐,孙父他们每人2斤盐。走时还不忘当众叮嘱孙父一行人晚上过府来吃饭。

    有吃有拿,并且什么都没有干,孙父他们在商贩们羡慕的眼神中大摇大摆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