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斜风细雨入剑南 » 第72章炼铁

第72章炼铁

    铁矿已经找到,开始开采,曾玉麟只能在人员和钱财上帮上忙,技术上还要依靠他们自己,他的风箱其实已经解决了很大的问题。

    铁厂举行了点火仪式,正式开始炼铁,这在剑南域可是个新鲜玩意。矿税还是要缴的,由于曾玉麟身份特殊,加之韩老板刚被宰,财政也不缺曾玉麟那仨瓜俩枣的,所以矿税并不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打造的农具也就便宜的多,这就利于农业发展。矿税在我国古代是除了盐税以外,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税种。

    明朝万历年间这个税更是高的吓人,皇帝派锦衣卫和东厂出去征收矿税,这些税收并不进明朝的太仓,也就是国库,而是进了皇帝的私人金库---内库,所以这些税是皇帝的私器。太监和锦衣卫怎么会开矿呢,他们就到一些富商的院子里或者他们的祖坟,说这里有矿要开挖,富商只有破财免灾,弄得天怒人怨。大臣怎么也劝诫不了,最后万历皇帝自己主动取消了,因为他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10多年下来只收到600万两银子,其它都被手下人赚走了,有人算了1笔帐,万历赚了10%,那么他的手下就赚了6000万两。

    炼铁时他建议在淬铁时冷水里添加煮盐的废水,当然什么东西都可以尝试,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给铁增加化学元素,这是古代传统做法,化学元素他倒是知道一些,具体怎么样早就搞忘了,就是放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

    我国古代是低温炼铁,练出的铁是海绵状的草铁。由于草铁含杂质多,组织松散,只有经过加热反复锻打才能去除杂质,含碳均匀。锻刀剑时,一般是把铁折叠反复锻打,只有这样,打出的刀才能坚韧。

    很多东西他只能根据已知知识给师傅们提供建议,让他们反复实践摸索才行,实践出真知啊。

    农具他倒是可以出简单的图纸,倒也不复杂,除草的,耙草的,松土的、铲土的、梨沟的,这些小时候家里都有,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它们对铁的要求不高,现在正好,预成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种好庄稼没有工具怎么行。虽然图画的一般,师傅在曾玉麟的讲解下立马就明白了,所以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要想粮食产量高,有几个先决条件1、土地肥沃。2、风调雨顺。3种子优良。这三条缺一不可。他的田倒是肥沃有人工肥,其它人的可不好说,只有通过松土平整土地来弥补。

    据说商周发明了蹄耕,将捕获的麋鹿圈在田里,经过麋鹿的践踏,田地变得平整,同时枯枝和鹿粪都被踩尽土里,田地变得肥沃,然后引水入田,撒播稻种。后人考证,麋鹿的麋字之所以有个米字底,极有可能与上述种植方式有关。

    他圈养的牲畜排出的粪便不就是很好的肥料吗,一定要充分利用。本来庄稼的秸秆可以焚烧或者粉碎在田里做肥料的,但是很多被他拿来做饲料了。

    水源倒是没有什么问题,百姓近期一直在兴修水利设施,那么就只剩下优质的稻种了。雅州、眉州、黎州以前都盛产水稻,倒是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感觉自己的主意不错,准备一下就好出发了。

    刘夫人办起事来,从不拖泥带水。马上找到亲近的闺蜜,亲赴清城观上香,然后奉上丰厚的香油钱。这些供奉都要登记造册,将来有盛大活动都要上门邀请的。

    甘道长知道是曾玉麟介绍来的,亲自接待,泡上道茶请大家品鉴。在介绍帝王古茶树时,顺便讲了曾玉麟陪同顺王爷来道观上香以及最终确认此茶树就是当年三位君王所栽的事实。

    她们七嘴八舌道:“曾公子我们是知道的,只是无缘相见。”

    刘夫人倒是爽快,“小事一桩,我来安排,下午我们就到曾府喝道茶。”

    在曾府,子墨、佟诗诗、唐爽、李珠儿都分别出面和刘夫人等人打了招呼,寒暄问候了几句,她们还有事要忙。

    刘夫人的朋友圈里,她本身就是圈里的天花板级的人物,在这里她们见到了传说中身份神秘的佟掌柜,新晋权贵侯爷的女儿,她们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刘柳会留在这里,自己得想办法把家中晚辈送过来才行啊。

    刘夫人这一行人中,有一人家中是小盐商,看到细盐眼睛直冒光,现在开始逐渐流行起细盐来。本来她们靠着刘府尹的关系在经营,后来韩老板出了事,她们也不想触刘夫人的霉头,再没有提及此事。但是人是要吃饭了,眼见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心里也焦虑啊。

    今日终于见到剑南域最大的细盐生产商,有点失态是正常的。这一切都被曾玉麟看在眼里,但是需要刘夫人开这个金口才行。

    刘夫人自然把一切看在眼里,趁机道:“曾团连,我这位朋友家里是开盐庄的,目前遇到困难,你看....”没有说下去。

    “既然夫人开口了,怎么办都行,毕竟咱是做这行的。”曾玉麟笑着道。

    那位夫人已经乐开了花。

    曾玉麟马上让人把智叔请了过来,“智叔,这位是刘夫人的好友,您根据她的需求把货备好,走时直接随船带走即可,至于货款改日付过来就行。”

    “行,我马上就去办。”

    这一切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刘夫人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然后当着子墨姐和智叔的面,给刘夫人专门整理出一间卧室和茶室,供她专用。

    “夫人,我新修的会馆,带你们去参观一下。”

    曾玉麟带她们看了新修的会馆,“这是蜀都商号的私产,这是专门用于接待的,你们帮忙提提建议。”

    “风格简约,清新脱俗,确实不错。”刘夫人赞叹道。

    “刘夫人,如果以后来的人多,需要留宿,就可以住这里。”

    刘夫人看着旁边的一栋栋精致的宅院,“曾团练,这些可以可以购买吗?”

    “夫人,这些宅院不对外销售。”看着刘夫人失落的眼神道:“刘柳也有一套,目前她资历尚浅,所以暂时还没有发给她。”

    刘夫人一听,立马喜上眉梢。

    临别时曾玉麟又每人送上2两道茶和1壶剑南烧,弄得刘夫人神清气爽。刘夫人愿意出头为自己抬轿,那自己就应该还以礼貌。

    当刘柳一身戎装带领女兵前来送行时,刘夫人收获了不少羡慕嫉妒的眼神,对她来说不虚清城之行。

    其他人也是收获满满,见识到清城县的繁华热闹;也见到杀神曾玉麟,应该是热情好客的曾团连;甘道长也特意强调,有盛大活动一定会邀请她们参加,这意味着将有机会和王爷一起参加活动,那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