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114章 新月楼

第114章 新月楼

    江水泛起微澜,船只缓缓靠岸,众士子被解开绳索,他们感觉身上的束缚消失,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自由的感觉。

    苏学阳凝重地看着闵少凡,眼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兄台,如今我等已入贼窝了,还望兄台你我互相依靠啊!”

    闵少凡默然地垂下头,心头充满了无奈。江南的乡音似乎在这一刻变得遥不可及。

    “说的有理,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江南!”闵少凡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应当无望了,贼首是不会轻易放我等走的,不然泄露机密岂不是自找苦吃!”苏学阳摇着头说道。

    这时,一位太平军士卒高声道:“开始下船!”他的声音如战鼓般在空气中回荡。

    苏学阳道:“走吧,看看这徐大帅到底把我们弄来干什么,总不能把我们都杀了吧!”

    闵少凡点点道:“估计是想让我等效力?那绑来也不像一回事!”

    苏学阳默然道:“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

    苏学阳一行士子看着重庆感觉无比的陌生,这城池明明是熟悉的大明建筑,为何如此生机勃勃。

    城池繁华,街巷宽广,熙熙攘攘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动,仿佛他们误入了一个盛世般的奇妙境地。

    士子们相互间交换着疑惑的眼神,都是充满了不解。

    当侍卫引领他们来到客栈时,他们才逐渐从这份陌生感中回过神来。客栈门前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新月楼“。

    这客栈是徐心然新修的客楼,是用水泥砌建而成,正好,现在可以用来给这一群士子用来居住。

    客栈的外墙由坚固的水泥砌成,显得异常现代而新颖,共个三层,四栋相围而建造,足足可以安排进三百多人,对于这一群士子刚刚好。

    士子们对这样的建筑风格颇感新奇,苏学阳感慨地道:“这太平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势力啊!如今看来并不简单啊!”

    其他士子也是不由点点头。的确,从下船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一直都在震撼中。

    闵少凡看着没人,偷偷对着苏学阳不由说道:“兄台说的有理,此地明明才草创不足一年,如今却是井井有序,也不杂乱,我刚才来的路上还听见有郎朗读书声。听起来恐怕有上百甚至数百的学童吧。”

    “而且他们的士卒异常的精锐,对于火统火炮想来也不缺啊,这恐怕不是大明之福,就是不知让我等掳来的目的是为何!”

    苏学阳也是点点头低声说道:“恐怕,是让我等从贼吧!”

    “如此才能说明这一些,而且这徐大帅,也是读书人,有不少的名气,定是知晓我等读书人的作用!可不像其他流寇那般!”

    他们正说着,突然,一阵安静下来。

    穿着儒袍的官员步入大厅,一副严肃而又和善的表情。

    他举止从容,将士子们细致地安排在各自的房间里。每间房间布置精致,卧室和客厅相连,客厅很是宽广,另设洗漱厅,唯独缺少了厕所与厨房。

    这在“新月楼“这样的建筑中也不足为奇,在“新月楼“中不可能达到后世那种,厨房厕所统统没有。

    有洗漱地方就很不错了,本来是用于客栈,如今才突然使用安排士子罢了。吃饭统一楼下大厅吃,洗漱也自己抬水,厕所在茅房也就是楼下。

    房间内,客厅中央摆放着一扇精美的屏风,将空间分隔成两半。一侧是舒适的客厅,另一侧则被划分成了书房,这样的居住可比后世租的房子还好,每间都有一百平,越往上越多一些,三楼足足一百二平。

    这种设计让士子们惊叹不已,因为有些人带着书童前来,晚上可以在书房里安顿下来,白天则可供士子们专心读书。

    然而,最让他们惊讶的是地面的材质。一位士子忍不住试着用力敲击地面,期望发出熟悉的声音。然而,地面坚硬无比,似乎不受力量的影响。他不禁使劲剁了一脚,结果却只换来了自己的脚疼。

    在这个宽敞而又独特的“新月楼”中,士子们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物。这种与众不同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在陌生之中,显得充满了好奇。

    这时,那官员又来了,通知他们下去。

    等着士子都下来。

    官员高声宣布:“我太平军如今求贤若渴,这也是让你等来的目的!”他的声音威严而铿锵,引起了在场士子们的注意。

    苏学阳与闵少凡对望一眼,心头早已有了预感。果然,官员的话落地,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太平军欲将他们纳入麾下。

    “不过,我太平军如今读书人也是甚多,要是贸然授予诸位官位,恐怕也难以服众。”

    官员沉吟片刻,接着说:“所以,我们太平军打算举行一场考核,一来是了解诸位的长处,好安排岗位,二来也是让那一些读书人心服口服!”

    官员说完,士子们掀起了一阵喧哗,纷纷交头接耳。

    “什么!这不就是开科取士吗?”

    “这这!太放肆了!”

    一位士子忍不住发声,却在看到周围同侪的沉默和官员不悦的眼神后,急忙闭嘴。

    这是四川,是贼窝,他们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说不定明天他就被喂鱼了。

    只是让他们参加太平军的考核,心不甘情不愿,一些读书人甚至觉得太平军在侮辱科举。

    官员举起手示意静止,语气平和而坚定:

    “我们就是如此,至于没有通过的,我们也是有地方安排的,毕竟挖矿人手还是不太够。”

    “哎呀,但是我们讲究任凭自愿,参不参加全看你等,毕竟我们也不能白让你们不是吗?”

    官员的话宛如一把盐巴撒在士子们的心上,尤其是对那些怀揣科举梦想的读书人而言,更是一种侮辱。

    只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他们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切。

    哪怕是赤裸裸的威胁,苏学阳与闵少凡也只能相互苦笑。这时代的读书人可是最是识时务,便都老老实实来参加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