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新伯益的传说 » 第24章 治水有功允许建都

第24章 治水有功允许建都

    “大禹,该奖励伯益什么为好?”大禹早有准备,说道:“陛下,伯益是三等王,只有王城,没有都城,就允许他建都为好”。大禹的意思很明白,不能再给伯益增加封地。允许建都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舜帝一听也对,九州虽大,想要分封的王不少,土地是有限的。舜帝同意了大禹的建议,就允许伯益建都。伯益接到圣旨以后,却是不在意。伯益很清楚,自己是三等王,有个王城就行了,建不建都城都无所谓。

    伯益就问身边的谋士沉欲:“舜帝允许我建都,是建好?还是不建好?”沉欲是伯益最近遇到的一个奇人,一见如故,就聘为谋士。伯益还没有建国,是不能有百官的,只能有谋士。

    沉欲说道:“大王,我个人认为,还是修建都城的好,一来顺从了舜帝的旨意,二来可以强大莱芜的封地”。伯益问道:“我现在有王城了,是不是在王城的外面,扩大成都城?”

    “不可,咱们莱芜还没有建国,还需要低调一些,别上了大禹的当”,伯益考虑再三,就听从了沉欲的建议。随后,伯益找来公输班,说道:“公输班,你负责给我修建一座都城,不在城子县,你给我寻觅一处地方”。

    公输班领命而去,半月之后,来见伯益:“师父,我在汶水之阳,找到了一个好地方;三座高丘,三条低洼之处,最是符合居住,既然师父的王城不再都城,那就是符合老百姓居住,那里最合适”。

    伯益就让公输班设计了都城的图纸,伯益看后非常满意。随后就让公输班去修建都城。公输班提出了一个问题:“师父,都城好建,这人丁去哪里找?”伯益一想也是个问题。

    莱芜之地不大,方圆只有百里,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些年,在伯益的治理之下,风调雨顺,人丁繁衍很快。但因为基数小,这些年也就30多万人。一座都城,起码也要几万人,太少的话,也就没有意思了。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伯益问公输班。“师父,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了,咱们莱芜之地,养马,养牛羊居多,可以在都城建立集市,既可以促进生意繁荣,又可以增加人口,再就是那些手工艺人,只要愿意来都城的,王府有补贴”。

    “补贴?什么意思?”公输班解释道:“修建都城,首先要铺路修桥,规划街道,让老百姓沿街建房,只要进入都城做生意的,一律补贴黄金五两”。伯益笑道:“你这个家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倒是舍得”。

    公输班笑道:“师父,不说您在封地的田产,只是舜帝的奖赏,这好几回了,也有黄金几万两了,拿出2万两不多,这也是造福百姓,反过来,还不是给您老人家创造财富?”

    伯益笑道:“好,说的不错,那我就拿出三万两黄金,你在半年之内,给我修建出一座繁华的都城来”。公输班赶紧说道:“师父,有了这三万两,要是半年之内修建不出来,你要我的人头”。

    “去你的,我要你的人头何用?当尿壶?”公输班呵呵一笑,领命干活了。过了几天,泰山王姚辟来找伯益。见了伯益就说道:“大益王,你这人不地道,修建都城,为什么不通知我?”

    伯益知道泰山王姚辟的脾气,就是个直筒子,也不见怪。笑道:“你是泰山王,我是莱芜王,我建都城,管你什么事情?”泰山王嘿嘿一笑:“大益王,话不能这样说,都知道你是九州最富有的王,打你的秋风不正常吗?”

    “你想怎么样?”伯益知道,姚辟是舜帝的堂弟,皇亲国戚,也不能得罪。姚辟笑道:“大益王,你们莱芜物产丰富,我们泰安人很羡慕,何不一块修建一些码头,咱们友好通商不好吗?”

    伯益一听,这倒是个好事情。汶河之水,除了冬季之外,基本上都能行船。这水运的成本最低,要是再运河之上,修建一些码头,会极大的方便百姓。伯益说道:“可以啊,你规划一下,我出钱修建就是”。

    姚辟一听,立马拿出一个绢帛,上面密密麻麻的画着码头的数量个规格。伯益笑道:“好你个姚辟王,原来早有预谋,你是天天算计我的财产啊?”姚辟嘿嘿一笑说道:“大益王,我还有个条件”。

    “嗯?什么条件?”姚辟笑道:“大益王,这22个码头修建完成以后,我们泰安可要一半的分成”。伯益有些不明白,问道:“什么意思?”姚辟解释道:“大益王,你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码头不能白白修建,要收税的”。

    伯益明白了,姚辟这个家伙,是要搜刮民财啊。伯益虽然不同意,但姚辟说了,只好同意。于是说道:“泰山王,咱可说好了,收税我不反对,但不能超过一百抽一,多了我可不赞成”。

    姚辟的意思是三十抽一,这一百抽一太少了。但伯益说了,也不好反驳,姚辟就想了一个办法,进入泰安府的船只,再加上一成的关税就行了。这个关税是属于泰安,姚辟不禁暗自欣喜。

    等莱芜的都城和汶河码头修建完成以后,伯益看到的情形却是高兴万分。由于姚辟在泰安的码头设置了关税,莱芜去泰安的人就少了,泰安来莱芜的却是多了起来。由于伯益实行了低廉的税收,和无关税管理。

    整个莱芜都城的手工艺人是比比皆是,就算是泰安的商贾,都来到莱芜做生意,一时间,莱芜都城的商铺是鳞次栉比。尽管莱芜的税收十分的微小,但还是有巨大的收益。泰山王姚辟却是笑不出来了,恨恨的说伯益不地道。

    伯益知道了姚辟对自己不满后,也是呵呵一笑了之。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想发财,首先要有慈善之心。欲取之必先予之,这是更鼓不破的真理。伯益的惠民政策,确实为莱芜的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这个时候,公输班来跟伯益禀告,说自己在东山,也建立了自己的城堡。公输班邀请伯益去看了看,伯益大为的吃惊。公输班说自己是城堡,可看不到任何的高大房屋和建筑。

    伯益看了半天才明白,公输班是随形而建,在东山的密林里,在尽量不伤害植被的情况之下,修建了许多木屋。公输班和他的弟子们就住在里面。伯益看了看,还十分的舒适,只是不明白公输班,为什么这样修建自己的城堡。

    “师父,我建立一个门派,叫做墨家”,伯益问道:“墨家?是什么意思?”公输班解释道:“墨,就是黑的意思,在黑的掩护之下,谁都不会看到,我看惯了整个社会,只有远离官家,才会长久,这就是我的宗旨”。

    伯益听了,既没有反对,也没有点头。伯益自己也不想在朝廷,整日里的勾心斗角,实在是不适合自己。现在做了莱芜王,偏安一隅,其实也不错。这种与世无争的日子,最是适合自己。

    伯益没有想到,公输班玩的更彻底,干脆搞了个墨家,来远离朝廷。只是伯益没有想到的是,公输班创建的墨家,多年之后遍布九州,还给自己定义为江湖之人,就是说,是脱离于朝廷和百姓的另一个世界。

    公输班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之后,很多门派在江湖上兴起。渐渐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阶层。只是在后人看来,江湖其实就是另一个朝廷,从此之后,才有了“身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