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拯救 » 016 晋开金口,杨柳择婿

016 晋开金口,杨柳择婿

    “可是……”

    “哎别可是了,苏兄,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婆婆妈妈的,机会难得啊!”

    “张兄,刚才你说柳大家遍邀苏州名士,可人家也没邀请我啊。我贸然前去,岂不自讨没趣。”

    苏文铤还想做最后的挣扎。

    “哈哈!苏兄,说到这个,你可得感谢我!”

    张晋说着,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拿出两封大红烫金的请帖,递了一封给苏文铤,笑道:“我早就准备好了,苏兄,你欠我一个人情!”

    苏文铤拿着那封大红烫金的请帖,翻开一看,上面果然写有他的名字。

    看来张晋为了带苏文铤去赴宴,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这一张请帖,可要一百两银子呢,苏兄,你可要收好了。”

    “一百两!”

    苏文铤吃了一惊,这张请帖,大概相当于一张演出晚会的门票,带吃饭那种。一百两换算成现在的钱,就是5万块。

    用5万块看场演唱会,再吃一顿饭,苏文铤怎么看,都觉得亏了。

    “张兄,我可没钱还你,要不我就不去了?”

    张晋拽住苏文铤的肩膀,说道:“苏兄你傻啊,区区一百两银子何足道哉,要是被柳大家选中,哈哈,就算花一万两也值!”

    “什么选中?”

    “选中……”张晋一拍脑袋,道:“我忘了你本来就不知道这件事的,是这样,柳大家之所以遍邀苏州名人雅士,齐聚一堂,其本意并不只为举办一场盛会而已。其实,柳大家还有一个目的。”

    张晋神秘兮兮地说道。

    “什么目的?”

    “择婿!”

    “择婿?”

    “对的,柳大家已到二九芳龄,年纪也着实不小了。不过这也不是说柳大家没人要,嫁不出去,只是因为柳大家眼光甚高,向柳大家求婚的才俊犹如过江之鲫,只不过柳大家全都看不上,至今未嫁。所以,柳大家在苏州遍邀青年才俊,其实就有择婿之意。”

    “正是因为柳大家看不上的青年才俊太多,很多名气很大的才子都败北而归,所以,柳大家择婿,几乎成了一块辨别才子的试金石。”

    “要是有谁被柳大家看中,入了柳大家法眼,那么就说明此人绝对才华横溢,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被选中,那就是佳人和才名双丰收,对书生来说,无异于高中状元!所以,此次苏州府各地的才子都来了。”

    张晋拍打着折扇,像说书先生说书一般摇头晃脑。

    苏文铤一笑,拱了拱手说道:“那我就恭祝张兄你此番顺利获得柳大家的青睐,早日抱得美人归!”

    “哈哈苏兄你说笑了,我张晋有自知之明,文不行,武也不行,大俗人一个,如何入得柳大家法眼,我只是去凑热闹的。苏兄,其实我觉得,你才极有可能获得柳大家的青睐,并与之结为连理!”张晋笑道。

    结为连理么?

    苏文铤神色一黯,一张美丽得几近梦幻的脸庞从记忆深处跳将而出,浮现眼前,久久挥之不去。

    “小爱,我为了你,接了最后一个刺杀任务。可是任务失败,我也穿越到了明朝。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

    “苏兄?苏兄?”

    张晋轻轻拍了苏文铤的肩膀几下。

    “张兄……怎么了?”

    苏文铤从记忆深处回归现实。

    “我就说嘛,苏兄你对柳大家绝对有意。这不,都在开始憧憬以后羡煞旁人的美满生活了!哈哈!”

    张晋拍打着手中折扇,一脸坏笑。

    苏文铤懒得去辩驳,看了看那封烫金请帖,说:“这次就当你请了,下次我再请你喝酒。”

    “别岔开话题,苏兄,快给我讲讲,你们才子与佳人之间的生活,到底是怎样一种过法……”

    ……

    翠玉楼,位于山塘街中部。到了翠玉楼之后,再往前走几步,就是象征苏州百姓在天启年间反抗大太监——魏忠贤的五人墓。

    五人者,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也。

    为了纪念和颂扬苏州百姓敢于向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张溥于崇祯元年创作了碑文《五人墓碑记》,流传于后世。

    “苏兄,我们到了,快随我下车!”

    马车一停,张晋掀开帘子,踩着车辙,一步跳下马车。竟是一刻也不愿在车上多待。

    苏文铤下得马车,只见好一片热闹繁华景象,翠玉楼附近的街道,灯花社火,花团锦簇,竟有一种不夜城的味道。

    苏文铤和张晋凭借大红烫金请帖,入得翠玉楼。

    “今天翠玉楼不接待其他客人,只有持有请帖的人方可进入。”

    进入翠玉楼,张晋反倒一点也不着急了,他摇动着手中的折扇,一边走一边对苏文铤解释。

    翠玉楼为了柳大家的寿宴,可着实下了翻功夫,偌大一个大厅被临时改建,最前方搭建一个临时舞台,下面则是一张张小几,小几后面是一张苇席。

    张晋带着苏文铤直接穿过一排排小几,来到第一排。张晋随手一指,道:“苏兄,这是你的位置。”

    张晋说完,在苏文铤旁边的小几后面坐下了,他坐下后,见苏文铤茫然无措,于是解释道:“柳大家崇尚魏晋之风,所以,柳大家举办的盛会,从不使用桌椅,都是按照魏晋之制,席地而坐。”

    “苏兄,别来无恙乎!”

    苏文铤座位另一侧,一位俊秀的书生淡笑着对苏文铤拱手打招呼。

    苏文铤起先没注意,仔细一看这人,竟然认识,此人名为吴日生【备注】,吴县人士,乃是苏文铤参加县试、府试的同年。

    苏州城分两县而治,一个是吴县,一个是长洲县。苏文铤和吴日生同属于吴县,更神奇的是,苏文铤和吴日生竟十分“有缘”,县试和府试都是同一批次,俗称同年。

    只不过县试和府试,苏文铤两试都是第一,两次都拿到案首,稳稳压住万年老二的吴日生。

    “吴兄!”

    苏文铤淡然还礼。

    “苏文铤,还不快坐下,你杵在那里,挡住后面人的视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