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 第454章 琐事

第454章 琐事

    进了四月,天气渐渐热起来,已经有劳力壮汉穿了薄衣,邹宅里楚玉让人种的罂.粟已经及膝。

    楚玉并不知道如何种植这东西,只是随意让人当了普通花类种下去,在小人侍弄下,居然也成活了一小半。

    林木也去四为楼寻了楚玉,只是楚玉并不常去,老掌柜让人禀了楚玉,楚玉去与林木见了一面。

    并没有多说什么,给了他一个装了些许碎银的荷包,又另外给了一些银钱,让他多顾一下向文兰等人。

    上水村日子难过,虽然有刘氏等照看,可两个孩子确实也太小,毕竟曾经与楚玉相处了那么多年,楚玉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楚玉给林木的荷包林木收下,倒是给向家的他推拒了,“虽然不应该这样说,但是这些钱给了他们,他们也守不住,反而会让人惦念,你也请放心,看在小柔的面上,向家能帮的我绝不推辞。”

    小翠并没有与他一起来,就算来了,林木在她面前问没有什么不能提的。

    楚玉便将银钱收了回来。

    林木见她将银钱放好后又接口:“我会让小翠管好嘴巴,不会让她把你在京城里的事情说出去的。”

    “没什么能说不能说的,这里离天长县千里之隔,莫不是他们还会寻了来?就算寻了来,也正给了我一个收拾他们的机会,他们之所以还能好生活着,不过是隔得太远,我没那个精力罢了!”

    林木听着楚玉霸气十足的话,倒是比装卸军里的头头还要厉害的样子。

    林木恍惚记得当初江大山曾经与他说过,让他不要小看了楚玉,现在看来,江大山是要比他有些眼光的。

    复又想起曾经去寻了他的陆遥,那浑身的气派,连承局也会让他几分,说给他调换,便也调换了。

    楚玉再也不是原来的楚玉。

    他原也应当更醒悟的,只是沉浸在遇着故人的欢喜里,或有意或无意漠视了。

    四月,丁未日,殿试。

    不考诗词赋,专考策论,由官家出了范围,选了开封府推官富弼的题目。

    富弼也因此被授于太子中允、直集贤院。

    楚玉听到富弼换了官职,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陆知安在开封府少尹的位置已经三年有余。

    开封府知府换了几茬,判官推官也是来来去去,只有陆知安稳坐不移。

    陆知安倒也不着急,楚玉也摸不清这里面有什么道道,反正以她的智商和算计,还不够陆知安塞牙缝的。

    小来却给了楚玉一个惊喜,他答应去快活楼。

    若不是楚玉,葛家一门的冤仇不知何时能报,更别说恢复身份户籍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了。

    更何况楚玉给他的报酬颇丰,除了纯利润的两成之外,若是对楚玉有用的消息,楚玉以最低五两的价格收。

    小来正想推辞,楚玉却让他寻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李元昊那边的动向,一个是萧洪昼的最新动静。

    这两样消息,是楚玉不敢直接让杜振告诉她的。

    西夏现下还未建国,可这是迟早的事,在楚玉不多的印象中,李元昊就是个战争疯子,东征西伐虽然西夏最后还是被蒙古给灭了,可在李元昊称帝那些年,还真给大宋带来不少的灾难。

    至于萧洪昼,这些日子虽然没见着他在楚玉周围出现,这人是个不好惹的,可是白宛如的仇楚玉还未清算,又怎会让他安生下去?

    白宛如虽是楚玉从死牢里带出来的,也确实犯了国法,可是在楚玉心中却也罪不至死,更何况到现在楚玉还没有寻到她的尸首。

    赵祯千方百计不让楚玉与他国有关系,楚玉只能将这些事情全都放在心里,如今有了小来,那就是该算账算账了!

    小来是个利落的,既然答应了楚玉,便将整个快活楼收拾得规规矩矩。

    他识字懂道理,又在汴梁流浪了那么多年,多少有些手段,舒妈妈那样的手段他根本不看在眼里。

    他也不与快活楼里的姑娘们为难,按照楚玉的想法,以后快活楼专门做了消息的门道,那才是真正的来钱。

    楚玉也半开玩笑地与他说了,她的消息,绝对不能卖给旁人!

    小来一口答应。

    赵祯不怎么愉快地过了一个乾元节。

    虽然殿试让他寻到了不少人才,可他至今膝下无子,杨太后死之前都在念叨着,说是无颜见先帝什么什么的。

    可这事赵祯说了也不算啊,后宫美人多如云,他也很勤恳,可是都没动静!

    至于曹皇后,面上倒是看不出来,只安心地养着赵宗实,还把她侄女高滔滔接进宫来与赵宗实为伴。

    至于心里是如何想的旁人就不知了。

    因为进宫一年过半,到如今,她与赵祯还未圆.房。

    这对曹皇后而言,是莫大的侮.辱。

    虽则赵祯偶尔会在谏官上书后勉强去她寝宫,却从来是各睡各的。

    她心中对赵祯越发失望,又想着怎么也不愿意进宫的楚玉,倒也有些羡慕她的洒脱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拒绝这样权势地位的。

    说不得飞上枝头变凤凰,那也与她现在的地位相差甚多。

    罢了,若有机会,再将楚玉召进宫说说话罢,有些话,也就她敢直接说出来。

    楚玉并不知道皇宫里发生了什么,她还很开心赵祯没有让她送寿礼,若是真要让她送,保不齐楚玉会直接抓一把泥巴,再扔进装了汴河水的碗里给他送去。

    反正胡诌一下,说什么江山之类的也就算了。

    还好赵祯似乎并没有打算让她过多的在人前出现,也让楚玉没那么为难她的脑子。

    倒是邹子文的教育让楚玉操碎了心,她到此时才发现,原来养个孩子真的太难了。

    她生怕邹子文走了歪道,思来想去,干脆去找了《史记》与《吕氏春秋》给他读。

    这两本书寻常书铺还买不到,楚玉寻了杜振才好不容易得来的,不仅花费不少,还欠了人情。

    这时代读书真的太不容易了。

    楚玉倒是看过三言两拍,可是她默不下来,只能挑着记得的故事讲给邹子文听,又是一番人生大道理。

    楚玉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只能什么都往邹子文脑子里塞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