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84章 谋划成都

第84章 谋划成都

    朱至澍对着城墙上的汉子厉声道:“孤要干什么还要向你通报不成,你当自己是什么东西!”他的目光犀利,仿佛能够穿透城墙,直接钉在对面的汉子身上。

    汉子听到朱至澍的责备,脸上的怒火更盛。本来就对蜀王很不感冒,更别说现在还想要逃跑,简直把他们这一群将士如何看?如同猪狗一般?世间有此人也是奇迹,如果不是王爷早就死了多少遍了。

    他毫不客气地回应:

    “本将军只看巡抚衙门的调令,没有旨意,随意闯城者,杀!”汉子话语中透着坚决。

    话音刚落,汉子左手一摆,顿时城墙上的弓箭手们迅速摆开架势,弓弦嗡鸣声响彻空气。箭矢虽未上弦,但锋锐的箭头仍然让人感到一阵凛冽的寒意。

    他们可不敢伤到蜀王,不然不管什么情况,蜀王无所谓,他们是必死无疑了,而且还是全家的那种。朝廷是不会放过他们一家。

    “好!”

    “好!好!”

    朱至澍气的二眼冒烟,这二天生的气比以往加起来都要多,毕竟之前所有人都是如此的迁就于他,从未如此情况。

    而且他看着弓箭手如此对着他,心中也是害怕不已,生怕一不小心就是一箭穿心而死,想必那是非常痛苦的吧。

    心中也不禁一紧,愤怒和恐惧交织在心头。随即手一招:“走!回府!”

    等到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休息,刚刚把货物卸到库房内,下面的太监和府内怕死之人就开始劝说朱至澍想别的办法出逃!

    “大王,还是赶紧走吧!”一个太监焦急地劝说道。

    “听说那贼寇的火炮几十门!”另一位府内侍卫也跟着附和。

    “对啊!”

    “成都是守不住,就算守得住,咱们再回来就成啊!”

    朱至澍看见下面的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心中对刘之勃一行人更是气愤,想着他们几人就来气。

    本来就要走了,硬生生把他怼回来了,不过听着下面说的也是,这城是待不下去了。

    “这城是待不下去了。”朱至澍皱着眉头喃喃自语,感受到成都的危局。成都是守不住的,但他自己也无法就此离去。

    一阵冷意袭上心头,他对刘之勃的怨恨愈发加深,心头的怒火犹如沸腾的岩浆,几乎将他整个人都包裹其中。

    对着大内总管道:“给巡抚衙门送去三万两银子,就说这是蜀王府全部的身家,让他们别再来了。”

    接着,他又补充道:“让他们把城池给孤守好,不然要他们的脑袋!”

    “好了!都散去吧,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等着众人离开,朱至澍瘫坐在椅子上,身体也不停的颤抖,有气的,有怕的,甚至是怨恨的。

    在德阳府衙内。

    徐心然坐在主位上,额头微皱,眼神深邃。太平军已攻破德阳,成都只有百里之遥。

    对于成都府这样的高大城墙,徐心然也是无奈,强攻伤亡肯定不小。

    随即召集众将士来大堂商议军纪要事,还是集众人之力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计策。

    一盏茶后,李定国,陈虎等人相继来此,等着众人都入座之后,

    徐心然率先开口道:“大家对于攻取成都城可有什么计策?”

    陈虎不解地问道:“大帅,俺们那么多大炮,还需要什么计策,直接轰上一阵子,再冲一波就差不多了呀。”

    张挚听到此话,连忙反对道:“大帅,万万不可!成都城墙就如同重庆府城差不多,城墙甚是高大无比,如此强攻,伤亡非常巨大!”

    徐心然点点头,他深知张挚所言属实。虽然强攻可能能够攻破城墙,但代价太高,不是他愿意承受的。在他看来,能用计策解决问题的话,何必硬碰硬呢?

    张挚又补充道:“大帅,不如我等炸城门!”

    徐心然思索片刻后点点头:“这是一个方法,可有更好的?”他抬眼看向李定国。

    李定国摇摇头:“也是如此,不过在夜间效果更甚,明军纪律不佳,夜间交战对于我们太平军不算什么。顺便加大力度散播传言,说太平军的口号,早一日开门,早一日赈灾,早一日分田。”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觉得炸城门就可,毕竟太平军的火药是很强的,士卒也不需要携带很多的火药就能有很好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徐心然稍作思绪,觉得也是可以:“那就这样,进攻就定在后天夜晚,也就是十一月二十八。”

    “今天让士卒好好休息,明日便出发。”

    “遵命!”

    徐心然道:“散会”

    等着大家都走的差不多了,徐心然对着刘忠道:“俘虏军现在还剩下多少了?”

    刘忠道:“现在大概一万四余人,一路来此,二万四千人,伤亡二千余人,死五百,重伤三百,其他都是转成百姓了。”

    徐心然点点头:“可以,足够接下来使用了。”

    随后问道:“如今黑冰台在成都府还有多少人?”

    刘忠道:“母亲有六十二人,成都府是要地,所派遣的人是最多的,大帅觉得不够,现在还可以再安排一些人手进去。”

    徐心然摆摆手道:“够了,只是需要他们抓紧宣传咱们的方针,而且里面的官员肯定不少想投靠我等,可以适当的去联系他们。”

    刘忠点头称是,不解的问到:“大帅,不用黑冰台里外夹击吗?”

    徐心然摇摇头道:“还是以安全为主就好,不必强求,而且培养不易,我军足以攻破成都城,也没有必要如此。”

    刘忠心中一暖,应声道:“是!”

    不过这倒是,要是有不少的内应,那攻打起来就会更简单了,要是献城投降那简直是更好了,只是现在还只是崇祯十二年底,还不是之后那几年。

    现在不少官员对于大明还很有信心,只是觉得现在大明外内相困而已,只要处理好,又是稳当的统治。

    用内应就得不偿失了,直接攻取还有奇效,徐心然也是知道蜀王就是个窝囊废,绝对会在关键时候让明军士气更加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