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携飞仙遨游记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临近新春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临近新春

    这一简单的加急快报直接将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知道有多少人眼里就是心心念念地等着这一消息。

    军营驻扎地之中,那座最大的军帐之中。一干人等面露喜色,可是又有人面露难色。

    “太好了,终于找到了,汤了个巴子,让我们辛辛苦苦找了这么久,没想到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作威作福,真是有胆子。”说话的是一名身着甲胄的将领。

    “对呀,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这群土匪竟然真就如此狡猾,真敢在我们眼下安营扎寨,实在是有胆量。王爷,末将请令,让我率一千将士去斗他一个山门,好好让兄弟们出口气吧!”在另一旁的中年将领也是如此,一干人等在这南宁山脉之中辛苦厮杀三年,这眼瞧即将到头,怎么不让他们为之振奋。

    “一千?八百也调不来,宋军士一千你都说的出来,你没听到那谷中藏有土匪将近一万吗?你以为你可以一打五,你真就可以以一千将士对抗近万土匪吗!”

    此刻那道突兀的声音传来,说出此话的乃是一位身穿红袍官府的文官,也是一位朝中重臣,说话的分量也是不轻。

    他乃当朝皇上钦点御官,辅佐太子一举平定南宁匪患,在此帐中更是无人敢与他叫嚣。

    那名将士刚想手指他大口骂道什么,可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红袍高官轻哼一声,对着平静的王爷一点头,问道:“王爷,如今我等兵力分布在各地,手中真正能够动用的不过是些身残力弱之辈,以此时攻打仙桥山无异于羊入虎口,打草惊蛇。以我之见,应先快快转移太子,将他送到安全的地方,之后再慢慢回收兵力,拢聚力量,彻底地来一次大清扫。”

    话至高潮,他甚至不由分说地一拍桌子,将众人都吓得一个激灵。

    可是高座之上的王爷却是毫无波澜,甚至没有一丝举动和想法。

    这些将领实在是觉得窝囊,有敌人不能打,还得乖乖看着他们在山里面快活,让他们自己在这里吃苦受罪,这实在是令人气愤。

    但随即,王爷终于开口了:“将带回情报的军士送去休息一会儿,好久没有洗过澡了吧,来人,给送回情报的英雄烧水洗澡。”

    他一缕发丝在帐中显现出晶莹的光彩,眼神更是不具颜色,只是一个人自顾自的说着。

    最后他还说道:“今天怕是累了,就先回去吧,明日在议。散会吧,散吧,散吧。”

    他招招手,示意人都下去,而众人却是面露难色,纷纷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洗澡,我也要洗澡。”

    这是一道稚嫩的童声,他没有一点大人该有的成熟,有的仅仅只是单纯,可爱。

    那是一个穿着厚袄子的精致小童,他明眸皓齿,眼里闪烁着点点精莹的光彩,样子可爱,讨人喜欢。

    他的两条小腿迈着不稳的步伐直冲冲地冲向众人所在的台面。

    众人见到这个小童皆是有些难以言喻。

    他们一起为他致礼,行尊敬的礼仪。

    “恭迎太子”

    “恭迎太子”

    帐外小跑着进来一个小肉团子,他奶声奶气的,活泼可爱。

    “三叔,三叔,是不是要洗澡澡,我也要洗澡澡。”幼童嘴里不断地嚷嚷,不停地想让这位叔叔同意他。

    “诶呦喂,小主,您慢点,别摔着。”在其身后跟着的乃是一位面容姣好的公公,他一眼都没有离开过这位小太子,深怕他出了什么差错。

    但是这位小祖宗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径直爬上桌子,在这方寸之地直接跑了起来。让众人看得害怕,深怕他从那个角落一下踩空。

    之后幼童一把跳入王爷怀中,也亏得王爷身材体壮,这才让他稳稳接住了这个顽皮的幼童。

    “原来是太子殿下和魏公公来了,怎么样?山上的雪人堆好了吗?”

    王爷突然一反刚才的表情,立马和颜悦色的问道。

    “堆好了,就在山头上,我堆得可漂亮了呢。用红石子做的眼睛,黑石头做的嘴巴,我还放了根萝卜做鼻子呢。对了,三叔,你刚才是不是说要洗澡,我也要,你看我手都冻红了。”幼童说此话时还不忘将手伸出。

    的确,这名幼童的小手被冻得通红,红嫩嫩的小手给人感觉就是可怜兮兮。这一幕让不少大人看了发笑,但是又不敢乱说。

    “呦!真是,好好好,也让你去洗澡,哈哈哈。”王爷怀中抱着幼童,脸上露出喜色。

    幼童拍着手,笑着乐呵呵的。

    ......

    纵观整片山脉,此时已临近新春,是个要过大日子的时候了。

    本该圆圆满满,团团圆圆的时候,整片山脉出奇的平静,宛如死寂,可有有一股莫名的肃杀之气,让人不寒而栗。

    此刻的南宁山脉之外,那座不大不小的镇子此刻是充满在欢声笑语之中。家家户户都是在准备过年该有的年货。

    有孩子们最爱的香糕,酥麻花,炸糖饼...,大人们也不会忘了将最近腌制的蒜瓣再开封换浆水,闻着弥漫出来的香气,忍不住的一嗦筷子上的浆水,让人心满意足。

    平日里热闹的街道上本来就是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但是此时多的就只是那些偶尔赶路的马车,再也没了来往的商队。所以街道上倒也是疏松起来。

    不过还是可以看到一个接着一个的小镇居民带着家里老人或者孩子出来挑选年货的,倒也是热闹。

    可能是因为周围屋子的门板上换上了新对联,或者是窗户上新贴的大红喜子,使得这条街上显得格外热闹,不过再有些钱的人家会选择再在自家屋檐上挂上两只定做的红灯笼,写上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类的祝福语,来保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无病无灾。

    同样在这镇子的一角,坐落着这样一座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小酒楼,它的地方不大,但是里面却有模有样,干干净净的。

    虽说是临近过年,但是它依旧还是开门做生意,不做招牌菜,就卖自家的老锅汤底!

    不说他家为什么卖汤底,就单论他家长久以来熬制的老汤,那可谓是一绝,味道上鲜美可口,唇齿留香,在修身养性上更是妙用无穷。

    有人说这汤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呢,怎么会找来这么多人喜欢,其实此汤非同一般,一年之内不断熬煮的老鸡汤造就了它无与伦比的香味,常年累月积累的珍惜药材更是精心熬炼,怎么说它,都对得起此汤底。

    说到这,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蒲生老大哥王顺开的飘香酒楼。主打药膳鸡汤,乃是当地一特色美食。

    此刻店中伙计不多只有那么两个人在忙活,招待各位前来购置鸡汤的老客户。

    他们也不指望大过年的能够出来喝上这一碗鸡汤,就是觉得自己在家里面最少也得有这么一个福气,可以和家里人和和气气地坐下一起吃个饭,聊个爽快。

    其中一位手脚麻利的店小二,手中各拎有一小坛,动作轻快地将各个坛子送到顾主手中。别看他年轻,可是他气力和身体可谓是精壮的厉害。干起活来丝毫不含糊。

    即使是再多的订单,他也是应付自如,如鱼得水。

    店老板王顺此刻正站在前台拨珠打算,在他精密的珠算之下每一笔账都是分毫不差。

    同时他也不会忘了与进门的顾主们打好招呼。

    “王老板,快过年了,还在忙呢?”清脆爽朗的笑声自外面传来,给人一种邻家老伙计,老相识一般的感觉。

    王老板闻言向外望了一眼,仅仅只一眼便瞧了前来的秦县令,他身着一身黑色长衫,脚踩一方步云鞋,倒像是寻常百姓家中出来的儒生。

    王老板见状也没有摆什么架子,赶忙前来招呼。

    “秦县令,您来了。怎么,今日也同县夫人一起出来购置年货吗?哈哈哈”

    王顺尽力的招呼着,不去怠慢这位县令大人。

    在观其步伐,可以看出这两年的时间却是把他压的够呛,虽然没有到不惑之年,可是头上的白丝可是越发的越多了起来。

    其佝偻的身躯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挺拔,走起路来都是有一些慢悠悠的。

    二人相对而坐,便是唠起家常,反正县长夫人对于布匹的挑选还要一段时间呢!他也就不着急了,与王老板侃侃而谈。

    在这镇子上,能够像王顺这样与县令这样平起平坐,相交而谈的人家不多,大抵是二人比较投缘,更具有话题一些。

    “县令百忙之中还不忘带自家夫人出来采购年货,可真是叫人羡煞,这圆圆满满的家庭可真是不多了,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够向您一样。”

    王顺谈到,言语里皆是满口笑意,喜气洋洋。

    县令也笑了,这倒是,他与夫人的感情可谓是举镇皆知,二人的模范夫妇榜样也同时鼓舞和点醒了众多像他们一般的存在。都以能够成为像县令一家一样的和睦家庭,而憧憬着。

    “王老板这话倒是称赞了,无非是忙里偷闲,想带着孩子夫人出来一转罢了。要论快活程度,你王老板可不比我小啊,掌握着生意火爆的酒楼不说,手上的宅邸怕不是又多了两座啊?哈哈哈哈”

    县令也不客气,想当然的就接下了这份荣誉感。他虽然嘴上不怎么说,但是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在书贤之中,最注重的便就是夫妻和睦,相聚相散都不过只是一次意外,走在自以为是的小路上,在最终还是会走到尽头,迈上那条主路,见到当初的那个人。

    与其说从未见过,却不如从没见过。书贤们一直都是以夫妻爱睦,琴瑟和谐为做人标准,劝告世人与学子好好相待眼前人,去营造和睦社会,共享大同。

    这秦县令本就是书生入朝,为朝为官。在圣贤之道中更是完善的很不错。

    “看来还是瞒不过县令的眼目,改日新屋完善,一定请您来喝杯喜酒。”

    “好,可说定了,屋盖好以后一定得叫我一声,我可是要瞧瞧名满胡海的王老板的宅邸到底是如何。”县令说到于此同时有些感慨万分。

    眼中望向窗外,不觉得竟有些感动和怅惋,不免愁容满面地说道:“就是不知,这天下的大祸,是否真的可以拔出?”

    王老板见到此景,原本脸上的喜色也有些动容。

    他好奇地打量西边,自顾自的说道:“是啊,到时候了,该把这里变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