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斜风细雨入剑南 » 第59章酿酒

第59章酿酒

    检查完工作,曾玉麟和西门常空回到曾府,叫上季良和几位师傅来到酿酒坊。季良他们被曾玉麟的酒坊震惊到了,除了大铁罐之外,关键是大,干净整洁,器具和材料与他们平时用的大有不同,不像他们原材料主要是粟米,酒坛等相对简单。

    最早酒坊在酿造佳酿同时制作自己的曲药,但是真的不是那么简单,不断地实操,不断地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髓。

    酿造不同香型的大曲酒,所要求大曲的质量标准也不同,因而大曲的制作工艺也不尽相同。

    白酒大曲的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为主,也有少量使用其它的豆类和高粱等。主要有几个步骤;1、选料和配料2、原料粉碎3、曲坯制作4、曲室培养5、转化6、贮曲。

    师傅们虽然都不明白曾玉麟要干嘛,但是酿酒都是老手,干起活来,上手非常快,也是完全按照曾玉麟的要求办。

    制曲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曾玉麟心里是有准备的。

    不像现在酒曲可以买现成的,一锅2天可以出酒1000来斤。

    人家说要酿出好酒离不开三样东西:1、优质的酿酒材料2、好的酒曲3、酿酒师傅的勾调。曾玉麟目前只有材料好,其它两样并不具备。

    但是想要发家致富,就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有人会问明知山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有人会问高粱酒和杂粮酒孰好孰坏,我个人认为当然是杂粮好。看粮食的成本和用途就行,高粱是高产农作物主要做饲料,饥荒时人也吃。杂粮产量低,成本高,人吃的。

    在农耕时代,酒本身就是稀缺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名白酒,除了红星二锅头外主要原材料是高粱的不多见,你也知道红星二锅头的价格是什么样子的。

    接下来几天曾玉麟天天泡在酒坊里,有时还是要放季良他们的假。徒弟学会手艺,饿死师傅,不得不防啊。

    季良他们也理解,乐的清闲,顺便在县城到处逛逛。

    酒曲在培育过程中对温度要求比较高,师傅们都比较有经验,做起事来非常用心,这样曾玉麟也少操了不少心,十来天过去了,酒曲也基本成了。

    万事开头难,大曲制好开始酿酒,材料准备,发酵准备,发酵材料浸泡,检查发酵成功与否等等,两个字头昏。一想到马上就要财源广进,立马精神百倍。

    关键还是李珠儿和佟诗诗两人,天天能够轮流陪他散心解闷,她们也知道曾玉麟平时不是在吹牛。自己只有咬牙坚持下去,真的是,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小斯曾予对啥事也没有兴趣,唯独对酿酒那是情有独钟。天天鞍前马后,甚至比他还上心。他没事还围着季良等人请教问题,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曾玉麟把一切看在眼里,让他放下手头所有其它事情,天天跟着他转,看来自己的酿酒事业后继有人哪。

    能工巧匠忙着进行木材加工,造船、打造家具、房屋建造等等都需要把木板反复晾干、烘干,哪可能马上就用,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时间周期的。

    乡勇闲暇时就修建沟渠、开垦荒田,施肥,肥料当然是纯天然的人工肥,公厕、前茅团厕所的肥料数量惊人,要好好利用。

    智叔安排人把蒸馏盐的水适当拌在饲料里,用来饲养牲畜、家禽,它们长得好又不易生病。

    曾府把各地客商都做了详细的登记,客商们为了博得蜀都商号的信任,把了解的各类信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通过交流,曾玉麟也是收获颇丰,比如梓州很多地方有略卖,就是人口贩卖。这可是重罪,古代它和杀人、放火一样,首犯最低都是绞刑,想不到这个州竟敢这么肆无忌惮,去这个地方一定要小心。

    充州这个地方有,贼开花也就是洗贼名,非常恐怖,这个叫邓起的商人花了不少银两才得以摆平。

    充州出了一个大侠,专杀官府人员,由于最开始出现在下面的昭德县,所以人称昭得大侠,几年了,案件到现在都没有侦破,闹得官府人心惶惶的。

    陵州贵平县在川江要道,水匪、山匪横行,白塔山是这群匪的老巢,匪首独孤言是边军出身,深谙兵法,官府屡次缴费都铩羽而归等等。

    这些信息让曾玉麟乐此不彼。各位客商见到曾团练喜欢这些,就投其所好,搜集各种奇闻异事、小道消息给他,曾府也会安排酒席,在曾府吃饭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

    和李珠儿单独交流的时间比以前少了点,也引来不少怨言,大家都懂得。

    不过佟诗诗也把他,拿捏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