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40章 参加

第40章 参加

    钢铸炮比青铜好太多了,不只是青铜贵重,而且更加轻便,更加耐操。对于火药承受能力又大,这样说明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正好太平军又有加强版的黑火药。

    这钢材不管是铸炮还是用来制造武器,甲胄,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以后各种各样的器械都少不了。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对于现在的匠户对于尺寸都没法固定,每个匠户都有自己的一个尺寸,这可不行,徐心然又规定尺寸,起码统一下,就是后世的‘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就按照这个来。)

    这样再进行分工生产,后面再一组装,可以再一次节省不少时间,从生产到可以使用,目前七八天就行了,一次可以生产多门火炮,效力也提高不少。

    徐心然把这全交给这一些工匠,让柳八带着他们,并支持他们创新有用的创作,要是符合要求后,会嘉奖不少银两,并识字等学习,不然到时候肯定跟不上发展了。

    随后让人再起几座高炉,并让军队,暗卫层层把控这里,同时用人力发展这一片区域,以保障匠户的生活需求,也为了更好地发展钢铁工业。

    同时在一侧弄起新的工坊,这个工坊专门制造土法水泥。在这里,石灰石和粘土在火坑中被烘干,然后被农村的石碾磨成细面,再用农村的面箩筛细。而石膏矿石则在铁锅中加热至130-180度,炒至黄灰色,然后同样被磨细、筛细,用来调解水泥的凝固速度。

    这些精心制备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被混合在一起,烧制成熟料后,再与炼铁剩下的矿渣一同磨细,最终制成。而且,这样的水泥甚至比普通更加坚硬。

    徐心然离开工坊之后,就安排人去登户造册,并分发户本,通知有此本在过几天会发粮食,清查田产。

    还有播种玉米番薯等,等着分发土地后教百姓种植一些,徐心然在守孝期间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在家等着,在此期间收购了不少,还有橡胶,这在江南地区找到洋人,只要给钱够多,人家在南洋很快给你搞来,至于种植自己肯定不懂,这不是有徐光启的书籍嘛,对着照抄就行,让下面专业的人做。

    而且自己也不需要全种植此物,这都是当做粗粮使用,配合着主食而已,目前先普及一下,现在这二年不担心粮食焦虑,但是早晚会操心的,还是未雨绸缪的好。

    次日中午。

    夏日炎炎,酷热难耐。

    夷陵城的炎热令人难以忍受。李五满身汗水,他昨天听说府衙正在收购树枝,所以一大早就上山砍柴,现在满载而归,挑着一担柴火缓慢地朝夷陵城前进。他不时环顾四周,夷陵城已被太平军控制,治安明显好转,听说城里的地痞流氓都被抓起来了,说要过几天去弄什么水泥灰,也不知道干啥的。

    “五哥,我们先在树荫歇息一会吧?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真的受不了了。”

    李五的旁边是张冷,是同一个村里的,在冬天出生的,因为差一点冻死父亲就取名为张冷。

    张冷忍不住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这夏天挑柴进城实在是太累了,这一些柴火也不知道官府给多少钱粮,能有五文就好了,一路走来,水都没有来得及喝二口。

    “张冷,再忍受一会,进城就去那里卖掉,下午还可以再来一次的,今年的过冬的粮食都没有攒够,田都被那王财主收购了。”

    冷张听到王财主就恨的牙痒痒,狗屁收买,我们敢不卖吗?不卖就会让那流氓把我们打个半残。

    “好吧”

    张冷缓了缓情绪,有气无力的跟着。

    二个人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李五今天才二十岁,现在都没有娶婆娘,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有人要他,张冷更小,今年才十八,他们二个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平时在城里做工,不少只是管饭,给工钱也不算多,也只能勉强补贴家用。

    二人挑着的扁担,慢慢的朝着夷陵走去,随着离城门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多了,好像是有什么告示,旁边有一个先生在那对着告示说着什么,二人都有一些好奇,走近一些。

    “太平军招收匠户,帮助打铁。有经验者优先,力气强者其次。”先生高声宣读。

    “包吃包住,还有银两可拿,一旬一发,每旬足足五百文。”声音内容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夷陵城门口热火朝天,敲锣打鼓的声音不绝于耳,李五便被吸引了,自己也是会一些的,平时在做工也干过一些,肯定能过的。

    让李五帮忙看着柴火,自己连忙跑去问问情况。

    “先生!先生!在哪招收呀?你看看我可以吗?”

    李五挤进来。兴奋地喊道

    那先生看了看一眼,随后问到:“有过经验吗?”

    李五自信地点头,“有的,我曾打过不少铁。”

    随后那先生递给他一个小木牌,让他去府衙隔壁的招工所,把这小木牌递给里面的人,会跟你说清楚的。

    李五一想,这不顺路,柴火让张冷帮忙看着一下,自己赶紧去那看看去。

    在他走后,后面也开始吵闹起来,都想来试试,这价格给的着实不低,一个月足足都有一两多银子了。

    徐心然想扩大钢铁的生产,而且想把老匠弄去铸炮,这炼钢简单又苦又热的,还是招收一些新手干,徐心然多体恤自己人,这水泥更是如此,还对身体很有害,便弄来地痞流氓,给他们简易的口罩,剩下的看他们自己了。

    五月二十号。

    徐心然召开公审,这一次跟之前不一样,那就是拉老百姓上车,。

    “夷陵的百姓注意了,今日下午未时进行公审恶霸乡绅。”

    “各户百姓参加听审讯,持户口便可以领粮食,每户足足三斗。”

    铛铛响的铜锣声,响彻一条条街道,由宣传的指导员进行宣传

    居民听着惊喜不已,也很相信太平军,随着时间信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前几天又弄什么“四民平等”政策。

    在太平军治下没有任何户籍区分,都是百姓,也没有贱户奴仆一说,而且需要仆从自己掏钱请人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