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朕非仁君 » 三十一 家(1)

三十一 家(1)

    日子如白驹过隙,无声无息。

    转眼年关更近,紫禁城中常常能听到宫外,寻常百姓之家的孩童放鞭炮的声音。

    朱祐樘的日子一如既往的三点一线,周太后的仁寿宫到文华殿然后到乾清宫,上午习文下午习武。

    他很有耐心的扮演着一个无论皇城内外君王还是臣子们都期望的角色,少有聪慧孝顺勤学礼贤下士的太子。

    人人都喜欢听话的好孩子,无论古今。

    效果还不错,短短的时间内他的贤名已从宫中传到了朝堂。尤其是大学士刘珝,他曾是成化皇帝的老师,如今又是太子的老师,他对于太子的肯定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实,紫禁城中表面看起来似乎和过去一样,但仔细看来已经微微有些不同。

    首先,因为朱祐樘这个太子,皇城之中多了许多喜庆。为了迎接太子首次露面,即将到来的新年,光禄寺的采买比往年丰厚许多,各地巡抚总兵的年礼更是比往年厚了三成。

    仁寿宫的老太后更是谕旨给了尚衣监,今年是大喜之年,宫人皆有赏赐,新衣新帽。

    就连成化皇帝的生活也微微有了些变化,他依旧宠爱万贵妃,但往永寿宫去的次数略微频繁了一些。

    紫禁城中是没有秘密的,据说皇帝总是笑眯眯的听纪淑妃将讲述她家乡还有儿时的趣事,总是对纪淑妃口中那些他从未见过的景色心驰神往,总是静静的看着纪淑妃在小厨房中忙碌。

    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光禄寺,他们负责整个皇家的物资供应。在给纪淑妃的分例中,多了鲜鱼还有绿油油的青菜。

    大冬天的,即便在紫禁城中青菜也是好东西。账面上的供应就是那么多,就算是一些嫔妃想要多要,都要拿出银子让身边奴婢去打点,或是去外采买。

    紫禁城有一条潜规则,当皇帝点名给某位嫔妃增加分例时,就代表着这位嫔妃得到了皇帝的宠爱。

    若是宠爱,还不让人惊奇,毕竟是太子的生母。稍微有点眼力见的人都明白,日后太子登基,那个如今在紫禁城中不起眼的,故意被人边缘化的女人,将会一跃成为紫禁城中最珍贵的女人,大明朝的太后。

    更让人惊奇的是,成化皇帝对于纪淑妃不但是开始宠爱,甚至有些看重。

    那就是给纪淑妃的份例中,多了鱼。

    不是一般的鱼,而是产自长江南直隶的鲥鱼。

    这种鱼从太祖皇帝起就是大明王朝朱家的独享,每年四次祭拜太庙时,这种鱼都是必不可少的贡品。据说太祖皇帝和马皇后,最爱吃这种鱼。

    当初太宗皇帝从应天府迁都到顺天府后,在应天府专门设立了鲥鱼厂,大明会典规定,每年要有一百六十二艘海鲜船进贡北京,其中冰船四十六艘,单独运输鲥鱼的就有十四艘。

    鲥鱼金贵,出水就死。为了保证他准时出现在太庙的贡桌还有皇帝的餐桌上,耗费无数的民力物力。在大明国力最巅峰时期,三千匹战马彻夜不停交替,两千五百里的路,要在三天的时间内跑完。

    如此奢靡耗费,不知勤俭了一辈子大明太祖皇帝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但在如今,无论宫内宫外得到鲥鱼都是一种天大的恩典,更是身份的象征。

    万贵妃处得鱼八条,周太后处八条,朱佑樘这个太子六条,内阁首辅商洛四条,其余内阁成员都是两条。

    而作为朱祐樘的生母,在紫禁城中尚未站稳脚跟的纪淑妃,得鱼四条。

    四条鱼,四条万金从朱家故土,长江边上来的鱼,代表着什么,已不言而喻。

    据说,万贵妃得知纪淑妃也有了鲥鱼,当天就病了!

    成化皇帝心疼的饭都吃不下,在身边守了两天。

    据说,万贵妃身在稍安之后,想要亲手给皇帝做他最爱吃的热汤面,皇帝却又跑到纪淑妃的宫中,吃了一顿白米饭,蒜蓉炒小青菜,还有腊猪脚。

    如果说这还不算什么,但成化皇帝的一道圣旨,已经让朝堂内外都明白,或许紫禁城中终于出现一个,可以分担皇帝偏爱的女子。

    上谕,“着广西巡抚,镇守太监,锦衣卫,广西都指挥司指挥使,寻访纪淑妃之亲人。若有访,即刻送往京城安置,不得有误。”

    如此恩宠,令人侧目。

    但也有人暗中担心,以那位万贵妃的性子,会容吗?

    ~~

    砰!砰!

    爆竹声又从宫外传来,正在演武场学习弓箭的朱祐樘,放下手中的弓箭,看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却只看到了无尽的殿宇还有高墙。

    东宫几位勋贵侍卫对望一眼,他们都清楚的看到太子脸上那种掩饰不住的寂寥,还有对外边世界的渴望。

    抚宁侯之子朱晖笑道,“太子爷可是想放炮仗?明儿臣从家里带来些,放几个给太子爷听听响?”

    “胡闹!”郭开却皱眉道,“带着火药的东西,怎么好拿进宫来!”

    “不碍的,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朱晖笑道。

    他们这些勋贵子弟,从选入东宫为太子伴当宿卫的那天起,就得到了家族中的鼎力支持。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家族未来荣华富贵的保障。

    杨谨也笑道,“郭大哥太小心了,怕人查让太子爷出份手谕不就行了?再说了,掌管皇城宿卫的是你三叔,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郭开又看看正看着外边的朱祐樘,正色道,“不行!”说着,低对那哥俩说道,“事关重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这时,朱祐樘笑道,“郭开说的是,宫里头不宜放那些东西,孤就是听个热闹罢了!”

    其实他根本不是想放爆竹,而是内心因为那代表着节庆的爆炸声,而产生了几分想去外面的骚动。

    他已装了很久,快要装不下去了。

    这偌大的皇城仿佛是坐牢,让人与世隔绝。

    “这炮仗声儿不算响!”朱晖笑道,“哪天得了恩典,太子爷可以去京营看看神机营操练,火铳火炮齐放,那才叫响,简直山崩地裂一般!”

    朱祐樘若有所思,“火器的威力可比弓箭大了许多!”说着,看着自己手里的小弓箭,无声的叹口气。

    “太子爷说的是!什么甲都挡不住火器,打过去就是一个大窟窿!”朱晖笑道,“不过就是装填太慢,有时候还炸膛!而且还要列阵,不像弓箭那么便捷。”

    “鞑子跟咱们打仗,最怕的就是咱们列阵,长枪火器兵组个大阵,远了放炮近了长枪捅!”杨谨也跟着笑道,他家是西北名将之家,这些东西从小就耳濡目染,“然后咱们的骑兵再抄后路,让他们有来无回!”

    几个侍卫伴当的岁数也不大,都是半大小子,正是皮猴子待不住的年纪。此刻讲起这些,都是滔滔不绝双眼泛光。

    就这时,太监李广忽然小跑着过来。

    “太子爷,太后他老人家传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