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小人物的三国魂 » 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地易地”探虚实 吴晨反遭将军计

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地易地”探虚实 吴晨反遭将军计

    话说周瑜因为撤军的事情而纠结不已,吴晨却选择了主动出击,告知周瑜荆州军欲撤退的消息,而周瑜听闻此言也是感慨颇深,于是借着酒意大肆抒发自己心中的郁郁之气,让吴晨很受感动,可吴晨和周瑜毕竟各为其主,因此也只能在心中感慨,而周瑜慨叹不能过长江天堑的苦闷,让吴晨觉得自己终于等到了合适的契机。

    吴晨想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尽管现在的他也不确定自己说出来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当然吴晨脑海里面的想法是早就已经计划好的,而且是还没出兵之前就已经和刘琦商议过的,因此吴晨并不会担心荆州这边的影响,只是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在周瑜看来又是什么结果。尽管吴晨对于当今的局势有自己的判断,经历了多年的洗礼之后有属于自己的独到理解,但吴晨并不是神仙,他不能做到掌控一切,尤其是他无法左右周瑜的思想,更不能左右东吴孙氏的想法,而他也仅仅是基于现实而做出的一种大胆的畅想而已,这就是所谓的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其实吴晨的计划并不复杂,早在得到那封来自于吴美人的密信之后,吴晨就开始谋划这一切,预想着事情可能会发展的方向,而在确定了一个思路之后才将想法告诉给刘琦,得到刘琦的认可之后,吴晨才带领荆州军来到了西川之地,帮助东吴军攻打西川,但吴晨并不是真心实意地要帮助东吴拿下整个西川,而仅仅是控制一些区域就可以了,因此吴晨才会在东吴、荆州联军计划进攻巴郡的时候,选择与严颜联手,破坏东吴、荆州联军继续深入,在吴晨的思维世界里,他一直贯彻的是一种平衡的理念,而攻打涪陵却不再继续向内深入其实就是一种平衡,西川除了要面对东部的压力之外,还要防备北方的张鲁,因此以刘璋自保为主的核心思想之下,巴东、涪陵的重要程度的确不低,但是也绝不会因为两地的失守而和联军拼命。

    同时吴晨清楚的知道,不论是西川的巴东、涪陵两地,还是曾经曹氏集团控制的宛城,都不是东吴最渴望得到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距离东吴实在太远了,即便东吴能够拿下这些地方的控制权,但对于这些地方的防卫也鞭长莫及,尤其是中间隔着的荆州,直接制约着东吴发展的道路,为此东吴和荆州之间战战合合持续了很多年,除了因为孙坚的死之外,更重要的是东吴的长远未来。对于东吴来说,他们最为迫切的需求是跨过长江,从而让东吴能够打开入主中原的途径,可是多年以来他们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夙愿,东吴并不甘心偏安一隅,因此才会不断的寻求对外扩张的机会,而加入宛城的争夺,不过是东吴力求扩张的一种表现而已,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东吴军甚至和西川在矛盾爆发之后火速进兵西川,只不过这两次的军事行动对于东吴而言,实际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吴晨正是利用东吴想要过江的心理,想出了一个“以地易地”的想法,不仅能够化解东吴与荆州之间的矛盾,同时为东吴树立一个强劲的对手。要知道,东吴想要过江,一种方式是进攻荆州,夺取荆州靠近长江的土地,而另外的一种方式则是进攻淮南、寿春等地,而随着汝南刘备势力的扩张,淮南、寿春等地已经纳入到了汉献帝的麾下,可以说东吴向北扩张的路径已经分别被刘琦和汉献帝封死了,而两者相比之下,进攻荆州无疑是东吴最好的选择,毕竟汉朝虽然破败,但也没有到破灭的程度。

    东吴孙氏的确有自己的野心,而扩张之路被堵死之后,东吴自然是不甘心的,于是才会想尽办法寻求出路,可即便是荆州,也不是现在东吴说打就能打的,刘琦也是汉室宗亲,和汉献帝、刘备之间的关系是天下人公知的,而近几年荆州虽然没有扩张什么领土,但是实力却是稳步提升,又有吴晨这样的新晋人才出现,更是让东吴犯难,这也是他们不得不选择争夺宛城、进攻西川的根本原因,因为东吴需要一个出路,只是宛城得而复失,西川之地的争夺又屡次碰壁,让东吴原本的计划无法进一步实施,而这才是周瑜苦闷的根本所在,也是东吴上至孙氏一族,下至文武百官的心病所在。

    而吴晨“以地易地”的想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给东吴创造了一个跨过长江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打开了东吴进入中原的大门,因为吴晨想要交换的地方正是东吴心心念念的江夏。江夏一直以来都是荆州和东吴争夺的核心区域,它对于荆州的意义不言而喻,把江夏送给东吴,无异于在荆州的背后安插了一个巨大的隐患,吴晨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吴晨为何还敢于做出这种大胆的谋划呢,是因为江夏对于荆州重要,对于汝南也很重要,而江夏若是送给了东吴,感受到威胁的就不仅仅是荆州,如此一来汝南的汉献帝必然会对东吴有所防范,而为了保护自己既有的利益,荆州和汝南联手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吴晨更多的还是希望将祸水东引,让汝南的汉献帝感受到东吴的威胁,逐步地开始对东吴进行打压,而这个时候荆州从中相助,那么东吴即便是有长江天险为屏障,也会适时龟缩,若是东吴不识时务的话,那消灭东吴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吴晨敢于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他坚信荆州和汝南之间的关系,足以经得住这样的考验,同时也是为了消灭东吴做的长期打算。

    当然东吴孙氏也并未庸人,难道东吴的百官看不出荆州此举的狼子野心吗?吴晨当然不能指望对方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明白又如何,东吴孙氏如果是刘璋、刘表这样守境安民之辈,那吴晨自然不会冒这个险,可东吴孙氏并非安于现状的人,因此即便是知道荆州此举不安好心,但他们依然无法放弃这巨大的诱惑。吴晨也正是看中东吴的迫切,才敢做出如此冒险的举动。

    而当吴晨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周瑜的眼睛亮了起来,而暗含着杀意的眼神尽管只存在了一瞬间,但是还是被吴晨敏锐的感觉到了。吴晨知道,自己之前努力在周瑜面前营造的“好印象”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即便自己之后再怎么伪装,也不可能被周瑜无视了。而周瑜的确是这么想的,之前他实在是低估了吴晨,他不仅低估了吴晨的能力,更是低估了吴晨的祸心,仅仅是这一瞬间,周瑜就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但聪明的他怎么可能当场说破呢,而是继续佯装惊喜地说道:“先生方才所言当真?”

    吴晨心中感慨,若是周瑜生在他那个时代的话,一定是一个影帝级别的演员,因为吴晨几乎要被对方骗过了。如今既然对方没有说破,那吴晨自然也不会自讨没趣,“此事皆系某之窃意,未曾告知我主刘琦,只是在下看都督心情郁郁,因而妄言若此。”吴晨并没有着急促成此事,而是以退为进。

    周瑜听说吴晨的话只不过是戏言,原本充满惊喜的表情瞬间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说道:“若先生之言为实,真乃我东吴之幸,孙氏之幸哉!”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感叹,丝毫没有因为失去宛城、巴东、涪陵三地而感到丝毫的惋惜之情。周瑜说完之后就陷入了沉默,而吴晨也并未搭话,双方十分默契地保持着安静,似乎都在等待着对方先开口。

    最终还是吴晨没有忍住,他告诉周瑜虽然这仅仅是自己临时起意,但却可以回到荆州之后和刘琦商议一下,如果刘琦允许的话,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完成。而刚刚还闷闷不乐的周瑜在听到吴晨这番话之后,立刻又恢复了光彩,赶紧说了一些感谢的话,甚至巴不得现在吴晨就去找刘琦商议此事,而吴晨也是万般无奈。而事情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周瑜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甚至愿意现将巴东、涪陵的控制权交到吴晨的手中,而吴晨对此很是惊讶,原本此事只不过是自己和周瑜私下说起,没有想到周瑜如此快的做出了决定,甚至周瑜做出决定都不需要经过东吴孙氏吗?这样的结果让吴晨很是意外,甚至被周瑜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周瑜如此主动,一度让吴晨怀疑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地方,不过这毕竟只是私下的说法,能不能行还是得需要回到荆州之后才能给与周瑜答复,吴晨索性没有答应接手巴东和涪陵,反而是吴晨害怕其中有诈,他需要回去之后好好的想一想。

    事情都已经说了,吴晨便借口醉酒,离开了东吴的营寨回到了自己的帐内,而这一夜吴晨和周瑜都久久不能入睡,尽管之前喝了不少的酒,可是当吴晨提出“以地易地”的想法之后,两人的醉意就彻底消散了,而此刻两人都在盘算此事的利益得失,不得不承认两个人都是精于算计,而这一次真的是棋逢对手,两个人都将今天的事情好好的回想了一遍,在确定自己并没有说错什么之后,才稍稍安心下来,相比于周瑜,反倒是吴晨此刻更加担忧,因为周瑜答应的速度实在太过出乎意料了。

    欲知“以地易地”的计划是否能够实行,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