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神通异世录 »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灵卫行走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灵卫行走

    从青城县回到成都之后,郭子衿一直心绪不宁。

    先是周贤失踪,再而是那个羽安子前辈到了四川,要探查白莲教相关的事情,如今青城山的山门又被破了,这些事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说不准,若说都是偶然,未免也太巧了一点。凭什么事情都赶在一起发生?而这些事情和冯臬台遇刺一案又有什么关联呢?毕竟供奉大人,只需要听命于当今天子,陛下是不是察觉到了些什么东西?

    用过了午饭,郭子衿急忙忙来在了天灵卫。既然是心绪不宁,不若找李桐光商量一番,再看看当今对于周贤失去踪迹这件事,有没有回文。

    毕竟当李桐光和她决意把周贤失踪的事当成一件案子来办的时候,这就是牵连甚广的大案了。没办法,周贤的身份摆在那里,必然会惊动到当今天子。

    来到卫所一问,郭子衿才知晓,李桐光带着几个小校,去处理青城山的案子了,至今未归。现在由这卫所原本的指挥,管辖卫所内一切的工作。

    想想也对,青城派山门被破,掌门与天师先后重伤,怎么说也算得上是震动江湖的大案子了。李桐光作为现在距离青城山最近的天灵卫总卫高层,亲自过去,表现一下朝廷对此的重视,也是应有之意。

    那么四川分卫原本的指挥是谁呢?

    此人是个女子,姓陶,叫陶风旭。这名字听起来就很阳刚,也确实如此。此人是一位四十多岁将近五十岁的大修,两道剑眉,丹凤眼,悬胆鼻,薄薄两片嘴唇。

    最特殊的是,她剃了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

    倒不是这位陶指挥是佛家出身——她是广东正行书院出身的儒门弟子——只因为她也是体修,本命的法器是一身铠甲。为了着甲方便,才剃了头发。

    此指挥非彼指挥使,虽然都可以这么称呼,但是一省分卫的指挥是从四品,无论是官阶还是职权,都比不得总卫的指挥使。李桐光这个都督佥事来了以后,她还要受李桐光的调度。

    既然现在李桐光不在,自然还是由这个地头原本的掌事当家。

    可这就让郭子衿犯了难了。

    李桐光在的时候,郭子衿想打听点什么东西都无所谓。这俩人出身自同门一脉,彼此私交还不错。查案查到什么进度了,有无新的线索,只要不涉及到机密,李桐光告诉郭子衿也无妨。也没有人那么没有眼力劲儿,指责这个不合规矩。

    可是郭子衿和陶指挥又不熟。她现在既没有官身,也不是天灵卫的线人,虽说是当世大修,可在天灵卫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她去打听,凭什么?

    听当值的小校解释了李桐光不在,郭子衿轻叹一声,转身要走。没想到打西街有人大马而来,远远瞧见郭子衿了,高呼一声:“郭道友且稍待。”

    三五个呼吸间到了近前,这位顶盔贯甲罩袍束带系甲拦裙的骑士,翻身下马,冲着郭子衿一拱手:“郭道友,您来得正好,省得我去寻您了。”

    说话间摘掉兜鍪,正是飒爽英姿一位女将,陶风旭。

    郭子衿行了个道家礼节,微微躬身:“陶指挥,我本是来寻我师弟的。得知我师弟不在,故才要走。您拦我在这里所为何事呢?”

    陶风旭将马匹交给一位小校牵走,伸手一引:“还请门内讲话。”

    郭子衿应了声好,随着陶指挥进到卫所里官廨内。

    到屋里郭子衿刚要问话,陶指挥自甲内取出一封公函,展开来高声道:“青要山帝隐观道人郭子衿听圣上手谕。”

    郭子衿连忙撩袍跪倒:“贫道郭子衿听恭听谕令。”

    陶风旭清了清嗓子,朗声道:“平南王失踪一事干系甚大,郭子衿身为前天灵卫干将,又与平南王关系匪浅,着令其暂领天灵卫行走令牌,协查此案。”

    郭子衿松了一口气:“贫道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站起身来,郭子衿瞧着一块令牌被递到了自己的眼前,双手接过,郭子衿又道了声谢。这块儿令牌巴掌大小,圆形。主体由熟铜打造,错金银祥云纹饰。正面是一头飞熊——也就是长了翅膀的白色大老虎,背面是“天灵卫行走”五个大字。

    天灵卫的行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临时征召的江湖人士。好比说当年,郭子衿征召周贤和李桐光二人跟她一同去做科考巡场,这俩人的身份,就是“行走”。而行走也分三六九等,当初周贤和李桐光担任的,就是最下等的行走,不配拥有令牌,只是带了一纸能够证明身份的公文在身。

    郭子衿手里的这块熟铜令牌,让她暂且拥有了相当于天灵卫百户的权力。但是仍旧是没有属于她统辖的兵丁。而且,和周李二人当初的境遇一样,既然是行走,就不是正式的官员校尉,不受龙气加持。

    只不过是,让郭子衿可以正大光明地,参与到这起案子的办理当中了。这对于郭子衿来说,也就够了。

    “适方才指挥大人您可是去寻我了?”郭子衿问。

    “正是。”陶风旭板着脸说,“我去了郭道友落脚的客栈询问,被告知你虽预付了许久的房钱,这两夜却并未归宿。本还苦于不知何处去寻你传旨,却不想道友找到卫所衙门来了。倒是我走了些冤枉路。”

    郭子衿抱拳拱手,没多说什么,把话题扯到了案子上:“不知这两日,可有什么线索?单炜尹可曾招认过什么?”

    陶风旭摇摇头:“毫无头绪。单炜尹受了刑,仍一口咬定自己并不知情。单无忧可能会去的地方,无论是白莲寺,还是白莲教各处的道场,乃至于单将军的外宅,我们都仔细搜索过,一无所获。

    对于平南王失踪一事,陛下颇为看重,除了委任你的这封手谕之外,还下了圣旨。责令我们天灵卫上下,需以此为重中之重,冯臬台遇刺一事且可暂缓。限期十日,若再无平南王消息,干系人等皆予惩戒。”

    郭子衿咬了咬嘴唇,最终化成了一声长叹:“陶指挥与诸位辛苦。”

    “职责所在。”陶风旭坐了下来,说,“陛下在圣旨当中讲明,要各部配合我们的调查。潼州周边各府县的衙门都已经调动了起来,省内各土司部,我们也都打过了招呼。若是如此还查不出什么头绪,怕是难了。”

    “他断然不会有事的。”郭子衿摇了摇头,“单无忧既然知道周贤的身份,那么她必然是有所求。既然有所求,就不会一直销声匿迹。指挥您下一步有何打算?贫道听凭差遣。”

    陶风旭点了点头:“上一次搜索,虽说是各处都去过了,但我还是不太放心。白莲寺内有一个大修叫做朱赛白,是个皈依佛家的佛朗基人……大概是弗朗基人,总之就是个西洋人。他是单无忧的师父。上一次前去白莲寺搜索的百户没到炼神返虚的境界,没敢打草惊蛇。这一回劳烦您带队,去和这位洋人大修好好谈谈。实在不行,请到咱们卫所衙门来说话也好。”

    郭子衿抱拳拱手:“定不辱命。还请陶指挥予我兵丁十数,也好照应。”

    陶风旭也干脆利落:“好,您自去找王涛王百户要人,让王百户也跟着您一道去,便讲是我吩咐的。还有五六名自京城来的天灵卫此时无差,您选两个好手一并带上。我得留守本部,或可再与单将军谈谈。”

    “得令。”郭子衿这一遭是行了一个军中的礼节,一甩袖子迈步出了门。

    找见了王涛王百户,又问过了都有哪些随着李桐光前来四川的总卫天灵卫,此时无差,郭子衿挑了两个炼气化神巅峰境界的校官随自己一同前往。

    书要简言,一路无话,一行人马来在了白莲寺。

    此一时白莲寺,热闹非凡,香火鼎沸。正逢十五,前来上香拜佛的信众络绎不绝。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瞧这天灵卫这一大队人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前来上香的信众们,自然而然,给他们让出了一条道来。

    立马就有一个青年僧人,大踏步迎上前来,双手合十深施一礼:“弥陀佛!诸位差爷,前来办案,还是前来上香呢?”

    郭子衿眉头一皱,没先搭理这个僧人,转而问王涛:“王百户,咱们天灵卫之中,可有人与白莲教有关系。可有人信白莲经学的?”

    王涛连忙摆手:“没有,至少我所部下,一个没有。兀那和尚,怎得空口白话胡言乱语,我等天灵卫来此自是办案,与你这舶来西教烧甚鸟香?”

    僧人未恼,再而一礼:“诸位差爷,十分不巧,本寺主持方丈,正在大雄宝殿前为信众讲经弘法,约摸着得再有半个多时辰。能否劳烦诸位差爷,稍待呢?”

    “胡闹!天灵卫办案,还等你讲什么经?”王涛吹胡子瞪眼睛,“你家住持方丈没时间,便是叫那个名唤朱赛白的波斯僧来与我们说话,有事要问他。”

    “十分不巧,朱长老此一时不在寺中。”和尚又是忙不迭赔礼道歉,“我这就为诸位通传于方丈。”

    “且慢。”郭子衿伸手拦了一下,转而对王涛说,“王百户,咱们也不甚着急。您上次来的时候,不是问过,那朱长老总在寺中么?这一回离开,想还是会回来过夜,无外乎多等一会儿。咱们就听听这白莲教,讲得是什么经,弘得是什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