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8章 安排路线

第8章 安排路线

    “我们也是!”

    李义睿等人齐声高呼,单膝跪地,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决心和对少爷的信心。

    徐心然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微笑。

    这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徐心然一直在不断地启发他们的思考,他们从内心里都怀有对大明朝的不满,对官府腐败官僚无止境的索贿、敲诈、刁难感到无比厌恶。

    他们明白,官府的腐败让中原大地会一直战乱不休,自己家破人亡不只是天灾还有一大串的人祸。

    “接下来,就是在山庄进行家丁训练以及招收人手,尽量在一些流民中选人,目前只能尽力隐瞒,给他们说清楚今年不能让他们出来,平时晚上进行读写上的学习,这由张挚负责。”

    张挚领命答应一声

    流民本是无依无靠,选择他们可以更好的吸纳,更容易让他们产生的归属感。

    徐心然接着说道:“还有,我们需要多购买一些船只,因为明年它们将派上大用。这个守孝结束后亲自去汉阳府去买。”

    “好了,大家先回去吧,霍叔,刘忠,和王程远留下,我有事情安排。”

    其他人离开后,徐心然重新沏了一杯茶,小口抿了一口,然后沉声说道:“霍叔,我需要你率领一队人,提前前往西边的白帝城,在那边提前做好接应我的准备,不必在意金钱贿赂官府,但要尽量吸收一些难民为已用。”

    霍刚知晓这事情的重大,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我一定完成任务。”

    “带上之前的三十位老手,不要着急,我们计划六月初出发。与商船一同前往,这样更安全。在白帝城内,设法建立商铺,做丝绸和肥皂,这可以作为掩护。另外,在城内外多建立一些仓库,我们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送至白帝城。但不要让生意做得太大,以免引起麻烦。”

    “先去准备准备,走之前我再交代一些事情。”

    然后,徐心然转向王程远:“跟左叔找几个忠心的工匠,把暗室扩大一些。在那里,我将亲自教你们几个如何制造手弩。”

    虽然徐心然也想在这里进行土地改革,但目前的地理位置不太适合。北边有熊文灿掌握的谷城,南方湖广地区则分别受左良玉和罗岱等人的控制。在这里直接发动农民起义、分配土地给百姓是不现实的。

    还没有完成命令估计就被围歼了。

    因此,他决定先积蓄力量,明年起事之后一举前往白帝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城池,然后继续扩张领地,包括收复重庆府等地。

    霍刚和王程远走后,对刘忠道:

    “这二个月,庄园暗卫系统咋样,霍叔走后,你们也要行动起来,把几个靠得住的派往重庆,在那跟霍叔一样做起买卖做起掩护。主要探查消息为主。剩下就是注意好汉阳府的士绅。”

    刘忠点头答应道:“好的少爷,暗卫目前还在山庄训练,之前一直都是思想上的训练,目前二个月的训练差不多了,接下来准备技巧训练,跟着少爷给我们的手册上面练习。”

    徐心然满意的点点头,对于刘忠的能力还是很放心的。

    “可以,九月之前好好训练,之后没有多少时间了,过几天我跟着去看看情况如何。回去休息吧。”

    刘忠答应一声,走出大堂。

    都走后徐心然在此叹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如此的麻烦,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输了便是九族消消乐。

    目前家丁有二百余人混在店铺帮忙,门房伙计丫鬟工匠等,差不多也是如此,山庄那,多一些有四百余人隐藏起来了。本来徐家就是小家族,明面上家丁护卫就三十多,再多就会引起注意了。

    在父亲那时候家丁才五十人都不到,这一些都是这二年徐心然在家招收的。

    还有事情要做就是谋划李定国。

    没错就是二厥名王李定国。

    南明时期局势败坏到极点,李定国帅军出征不足一年,纵横数省,收复湘、桂,击败清军数十万,两蹶名王,天下震动。这是自从明朝万历年间以来,清军的最大损失!掀起了继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要不是孙可望和郑成功多次拆台,李定国独木难支,最后败退缅甸。永历帝被害后,李定国听闻后,呕血数升,泣血而亡。

    明末名将不少,但是最佩服的就是李定国,像郑成功是能力是很不错,但是性格傲自满,南京之战功败垂成,被迫退往东南,收复宝岛。

    而且别的没办法谋划,要么有自己的坚持,要么是对于大明忠心耿耿。

    目前李定国在谷城张献忠所部,张献忠投降于熊文灿,目前在熊文灿部下,部下人数差不多二千余人。

    徐心然思索了一下,终于有了一个计划。他打算贿赂熊文灿,将李定国及其家眷买过来,同时还打算与张献忠进行交易,劝导李定国。

    鉴于熊文灿短视又残忍的个性,这个计划看来颇有可行性。目前,李定国尚未展示他的军事才华,需要等到明年五月之后逐渐锻炼,才能引起张献忠的重视。

    当前的李定国年仅十八岁,跟随张献忠已有八年之久,两者感情深厚,只能如此行事。

    七天后,崇祯十一年四月十五。

    徐心然这几天一直安排家中事务,和扩建暗室。

    此刻徐心然来到了郭府的大堂。

    他放下礼品,笑着对郭峰说:“郭叔,现在这肥皂贸易实在不错,侄儿就买了点人参和糕点来陪陪郭叔。”

    “郭叔能不知道,你小子肯定有自己事情求着我。”

    徐心然走到郭峰面前,捏着郭峰肩膀道:

    “郭叔,你知不知道汉阳府或者武昌府的知府为人如何?侄儿想了解一下,有事求他们。”

    “你小子,什么事情不方便说吗?。”

    对于郭峰徐心然一直有一些亏欠,明年起事之后,最对不起的就是郭峰了,到时候提前对郭峰进行交代,把妻儿提前安排好。要是不答应,就只能强制了。

    “郭叔,是这样的,侄儿想前去熊文灿那里借几个兵来用一下。您也知道,如今外出经商愈发危险,家中的仆役已经不够应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