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昌明楼 » 第二章 心意

第二章 心意

    且不论那些肱骨老臣如何忧心忡忡,新翰林们如何磨拳擦肘,此时的皇宫内廷却是一片和乐。下朝的兆和帝未去皇家画院品画,也未去御书房习字,径直令步辇去了清宁宫。

    未及靠近宫门便令内侍远远落下步辇,步行入殿,不使人通传。方一进得主殿外厅就听到里面皇后姜氏与女儿靖安帝姬谈笑之声。

    如此乱世,国立国灭,实无定数。陈朝即建国于七十年前,当时晋室南迁,史称永嘉南渡,衣冠士族大多南奔以避战乱,南阳安氏与津明姜氏也俱是当时北方大族,但顾惜北方基业,未曾随帝南迁。后来流民依附之下各成一地豪强,再后来姜氏与安氏妥协,安氏坞主安邵称帝,姜氏族长封定国公。至于如今兆和帝已历三世,虽北有蛮夷,南有成汉,西有狄人,东有韩燕,但到底战乱之地,民风剽悍,方得长治。

    兆和帝甫一掀帘,就听到爱女安元之一阵笑语,只见靖安帝姬与姜皇后各自跪坐几案两侧,靖安帝姬安元之谈性正浓,不肯好坐,上身前倾,几乎已是贴在几案之上。

    见如此安和温馨环境,兆和帝亦不拘宫廷礼节,摆手制止了皇后起身行礼的动作,而靖安帝姬更是不拘这些,笑意盈盈起身,唤了一声“父皇”。

    靖安帝姬年已十四,在一众帝姬中最是好颜色,身形苗条,纤腰一握。五官渐渐长开,越发显出承自母亲姜皇后的国色,一对明眸黑白分明,虽娇俏可人而动止有度,令人不敢逼视。

    见此情景,兆和帝越发心中舒顺,到底公文不如字画,字画不如美人,美人入画总是神韵颜色难以兼得的,兆和帝如是想。

    靖安帝姬之前谈性未尽,抱着兆和帝的胳膊,问道:“父皇您说这次昌明楼赋能有几篇上品文章?依女儿看,与其作骈体大赋还不如填词作诗,再是庸人也总有可取之句,免得尽是白鱼跃船,五星连珠的陈词旧典,无甚新意。”兆和帝哈哈大笑,说:“那到时候元儿同朕一同朱批,然后所有尽是陈词旧典的封还修改如何。”

    靖安帝姬闻言噗呲一笑,道:“这个好玩儿,那到时就到湖心小榭好了,再晚些就不好再去那里了,尽是蚊虫……”

    姜皇后看这父女二人谈笑间就定下了至少一日的玩乐,不由劝说兆和帝“国事要紧”。而兆和帝仅是挥了挥手,不以为意。

    殿外廊柱之下,小宦官给自家师傅奉了杯茶,跳脱又不失恭谨问道:“师傅,以后皇上悄悄过来咱家要不要跟皇后娘娘送个口信,不然......“

    听到这里,掌印太监全海瞟了徒弟一眼,道:“这皇宫看着挺大,但消息跑的比人可快多了,皇上只怕才出御书房的屋门就有人报到了清宁宫,还用你操这份心。”

    大太监见小宦官一脸受教沉思的乖模样,不由道,“师傅考考你,靖安帝姬为什么比其他帝姬皇子讨皇上喜欢,你说说?”

    见徒弟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大太监嗤笑一声,“你啊,要不是有我护着,早被打发去浣衣房了,在宫里要多听多看,多动脑子。靖安帝姬再怎么会讨陛下欢心,其他人就不会吗?但他们讨不到皇上心坎上,不管靖安帝姬是天性也好,有意也罢,她是最像咱们陛下的,皇上说什么,烦什么,她能接上,得心应手,三皇子可没这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