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三十二章 孟德惊闻诸侯起 奉孝妙计定军心

第三十二章 孟德惊闻诸侯起 奉孝妙计定军心

    话说吴晨在卧龙岗逗留三日,与诸葛亮一起讨论了很多的事情,而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意味,但是吴晨毕竟身兼重任,不得不含恨离开继续发展荆州的势力,而刘备在知道诸葛亮的事情之后,抽身前来,却没有遇到诸葛亮本人,因此也只能悻悻离开。不过,刘备此时并不在意诸葛亮之事,因为众诸侯在吴晨、刘备的联合之下,已经准备好了发起进攻曹操的战事,大战一触即发,各路诸侯约定好了出兵之日,摩拳擦掌,欲与曹操一较高低。

    曹操本人此时身在河北之地,正在为剿灭袁氏而发愁,突然听到探马来报,说是西凉马腾,起精兵五万来犯,已过秦川,直指河西地区,一路守将不能抵挡;汉中张鲁集结三万精兵犯境,出武关,奔关中地区而来;刘备自领荆襄兵马五万,暂时驻扎在新野,意图进攻许昌;其他各路诸侯虽是观望态度,但也有兵马行动的痕迹,看来许多诸侯都有联合的意思。还没等曹操彻底了解这边情况,又有探马来报,说是袁氏子弟袁谭、袁商双方罢兵,联合在了一起,并集结重兵二十万,屯于邺城,欲与曹操一决雌雄。听完这边的情况,曹操不禁有些头疼,而这还没完,因为又有探马来报,说是北海、徐州亦有降将复叛,合兵一处,人数约有三五万人。

    曹操此时已经有些站不住了,自官渡之战后,曹军的实力的确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曹操也正是借助着这股劲头,越过黄河来攻击袁氏集团,而前一段时间袁氏兄弟反目,相互之间矛盾已经显现,双方出兵自相残杀,而曹操自然坐享其成,本想着等袁氏兄弟争斗一番之后,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一举攻破邺城,再去幽州、冀州之地,如此一来北方的战事就算差不多了。

    连年的征战让曹操集团的军士其实很是疲惫,若不是袁氏集团兵败之后留下不少的辎重供曹军使用,或许曹操根本不足以支撑到现在。随着收缴的河北兵士越来越多,曹军的消耗也越来越大,但是曹操并不敢贸然地将这些收缴的河北兵士送回许昌,因为许昌是他的大本营,若是将这些降军大批量送回许昌,则许昌有可能出现危机,这也导致了曹操在前线的消耗很大。而为了之后的战斗胜利,曹操才给了袁氏一些喘息之机,一方面可以利用袁氏子弟之间的矛盾,自己不费一兵一族就可以解决对这两波势力,而另一方面曹操也需要减轻一下后勤补给的压力,毕竟此地距离许昌很远,而运送粮食的难度已经超过了曹操的预想。

    可曹操是在没有想到,对手居然就在这样的时机动手。马腾,远在凉州之地,拥兵自重以有时日,一直以来马腾、韩遂都是曹操心中的威胁之一,但是因为西凉地处偏远,曹操短时间内无法顾及,再加上马腾与韩遂之间并不和睦,致使凉州之事并不急于一时,因此才并未对凉州动手;张鲁自抢下汉中之后,便不断加强当地的防御,汉中四面险峻,又是易守难攻之地,曹操虽有心攻取汉中,但有西川刘璋制衡,曹操并不觉得张鲁有此野心,因此也并未对张鲁有所提防;至于荆襄刘表,曹操早有染指之意,但北方战事未平,曹操无暇多顾,且刘表保境安民之辈,没有什么雄才大略,虽然刘备后来加入,但并未得到刘表信任,因此曹操虽有所防范,但并未太放在心上。若是这几路诸侯单股来犯,曹操根本不需要担心,只需要从中挑拨就可以让战事迎忍而解,可是此时偏偏不是某一路诸侯作乱,而是联合行动,导致曹操有些捉襟见肘。

    更何况原本寄希望兄弟相残的袁氏一族,居然在这个时间化解了矛盾,合兵一处,曹操想要对付袁氏一族就需要花费不少的精力,又如何抽身对抗其他几路诸侯呢。至于北海、徐州等地的叛乱,却是曹操最不担心的,毕竟哪里也有自己的守将,抵挡些时日也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自己能够拿下袁氏一族,那么叛军自然不战而散。

    “刘备、马腾、张鲁!欺我太甚!”曹操怒吼道。此时曹操囤积在河北的兵力的确有二三十万,如果仅仅从数字上来看的话,实力明显要强过各路诸侯的联合,只要分兵得当,不愁不能化解眼前的危机。可是实际上,这二三十万的兵力中,有真实战斗力的根本超不过十万,而这些才是自己可以依赖和相信的力量,那些降军叛将有曹操压阵或许还能够起到作用,若是没有曹操的压制,反而有可能成为内乱的根源。

    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操面对如此窘境,也知道没有那么容易应付,度过最初的愤怒之后,曹操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他很清楚,各路诸侯都是为了利益而来,而自己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当今天子,而刘备、马腾等人,正是凭借着当初汉献帝的密诏才有了起兵的借口。冷静下来的曹操,先是让人送信至许昌,询问荀彧的想法,然后又将众谋士、武将都请到帐中,准备商议一下如何应付眼前的局面。

    众人落座之后,曹操命人再次将探马的消息告诉大家,并传令不可将消息散布出去,若是在军营中看到有人议论此时,立斩不赦。众人听完探马的消息之后,各个眉头紧锁,一时间军帐中非常安静,甚至每一个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到。

    曹操看到大家都不言语,便出声询问道:“今事危机,众将有和间接,可退这数万兵马?”

    问完之后,依旧没有人说话,曹操不禁有些生气,于是又问了一遍,可是帐中众人依旧不说话,曹操不禁勃然大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诸公今日样貌,何其丑陋,不若各自散去,生死由命吧!”曹操实在是生气,说话也有些狠,吓得帐中之人,各个噤若寒蝉。

    而其中最为淡定的人莫过于郭嘉了,郭嘉一直都是曹操最为信赖的谋士之一,自然也为曹操立过不少功劳,而这一次郭嘉听到消息之后也是十分震惊,思虑良久之后,心中倒是有了一些想法,只是并不能完全解决眼前的困境,不过见到曹操如此生气,也不敢在藏着掖着了,“愚意诸事中,当有轻重之分,而徐州、北海之乱最轻,袁氏之合,不过困兽犹斗,亦不足虑;马腾、张鲁虽久望中远之地,但乡野之徒,无掀风起浪之能,只是这荆襄刘备,最为重要,需着重看待。”

    曹操听到郭嘉开口了,心中的怒气也稍稍缓解了一些,“奉孝之言,甚合我意。愿听详文。”

    郭嘉站起身来,对着帐中的众人说道:“北海、徐州之地,本属将军,而今日之叛非意料之外也,仅乘机而为,若遣一将,附万余士卒,率守城之师,不降则攻之,则徐州、北海之危,可解。”

    众人听完,都点了点头,觉得郭嘉说的没有问题。

    郭嘉见众人并不异议,就继续说道:“袁氏一族,乃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虽已去其锐,但兵将之广、粮草之盛,不可轻与,派名将领兵三万,杂于河北之兵,退守河堤之处以镇之,袁氏虽众,亦不敢越河而击。再送一名仕入邺城,说其一,可使二袁离心离得,则联合之势,不攻自破。待将军得胜之日,复收失地,指日可待也。愚今之意,袁氏之危不可急也。”

    “奉孝之言,果如穿墙透骨之钉!”曹操听完不禁赞赏道。

    看到众人此时又没有插话,郭嘉就继续说了下去:“西凉孤寒之地,屡犯关中之地,何图?粮也。关中之地,沃野千里,百姓丰足,易守难攻之地,若将军说马腾以关中之利,并以粮给之,则马腾之心未可知也,复传信与张鲁,而汉中之兵归营而不复出,将军是否可握渔翁之利乎?”

    郭嘉说的话虽然不多,但是短短的几句话就将河北、西凉、汉中等地的危机一一化解,众人无不点头称赞,而曹操听完郭嘉的分析之后,脸上也渐渐地露出了笑容,若是真的如郭嘉所想这样,几路诸侯的危机的确能够化解掉,而曹操甚至可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虽然如此安排会进一步拖缓统一北方的步伐,但是这也是情急之下最好的选择。而且曹操很清楚,郭嘉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考虑到曹军的现状,而如此安排之下,曹军的消耗本来就已经降到了最低,而且可以充分的利用这段时间整顿军力,将河北归降的士兵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整体军队的战斗力,更何况曹操还能够完善自己的补给线,为攻打袁氏一族做好充足的准备,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每一处的危机都被郭嘉三言两句给解决了,但是唯独最重要的荆襄之兵郭嘉没有提及,因此众人还在期待郭嘉对此有何高见。

    欲知郭嘉将如何化解荆襄之危,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