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在漫威当道士 » 第三十一章 新元素

第三十一章 新元素

    霍华德史塔克早就发现他反应炉有很大的问题,花了半生的时间想要找到一种能够替代钯元素的东西,他也确实找到了。

    但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受限于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他的想法只能停留在理念上,而不能创造出实体。

    托尼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史塔克大厦十层以上就是各种实验室,这里所拥有的实验器材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丰富的地方。

    林右是材料学天才,比其他更加了解应该如何让这种新元素具象。

    两人商议过后寻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式,微型反应堆的核心是容纳了钯元素的弧形片,通过激光将所创造的出来的新元素注入弧形片中。

    两个人都是说干就干的风格,为了保证激光按照预定的方位发射,史塔克直接将所有阻挡的墙壁全部砸掉。

    一道蓝色的激光按照预定的轨道穿行,最终打在了弧形片上,原本的弧形片带着蓝色的光泽,如梦幻一般。

    托尼取下自己的钯元素弧放入了这种新元素,很快就听到了贾维斯的声音。

    “BOSS,反应堆接受了改造的能源核心,恭喜你新元素创造成功。”

    托尼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从此他将彻底摆脱钯中毒的困扰,而且这新元素的能量比起钯元素还要强劲太多。

    “按照我们学科的惯例,发现者对于新兴的物体有命名权,请吧。”林右笑着说。

    托尼思考了片刻,看着胸口淡蓝色的反应堆。

    “叫霍元素吧。”

    林右看了看托尼体内的道种虽然如火焰般壮大了不少,已经达到了可采集的地步。

    乘着托尼不注意时,林右的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一团火焰抓在手中。

    每一次的采集都让林右务必憧憬也无比期待,这火焰只有他一个人能看到,托尼沉醉与自己的新反应炉,而他则沉醉于新法术。

    火焰破碎,一道道银白色的光亮在周身环绕飞舞,最后射入了林右体内。

    林右面露狂喜,甚至比起托尼还要激动。

    “谢谢,谢谢,我知道你为我感到高兴,但真没必要这样。”

    托尼用力推开了突然抱住自己的林右。

    “御剑术,托尼,你知道御剑术吗?“

    “御剑术是什么?能让我的反应炉更稳定能量更庞大吗?”

    “不好意思,我有些失态了。”

    林右强自镇定下来,但这怎么可能镇定下来,那个东方男人没有一个御剑飞行的剑仙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只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御剑术已经学会了,但他没有剑!

    按照古法练剑他没有那个手段,也没有那个资源,但是用现代科技的手段打造几把剑还是轻而易举的,何况如今就身在史塔克大厦,有他需要的所有材料。

    自己没有穿越前就是材料学专业毕业做的也是相关工作,穿越以后又深造了材料学,剑材自己可是这方面的专家。

    “托尼,微型反应炉已经没有问题了,是时候改进战甲材料了。”

    “你是说碳纤维合金?”

    “没错,碳纤维的硬度是一般合金的九倍,但重量仅仅是四分之一,高防御高性能是做战甲最好的材料。”

    当然林右没有说,也是做飞剑最好的材质。

    “跟我来这边。”

    托尼带着林右上了电梯,在17B层停下,同时给了林右进出实验室的权限,这里就是托尼对战甲材料进行研发的地方。

    “贾维斯,拿出史塔克工业最好的碳纤维让林看看。”

    “林道长,下午好。”

    贾维斯非常人性的和林右问了声好。

    “你好,贾维斯。”

    “您是需要咖啡还是茶?”

    “把我的保温杯灌满就好。”

    一只机械臂将保温杯取走添满了热水,同时面前一个虚拟屏幕,一根根丝线出现在两人面前。

    “史塔克工业目前的有UHT级(超高强度)碳纤维,承受强度在3.5GPa以上,直径只有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到十二分之一。”

    “也有高导热低电阻碳纤维,能够屏蔽电磁、射频干扰用,并可散发多余的热能,作为战甲功能性材料在使用。”

    “史塔克也在研究自己的碳纤维,导弹鼻锥、飞船的前缘、超音速飞机的制动装置,在碳纤维领域这里就是世界的前沿。”托尼非常自信。

    林右并不是很满意,甚至达不到他穿越之前那个时代的技术。

    “虽然号称是UHT(超高强度)级别,但3.5GPa还是不太够,不足以代替一些稀金合金,最低限度也应该在7.0GPa才能用在战甲技术上。”

    林右这一次想研发的不单单是战甲,还有他的飞剑。

    林右用手将面前一根碳纤维放大到了极限,一根碳纤维上能够很明显的看到有不少坑坑洼洼。

    “碳纤维属于脆性材料,所以纤维力学性能易于受到缺陷结构影响,这种缺陷可以分为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其中表面缺陷约占90%以上。

    碳纤维易于在缺陷处产生拉伸破坏,因此纤维缺陷结构越大,越容易发生拉伸破坏。

    你的战甲会在各种极端条件下完成作战,所以这些碳纤维的性能不太够。”

    “这已经是现下技术能好制造出最好的碳纤维材料了,结构缺陷尺寸也是微米级别,马克四号上就一部分次承力结构材料是碳纤维。

    现在想要作为主承力结构材料,结构缺陷尺寸起码要达到亚微米。”

    作为一个专家,托尼自己也知道如果能够让缺陷尺寸从微米达到亚微米,碳纤维的强度能够提升几倍,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技术,否则即便花费上亿他也要将这样的技术买过来。

    “无法突破技术壁垒,能不能变换一个思维。一条路的尽头遇上了一堵墙,用头把墙壁撞破代价太大,但我们可以绕过去。”

    “绕过去?”

    托尼似乎想到了什么,伸手示意林右闭嘴。

    科学研究的突破有时候需要的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探讨,而是天才的灵光一闪,就像是鱼鹰划过水面,能够抓住就意味着成功,如果抓不住只能再等下一次机会。

    下一次机会,或许是十年,又或许是二十年,更甚至于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