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 » 第一百六十八章:汉将军关羽,参见陛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汉将军关羽,参见陛下

    “汉将军关羽,参见殿下。”

    沧桑天地,留下了这一句永恒的回响。

    河东解良武夫,杀人逃罪之徒,成了大汉大将军。

    关羽巍峨的身躯,宛如泰岳一般,集荣耀于一身。

    他莫名地失去了什么,成为万人敬仰的存在。

    唯有一片忠心,天地日月可鉴。

    “叔父,何故如此?”刘禅急补迎上,搀扶关羽。

    一股刚毅的力量,贯入臂膀之间。

    关羽沉甸甸的身躯,象征着傲然、不屈。

    他的一生,都是璀璨的。

    “我老了,该解甲归田了。”关羽怅惘地一叹。

    天穹白云滚滚,一如桃园之誓,三人成影从涿郡走到了如今的地位,

    关羽暗暗地告诉自己,该知足了。

    大哥没有亏待他!

    望着寂寥的天地,关羽睥睨寰宇的眸光,逐渐暗淡下来。

    “叔父!”

    “父亲绝对没有那个意思,也绝对不会让叔父赋闲。纵观大汉,谁还比叔父更擅长领军?”

    “叔父虎步江东,为汉将之表率。岂是旁人的闲言碎语,可以中伤的?父亲之所以召回叔父,是为了养精蓄悦,等待北伐啊!”

    刘禅连忙解释清楚。

    “北伐?”关羽心神一震。

    他期待了很久很久!

    襄樊之战,还不够畅快,他要打到中原去,纵横天下。

    一股豪气,从关羽身上爆发。

    “不错。”

    “叔父继续在江东,只会让孙权警惕,让曹魏警惕,又如何会给我军留下破绽呢?”

    刘禅说话时很认真,态度真诚。因为他说的都是实话,没有任何地忽悠。

    “大冶铁矿,侄儿打算如何处置?”

    这是关羽心中的牵挂。

    “此矿在我军手中,孙权必然会兴兵来犯。南方打起来了,岂不是让曹丕看笑话?”

    “依侄儿看,铁矿很可能交给孙权处置,但必须有条件。如果曹魏、江东联合起来,对于大汉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刘禅语气平静,实则心里也不甘。

    江东坐拥两州,不容忽视。无论汉室想要做什么,都处处受限,需要考虑孙权的反应。

    “哼。”

    “不如乘船东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了江东。”

    关羽打心底看不起江东鼠辈,这些人从不做正事。

    “曹丕不会坐视不管,容易爆发全面战争。一旦陷入僵持,汉室危矣。”刘禅沉声道。

    “等到我军在凉州、关中北伐成功,如何确保孙权不会继续侵袭荆州?”

    “他一定会捅刀子,无论我军胜,亦或者败。这是孙权的卑劣天性,无论给他多少利益,都无法改变。”

    关羽一针见血。

    孙权的信誉已经破产,没人相信他了。

    只可惜,蜀中没有挑战两大势力的绝对实力。否则刘禅不介意先讨伐江东,割据南方。

    这一步太难了,极具凶险。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拿下江东对于蜀中的帮助并不大,收获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不如西凉。

    因为西凉有战马!

    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即战马。

    北方多骑兵,仰仗着骑兵的数量,可以完成战略逆袭。

    有了西凉,大汉便有了养马的牧场,能够培育出骑兵。

    这是南方的局限性。

    “叔父说的有道理,可是执行起来很难。这是大国的战争,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如今南中光复,先生正着手安排南中的屯田、发展等等。”

    “再过两三年,蜀中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否在这三足鼎立中争取到优势,就看这一段时间了。”

    刘禅目光如炬,他知道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算法。

    “好。”

    “大哥让我攻打哪里,我就去哪里。”

    关羽很傲气,也很纯粹。

    他没有继续纠结此事,而是坚决拥护刘备的决定。

    “叔父做事问心无愧,此行回去,也正好打一些人的脸面。让他们睁大狗眼看清楚,大将军是如何地光明磊落!”

    “他不仅是汉大将军,还是当今天子的结拜兄弟,当朝太子的叔父!”

    刘禅语气铿锵,眉宇间透出坚定不移。

    “吾回成都后,荆州谁来守护?”关羽突然询问道。

    “子龙叔父。”

    “是子龙兄弟啊,那我也就放心了。”关羽一捋美髯,气息顺了一半。

    尔后,他转向关兴、张苞,威严道:“你二人追随在殿下身边,武艺是否有所懈怠?”

    说完,关羽不等二人回复,淡然道:“且让关某试上一试。”

    关兴不自禁地苦笑,求助似的望向刘禅。

    “叔父要指导你二人,尽管使出浑身解数,莫要丢太子府的脸!”刘禅板着脸道。

    张苞:“……”

    雾草!

    这是让他去当出气包?

    武圣之勇,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行人辗转来到演武场,关羽执定青龙偃月刀,雄浑的气势非是等闲。

    青龙偃月刀往地面一砸,嗡隆一震,青石板皲裂,半个刀身沉入地下,透出一股难以想象的厚重气息!

    令围观者心生震撼。

    “父亲,孩儿斗胆!”

    关兴从人群中拥出,眼前赫然惊现一抹璀璨刀光。

    一身傲气,冲霄而起。

    “好。”

    “不愧是我关羽的儿子!”

    关羽眸光冷冽,却带着对关兴的赞赏。

    一刹那!

    关兴动了,刀锋破空侵袭。

    铛!

    青龙偃月刀轻描淡写挡下这一击。

    清脆的嗡嗡声在关兴脑海中震荡,他脸色涨红,竭尽全力压下,以至胸闷气短。

    关羽磅礴的巨力,令关兴蓦地震开。

    “战!”

    关羽低吼一声,整个人的气势凌厉起来,隐隐之间,有一股刀意透发而出。

    铛!

    青龙偃月刀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势,宛如泰岳压顶,向关兴斩杀而来。

    关兴心一动,手腕一抬,迎了上去。

    轰!

    一股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镇压而下。

    瞬息之间,关兴便被恐怖的气势笼罩。

    凌厉锋锐,直抵他的面门。

    “安国,吾来助你!”张苞冲杀过来,战矛流光闪烁。

    关羽面色多了几分威严,独战二人,压制了一筹。

    金属铿锵交击。

    青龙偃月刀爆出翁声,宛如龙吟虎啸。

    兵锋震荡激烈,刀刃霍然倾斩。

    战斗僵持了三十余回合,关羽的气息依旧自然、平稳。

    刘禅鸣金,宣布结束战斗。

    “原本以为我已逐渐接近父亲,没想到竟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关兴紧捏着拳头,更显锋芒。

    他似乎有了目标,一生追逐的目标。

    “哈哈哈!”

    “输了就输了,输给武圣不丢人。”

    张苞看得很开,实则心里犟着一股劲。

    他要变强,接替老一辈守护大汉。

    关羽一捋美髯,道:“关某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们差不多。今后也要严于律己,精于练习,万万不可懈怠!”

    “父亲教训得是。”关兴抱拳道。

    张苞致敬。

    关羽简单收拾了行囊,毅然朝着成都奔去。

    他的身后跟着周仓、关平、廖化三人。

    “说起来,这竟是关某第一次入蜀,难怪群臣会弹劾。只是,他们低估了关某,也低估了大哥。”

    关羽策马前行,心神恍惚。

    他的老伙计,终究还是走了。

    人到最后,也只是一抔黄土。

    唯有兄弟之间的情谊,能够长长久久。

    关羽放下了荆州,神清气朗,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他纵马疾驰,无事一身轻,欢快得好似少年。

    蜀道风景殊胜,山林雅致清幽。

    关羽耳畔没有了嘈杂,只有尽情地纵马。

    等到战马气喘吁吁之时,他总是停下来,望着无垠的天穹感慨:

    “终究不是千里驹……”

    “父亲,等到了蜀中,孩儿亲自去寻觅一匹名马作为您的坐骑。若蜀中没有,孩儿便去一趟武都、西凉。”关平宽慰道。

    “哈哈哈!”

    关羽抚髯大笑,世事纷扰皆在度外。

    他忽然想起了刘禅说话的一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等境界,超凡脱俗。

    他不如。

    但他奉行了一生的忠义,至始至终都贯彻下去了,未必比这四句差太多。

    等入了蜀中,清明的天空为之一变,

    天幕暗云沉沉,雾气氤氲萦绕,清脆的鸟鸣缥缈而来。

    关羽纵马踏花而过,忽而前方显现一队威武的骑兵队。

    一人慌得弃下缰绳,直挺挺地向关羽奔来。

    “云长!”

    “云长!”

    他一身锦袍华服,高高地举手呼唤着,踉踉跄跄。

    “大哥!”

    关羽红了眼眶,策马往前奔去。

    刘备长袍一绊脚,跌倒在杂草丛中,急坏了身后追逐的侍卫。

    “大哥!”

    关羽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伸出厚实的臂膀,将刘备搀扶起来。

    “哈哈哈!”

    “云长,你回来了。”

    刘备眼角溢出热泪,喜极而泣。

    “桃园之誓,羽未曾忘记,今日履约而来!”

    “汉将军关羽,参见陛下!”

    关羽深沉地一拜,却让刘备心碎了一地。

    “云长,你是我兄弟,何必如此大礼啊!”

    “这是为兄之过,皇帝不当也罢。”

    刘备脱下了一身锦袍,向着关羽一拜。

    俯身的刹那,被关羽扶住。

    “大哥!大哥!”

    “是备让二弟受委屈了。”刘备痛哭流涕,颤抖地握着关羽的手。

    “备不当这皇帝了!”

    一滴滴泪水落下。

    “大哥,难道你忘记自己的誓言了吗?”

    “你要结束乱世,你要匡扶汉室,你要申大义于天下!”

    关羽捡起尘土中的锦袍,将上面的枯草、尘土拍打干净,亲自为刘备披上。

    “备不敢忘!可是……可是……”

    “没有可是,羽愿誓死追随大哥。”

    兄弟二人相拥而泣。

    “吾只愿追随大哥,绝对不会屈于他人之下。”

    从桃园之誓至今,已过三十八载,二人皆是白发苍苍。

    唯有兄弟之情,永恒不变。

    “大哥、二哥,为何如此伤感?今日我们兄弟三人重逢,应该喜庆才是!”张飞策马纵横而来,爽朗地呼喊道。

    “翼德说的对。”刘备与关羽相视一笑。

    天穹嗡隆一声炸响,有大雨倾盆而坠。

    长风呼啸,昏暗一片。

    兄弟三人并肩而行,无惧狂风骤雨,他们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

    眼前的坎坷,皆付笑谈中。

    这是大汉最有权势的三人!

    ……

    雨水哗哗直降。

    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张飞从驻地回来了,朝堂上注定有人会倒霉,倒大霉。

    然而这一切,都和谯周无关。

    “允南,你真的决定了?这是一条不归路,你可以选择放弃。”

    诸葛亮姿容俊逸,风度洒脱,他倒了一盏茶,幽幽的香气弥漫。

    “是的。”

    “我自幼通读经典,每日都会温习《论语》《春秋》。也喜书法,每日临摹蔡邕、钟繇真迹,这让我觉得很充实。”

    “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士子负笈远游,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

    谯周记性极好,几乎是过目不忘,他有傲人的资本。年仅二十岁,便被诸葛亮、刘备器重,为当今太子之师。

    这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

    谯周二十岁便做到了,他只要等下去,等到太子刘禅登基,未尝不能位极人臣。

    可是他却选择了远行之路,令诸葛亮惋惜不已。

    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看就是刘禅的名言。

    诸葛亮可以阻止谯周,将他点醒,不至于误入歧途。

    可是看着谯周那坚毅的眼神,诸葛亮放弃了。

    纵使这条路是错的,他也会走下去吧?

    立言。

    成圣。

    多么伟大的追求啊!

    “我的行装已经准备好,只等大雨停下,即刻出发。”谯周坚定道。

    “允南几人随行?”诸葛亮追问一声。

    “家仆十人,奴婢两人。”谯周回答道。

    诸葛亮:“……”

    厉害。

    这是去郊游呢?

    “允南先去何处?”

    “自然是比较近的扶南国,扶南靠近益州、交州,若是此次尝试成功,在转道贵霜。”谯周安排得妥妥当当。

    “不可,绝对不可。允南何故送死,断送大好前程?”诸葛亮劝道。

    “丞相,吾意已决。”谯周深施一礼。

    “此行路途遥远,途中盗匪无数。允南三思啊!”诸葛亮苦口婆心道。

    “吾何尝不知?但为了心中的大志,唯赴汤蹈火尔。”谯周挺直了腰身。

    “既为使团,怎能落了大汉威风?”

    “这样吧,等到陛下归来,亮请奏陛下出具文书,并安排两千侍卫,护送允南。”

    诸葛亮最终还是决定助谯周一臂之力,亦或者是助刘禅一臂之力。

    “多谢丞相!”

    谯周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