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食戟之料理的领域 » 第六章 横滨中华街一两事

第六章 横滨中华街一两事

    因为要去市区,婷婷酱很早就起床出门。本来就是休息日,加上无法忍受在寒风中露着大白腿,所以没有穿发下来的校服。真是佩服那些冬天都露着大白腿的和国妹子。等从某宝订的华国冬日神器之“裤袜”到货再看谁怕谁。在此之前还是去多买几条丝袜将就几天吧。

    大表哥已经发来信息,飞机是下午的。再从机场估计到东京都得等晚上了。想了想给大表哥发了回了个信息约在横滨中华街见面。具体地点等大表哥下飞机再定,毕竟婷婷酱也没去过中华街。

    坐了一个多小时电车终于到了中华街。婷婷酱也看到了街口那标志性的大红牌楼。

    横滨中华街被誉为“中国名菜饭馆街”。这里有大约百余间中餐馆。菜馆分为粤、苏、川等菜系,据说各自保持着菜系的原汁原味,对此婷婷酱嗤之以鼻,粤菜、苏菜还好说,但川菜多少得改良。日本人能吃辣的毕竟是少数,餐馆最终还是要赚钱的。虽然看不起久我照纪,认为他连川菜都没研究透,但最少他在‘原汁原味’上还是有坚持的。

    其实这是事儿是一事两面,原汁原味或者说地道、正宗更多的是本地人为其打上的标签。

    众口难调,更别说还跨地区跨人种了。华国潮汕人吃着甜鲜的鱼饭,让帝都人吃就会觉得有些鱼腥。

    华人常用的配菜-香菜,欧罗巴、美利坚人就会觉得有股臭味。

    中华料理的菜谱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根据当地能取的食材,当地人的口味去改良适应。就像中华文明一样不断地融合外来事物,最后变成自身的一部分。

    曾经有一个腐国教授说过“华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华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在料理上婷婷酱也是同样是这样看法。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战略上蔑视,战术上正视。学习其他国家烹饪手法,取其食材,融合进自己的料理。

    今天婷婷酱来中华街,不是为了踢馆装13,仅仅是为了定制旗袍,以后好踢馆装13。

    中华街不光有餐馆,还开设杂货店、药店、服装店、手工艺品店等。

    沿街找到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定制服装店,订制了两身旗袍。

    自从看到服装店老板婷婷酱就一脸古怪,直到量完身,交完定金,出了店门。终于绷不住噗的一声笑来。足足笑了几分钟,笑的肚子疼,旁边闪出一个十米直径的‘无人区’。这姑娘挺水灵的,怎么脑子秀逗了,还是鬼上身?街里的关帝老爷不管管?

    揉着肚子站起来,在众人差异的眼神下也没看牌匾随便找个门夺门而入。好尴尬,婷婷酱不想这样,但刚才在服装店真的差点把昨晚在浴室那句‘胜哥,这件衣服的叉我想开高点了~’说出来。服装店的老板和前世电影里的那个角色简直一模一样。

    等尴尬散去,婷婷酱发现自己跑到了一个餐馆里。

    跑进来时没来的及看门面,但大厅里面积不小,经典的中式古典装潢风格。色调以大红为主,虽然婷婷酱感觉有点俗气,但也能理解,毕竟和国人认知里这很华国。

    现在时至中午,既然跑到了餐厅里,婷婷酱就打算就地解决午饭问题。

    看了一眼侍者递过来的菜单,婷婷酱用华文对着侍者问道:“请问您这里有另一本菜单吗?”

    国外的中餐店一般都有两本菜单,一本是为当地人准备的,另外一本就是为华国人或者华裔准备的。

    侍者熟练的递上另一本菜单,这本菜单是以粤菜为主的。

    “那就咕咾肉吧。另外可以让北条美代子小姐帮我做吗?我会支付指定费用的。”

    本来是只想填饱肚子,但当看到菜单封皮那烫金“北条楼”三个字时,才发现自己无意中跑进预备后宫家开的餐馆。

    这简直就是缘分,大好的机会一定要利用。婷婷酱对薙切绘里奈身边有个那个小秘书已经眼馋很久了。等抢了久我照纪的第八席后配个秘书也很合理。美代子绝对契合度最高,中华料理厨师身份,女权主义者,她对久我照纪的中华料理研修会同样不满,最最最主要的是美代子身……婷婷酱绝对不是馋她的身子。绝对不是!只是为了体力活有人帮忙,美代子可是个一脚踩出一个坑的猛人。

    十分钟后,身穿大红旗袍的北条美代子亲自端着料理上了。

    “您的指定菜品,咕咾肉!”

    “很有气势嘛……”婷婷酱的注意力并不在料理上,而是盯着美代子。

    美代子也好奇眼前这个和自己同龄的女孩。毕竟指定厨师一般都会指定主厨。同时在北条楼的厨房重男轻女的气氛下,即使美代子是北条楼的继承人,其他人对她的料理理技术存在质疑。应该不会有人指定她做定制料理。眼前这个女孩却指定了她。

    “你是远月的学生吧,要食戟吗?”

    婷婷酱已经站其身紧紧的盯住美代子。要不是身高差十公分,真想捏着美代子的下巴,配着鲜花背景把说出这话来。

    前面明明还说不踢馆呢。

    婷婷酱表示自己也很无奈,自己毕竟是女孩子,女孩子对美丽的东西就没抵抗力。

    突如其来的食戟之邀让本有些喧闹的大厅落针可闻。

    远月流传出的食戟模式对于和国人来说太熟悉了。(幸平创真那个脑残不算)

    “如果你输了,你就要跟在我身后,为我工作,为期一年。而我输了,同样为你工作一年。另外我再给你一道华国宫廷料理的主菜级菜谱,菜系随你挑,而且绝对是在华国也不容易找到的。”

    从姥爷的保险箱里呛来道古菜谱还可以的,崽卖爷田没压力,何况和美代子食戟婷婷酱也认为自己不会输。还不忘夹一口咕咾肉丢到嘴里。毕竟那可是是花了钱的,对于厨师来说浪费可耻。

    “你到底是谁?”

    反应过来的美代子也气势全开争锋相对。

    “来自华国的交换生,和你一样是远月料理高等部一年级,下周就推翻久我照纪第八席和他所谓“中华料理研修会”的女人!”

    “下周要和久我食戟?”

    美代子的关注点成功被转移。

    “没错,等筹码准备好,我就会以中华料理人身份向他提出“食戟”,因为他侮辱了“中华料理”这四个字。”

    “你能赢他?”

    “如果他就现在表现出的那点实力的话,我百分之百能赢。”

    婷婷酱不屑的撇嘴道。

    “……正规的食戟需要准备的太多,这样吧,我们就让选三个顾客做评审,做一道菜让他们决定胜负。你放心如果我输了我会为你工作的。”

    “没问题,我输了的话赌约我也会遵守。因为是我冒昧提出来的食戟,所以主题由你提出来比较合适。”

    美代子沉吟片刻,看到婷婷酱又夹了一块咕咾肉丢到口中。

    “那干炒牛河吧。”

    婷婷酱手头一顿,又看了眼筷子上的咕咾肉,竖起拇指讪笑道。

    “好选!粤菜厨房两大克星,咕咾肉和干炒牛河,最考厨师手艺,就干炒牛河吧。”

    两人是去厨房准备。

    对于和国人来说,干炒牛河并不是太常能吃到的吃食,一般没人会把这个街边排挡小吃放到高档餐厅,即便在中华街的小店因为手艺和效率多为湿炒。

    为了让三个评审对这道菜有个概念还专门让北条楼的厨师长的做了下介绍。

    最开始的炒河粉是湿炒,所谓的湿炒就是勾芡,干炒是一次“意外的产物”。

    湿炒与干炒另一个不同是,湿炒每部分都是“各子准备,互不干涉。”上桌前才把河粉铺底,青菜伴盘,炒好的牛肉连带芡汁淋在上面。

    而干炒则是将食材同时炒制,因为对时间、火候的要求高,在华国一直被认为最考粤菜师傅攻力的菜式之一。

    湿炒牛河靠湿润的芡汁来满足味蕾,而干炒牛河靠的是大火快炒的镬气吸引人。

    火小炒的时间就需要长,牛河就容易碎掉

    除了时间和火候的掌控,干炒牛河还要对炒制时油和酱油的用量把控到位。

    油多了会太油腻,油少了又会发乌。每根河粉色味要均匀,酱油多了口味太重,少了味道就太淡。

    牛肉用滚油爆到六成熟,原汁就会就在牛肉里,再回锅煮两成熟就会香、滑、嫩。

    当牛河上桌的时候,一夹起来碟子上不能有多余的油和酱油,这样叫做“干身”,这样吃起来才不会腻。

    北条楼的厨师虽然内部因为重男轻女观念排斥美代子,但毕竟是自家大小姐,而且这次的对手也是女性。立刻有人打电话通知出门采购的主厨兼老板北条主厨。

    北条楼可是在横滨中华街延续五十年的名店,今天被人上门踢馆。自然一传十十传百。即便已经是饭点,也有中华街其他餐厅的派人来打探消息。

    “现在什么情况?”

    一进门北条主厨就问今天负责厨房的二厨。接到电话时北条主厨已经快回到中华街了,一听有说人踢馆就先一步赶回店里。

    等二厨将事情原委复述完,北条主厨才松了一口气。对方是一个和自己女儿还不多大女孩。而且这次的比试,并不是针对北条楼,只是厨师间的非正式食戟。虽然自己女儿是北条楼的继承人,但是厨房的氛围他也是知道的。女儿的厨师身份在顾客眼里存在感并不强,甚至他自己也有招婿继承北条楼的想法。

    这种情况下不论输赢对北条楼来说都利大于弊。输了不太影响北条楼的声誉,又博得了大众眼球。赢了更好,女儿厨师的梦想他也不是不知道,更坐实了女儿继承人身份镇压一下厨房的氛围,北条楼还是必须姓北条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