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五十九章 庞氏欲效仿蔡氏 张文远暗中用兵

第五十九章 庞氏欲效仿蔡氏 张文远暗中用兵

    话说吴晨从黄忠口中得知关羽在战场上关键时刻的选择,对于关羽的人品更加佩服了,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选择,因为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牵扯很多,而参与此战的将领很多都是关系重大,还好最终的解决是双方都乐意接受的。只不过作为被动参与进来的刘琦,此时就有些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刚刚继任荆州牧的他,还没有彻底解决内忧,就迎来了曹操这样的外患,而刘备、孙权、刘璋等人都对荆襄虎视眈眈,这荆襄之地真的没有好待。

    这一段时间刘琦可是心绪不宁,本来得到汉献帝的许可,继任了荆州牧之后,算是了却了他心中一直以来的期待,对于曾经那些支持自己的人自然是封赏有加,但毕竟时日尚短,刘琦想要稳定住局面还是需要付出不少的努力,蔡氏一族虽然已经倒下了,但蔡氏在荆襄经营的时间这么久,之前依附于蔡氏一族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如今蔡氏一族虽然倒下了,但想要平定荆襄内部混乱还是刘琦眼下最为要紧的工作。

    蔡氏一族陨落,得到最大好处的人,应该算得上是庞氏一族了。庞季这段时间可以算得上是春风得意,刘琦成为了新的荆州牧,一直以来都支持刘琦的庞氏一族自然得到重用,可以说此时的庞氏正在朝着刘表时期的蔡氏一族的样子发展,庞季看到家族实力与日俱增,如何能够不开心呢。可庞季却忽略了,他并不是蔡瑁,而刘琦也不是刘表,刘琦深知蔡氏一族曾经在荆襄之地的作为,又怎么甘心让蔡氏一族的旧事重演呢。刘琦此时的确需要稳定住庞氏一族,因为他还需要庞氏一族为他出力,但他的心中却已经开始计划稳定荆州局面之后的事情了。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派出去围剿蔡瑁的荆州军还没有返回,刘琦倒是先知道了黄忠擅自偷袭曹军的事情,这让他很是愤怒,新野本就是荆州的本面门户,不容有失,而黄忠却在如此敏感的时期,主动挑起与曹氏之间的战争,岂能不让刘琦恼火。可是刘琦心里知道,这黄忠敢于做出这样的事情,绝不是黄忠一人所想,其身后的吴晨,乃至于庞季,都绝对脱不开干系,再加上黄忠是与刘备军中的关羽联合出兵,让刘琦就更加为难了,庞季自然不用多说,而刘备那更是自己的叔父,而且在自己获得荆州牧这件事情上帮助巨大,任刘琦再有恨意,此时也不敢造次,他很清楚,自己想要完全掌控荆州,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于是对于黄忠擅自出兵的事情刘琦想着先暂时搁置。可是荆襄内部的官员却并不这么认为,很多人都建议撤掉黄忠的军权,严惩不贷,一时间黄忠成为了众人眼中的不忠不义之人。

    为了平众怒,刘琦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虽然撤去了黄忠的将军职位,削罚了金银用度,但却依然代领新野的一切防务,可以说实际的影响并不算大。而荆襄的大多官员还是不满意,但庞氏一族发话,大家也只能接受了这个事实。这件事情虽然看起来就这么结束了,但是在刘琦的心中那颗种子,却又长大了一番。

    再说诸葛亮得知关羽、黄忠的联合军偷袭失利后,也是有些头疼,关羽受伤颇重,短时间内战斗力大减,而关羽本就是诸葛亮设置在汝南西面的防守大闸,此时受挫之下,西面的防守自然需要重新部署,而之前的战略部署也只能被迫做出调整。一时间曹刘两家倒像是打成了默契一般,双方都进入了平静期。

    转眼半月有余,各路诸侯的援兵都已经在路上了,西凉马腾、汉中张鲁两家这一次合兵一处,进抵长安城下。刘璋派出的部队也已经进入到了荆襄地界,距离战场最近的孙权,此时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他的目标正是荆襄境内的叛贼蔡瑁,早先之前孙权就已传书给刘琦,两家商议共同攻讨蔡瑁,在消灭了叛贼蔡冒之后再带兵北上,相助刘备。

    “文远兄,为今之事,该如何是好。”蔡瑁问道。

    关于蔡瑁的事情要还要从之前说起,荆襄与东吴之间因为丢失重礼的事情再次交恶,而当时蔡瑁为了赢回之前族弟丢掉的名誉,亲自领兵来到前线,开始与东吴交兵。两军在江上大打出手,一时间却也分不出胜负。而蔡瑁早已与曹操取得联系,在曹军出兵前,便从荆州军中尽选精锐之士三万余人,意图北上偷袭汝南的刘备,以此配合曹军完成对汝南的四面合围。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本以为行事足够隐蔽的蔡瑁,却不知道为何暴露了自己的行迹,一时间荆襄内部对于蔡氏一族的所作所为更是口诛笔伐,而蔡瑁自知行迹暴露,自然不敢继续北上,只能带领着手下全部兵马隐藏近了山林之中,蔡瑁本就是荆州本地人,对于荆襄内部地形自然了解,于是寻到一处隐秘之处——金鸡岭,在此安营下寨,保全实力的同时等待时机。

    刘备军连败曹军两阵,让蔡瑁非常窝火,本想趁着曹军与刘备交战之际,发动攻击的蔡瑁在得知曹军失利的消息之后,也只能放弃了计划。恰逢此时,手下探马回报发现了几百曹军残兵,蔡瑁得知消息之后赶忙出寨相识。而张辽知道关羽封锁了回营的路之后,只能被迫选择南下进入荆襄进内,对于此地并不熟悉的他们误打误撞之下,却遇到了暂居金鸡岭的蔡瑁,也算是命不该绝,就此蔡瑁与张辽便汇合在了一起。之后的一段时间,两人多番商议,却一时间也寻不到好的办法,如此就一直在这金鸡岭中藏身至今。

    正是:

    偷鸡不成蚀把米,金鸡岭下且藏身。苦寻再复光明日,荆襄遍地布仇敌。

    近几日蔡瑁得知关羽、黄忠的联合军偷袭失败的事情,又打探到刘琦派出的荆州兵和东吴的部队准备联合在一起,意图清剿自己,虽然蔡瑁所选的位置极为隐蔽,但也应该早做打算,于是便将张辽请到自己的帐中,商议如何应对。

    “蔡将军莫慌,关羽、黄忠败于夏侯阵前,短时间内无法再起波澜,刘备必然转攻为守,汝南之事暂时无忧。如今荆襄、东吴合并一处,意图明显,我等不可坐以待毙。为今我军在暗,而敌军在明,不如......”张辽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点点的说了出来。虽然此时形势并不是很有利,但是张辽深知他们此时还是占据着一些优势,荆襄、东吴两军远道而来,且两军历来存在着矛盾,真的可能和在一处吗?既然不能,那正好可以利用两家之间的矛盾,让对手不攻自破,于是才有了这番计划。

    蔡瑁也并非酒囊饭袋之辈,对于张辽的部署也是十分认可,于是便答应了张辽的计划,传令各军将领开始准备。

    再说着刘琦派出的荆襄军,领兵之人并非旁人,而是自己的叔父刘磐,而文聘作为刘磐的副将一同前来,率领精兵五万余人。关于蔡瑁所隐藏的位置,他们倒是得到了一些消息,只不过消息并不十分确切,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打探。而这些模糊的消息自然还要感谢吴晨安排在蔡瑁身边的宇文极,吴晨并不是傻子,这样精准的消息自然不能全部告知荆州军,因为他借助自己在荆州军中隐藏的势力,散步了一些相对模糊的消息,然后安排让刘磐军中的斥候打探得知具体内容,要知道随着庞氏一族在荆襄内部的壮大,吴晨的势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他的眼线早已打入到荆襄各大势力之中,即便是这直属于刘琦的荆襄军也不例外,甚至荆州军中很多的斥候都是吴晨听命于吴晨的,因此即便吴晨不再荆州军中,也可以知晓营中的情况。刘磐在确定了蔡瑁的位置之后,便令文聘领兵一万,先行进发,自己率大军随后跟上。但是他并没有让文聘直接发动攻击,而是将关于蔡瑁的消息传递给了东吴那边。

    东吴这边这一次由太史慈、黄盖两位将军领兵,在行军途中得到了刘磐传来的消息。得到消息之后,东吴军却就此放慢了脚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位领军将领都觉得的事出蹊跷。太史慈早年与刘磐有过多次的交手,两人之间的仇怨并不浅,虽然此次都是为了清剿蔡瑁,但两人都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东吴军本就是远离故土作战,对于此处并不熟悉,而蔡瑁又是荆襄旧将,在这样的时候,刘磐却选择主动共享秘密情报,这样的行为让东吴军不得不有所提防,万一蔡瑁和刘磐两人暗中联手,转头对付东吴军的话,那东吴军可就大祸临头了。

    刘磐倒也没有想过和蔡瑁联手共同队伍东吴军的意思,虽然他与太史慈之间的矛盾重重,但也不会在这样的时候做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毕竟这荆州可是他刘氏一族的地盘。但是对于这东吴军,刘磐素来没有什么好印象,虽然明面上是两家合力共同讨伐,但心中自然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而刘磐之所以将蔡瑁的位置告诉太史慈,无非就是想让太史慈先进兵,而自己在旁策应,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消耗,另一方面也是应备不时之需。

    荆襄军和东吴军两家都各怀鬼胎,一时间这战斗也没有打起来。可是藏在山林之中的蔡瑁和张辽可没有闲着,因为从打探到的情报来看,荆州军和东吴军都没有选择进军,而他们的位置很有可能还并未暴露,张辽之前就做出了一些安排,于是在荆州军和东吴军都不知情的状况下,张辽领着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悄悄离开了金鸡岭大营,似乎有什么秘密行动。

    欲知剿灭蔡瑁的战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