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烽火明末 » 第117章 军制改动

第117章 军制改动

    “至于有的家族觉得可以坐视朝廷覆灭,然后希望自己家族能够幸运的度过乱世,在新朝继续享受特权,我只能说,简直就是做梦。”

    徐心然的语气中透着不屑和嘲讽,仿佛看穿了那些家族的幻想,将其一一揭露。

    “不管是起义军还是关外建奴眼中,这士绅豪族,藩王权贵不就是肥猪,百姓有几个钱粮,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翻开历史看看,看看每个朝代之后权贵有多少能安稳落地呢。”

    徐心然的话语不只是让士子心惊肉跳,旁边的官员,以及仅剩的士绅也是如此,想了想自己脑子有限的历史,还真的是这一回事。

    话音落下徐心然把让官员安排这一些士子的岗位,PUA真好用。

    不过也必须如此,好让他们在之后工作中不至于天天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也会有一些想的开的士子加入太平军。

    回到宿舍的路上,星星点点在深邃的天空中闪烁。闵少凡走到苏学阳身前,两人面对着彼此的眼神,透露出无尽的无奈和担忧。

    “兄台,不知我等接下来如何?”闵少凡低声询问,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助和焦虑。

    苏学阳摇摇头,轻声回答:“如今还能怎么办,跑不掉的,我等肯定有被监视,而且这一路几千里啊,别说四川如今都是他的地盘了!一旦被抓回来,那可就有苦头吃了!”

    闵少凡苦涩地点点头,附和道:“确是如此,还是老老实实为他们工作吧。刚才交代之后每两天还让我们接着学习?培训为官之道,这或许也是好事吧!”

    苏学阳叹了口气,眉头紧锁:“这两天我也想了想,或许真如那徐元帅所说的一般,如今大明真的气数已尽,更别说天灾不断。这或许是一种预兆吧!”

    “是啊!北方的建奴肆虐京畿,如今还延伸至山东河北各地。张献忠也已复叛,在河南声势滔天。”

    闵少凡也是一脸忧愁,对大明着实担心不已,二人都默默行走,跟在官员后面。脚步沉重,心头难以平静。夜风拂过,带着些许寒意,如同他们心头的不安。

    二月十四,天气依旧阴冷,寒风刺骨。虽然天上没有雪花飘落,却下起了细细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打在人的脸上,让人感到格外清冷。寒意透彻了每一个角落,被蓝灰色的天空所衬托。

    徐心然在府衙大堂安排中枢机构管理,一如行省部门一般,清晰明确,充满了权衡与规划。

    政务司的改革让其演变成为政务总枢,成为未来内阁的前身。

    其中管理管辖部门便是老六部、新四部与五司。

    新四部便是财政部、商业部、教育部、交通部。

    五司便是税务司、钞司、警务司、水利司,宣传司。

    在政务总枢的架构中,十五个部门相互并列,无上下级关系,统属于政务总枢之下。

    但实际上,权力的运作往往伴随着复杂的鄙视链。吏部第一把交椅的权威,自然毫无悬念地占据高层次。

    钞司,即银行部门,尽管目前仍是一纸空壳,但其建立的初衷却是为了未来的铺垫,因此如今并不着急,而是着重于储备人才,以待发展时之需。

    安保局与农会局则是独立存在的,直接受徐心然的直接管辖,显示出其对于安全和百姓事务的特殊关注。税务司也可以直接与徐心然对接,来保障税收的完整。

    此外,财务部、审计司和税务司的主官之中,必须有一位担任政务总枢的二把手,相当于次辅的职位。

    这一任命决策是为了确保财政事务得到高度的重视和专业化的管理。也就是说次辅这个位置必须是他们其中选出。

    本来徐心然想把税务司独立出来,想了想还是算了,放在政务总枢也就够了。

    宣传部,现在没有报社之内来执牛耳,权利只是宣传太平军形象以及抵报。

    等着之后报社出来,舆论权利提升,那时才是权利膨胀的时候,不过也还好,跟之前的教育权利比还是有所不如。

    后世四大部中就有教育部,在其中就可以看出来,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督察院,顾名思义,跟督察巡按使司是上下级管辖。不过审计司是归于他旗下,负责财政监管,是都察院的二把手。

    大法院,也是如此,大法院与提刑按察使司形成类似的上下级关系,维护司法体系的独立性。

    如此一来,行政,司法,督察,三权分离。

    军队方面也是如此进行整改,现在作战已经结束,各团渐渐向重庆归来,差不多再有三天就回到重庆。

    那时便会升团为军,成立军机总枢。

    也就是统兵权,管理所属军队日常训练,屯田,战时奉命出征,其下有督军司负责军官风纪,乃是军机总枢二把手。

    至于调兵权归于参谋院,其主要职责包括向徐心然提出军事建议、制定军事计划、提出战略目标并发布军令。

    在各地军队设置分支机构,协助主将管理和指挥军队。其下也有宣传部负责引导思想,确保军队内外的理念一致,增强团结力量。

    学院也有,便是军官学院,培养军官所在。

    也是三权分立,培养、统兵权、调兵权。

    后勤方面则由兵部负责,包括军饷和粮草的交割,以及其他军需供给。来钳子军队,不过也允许军转政。

    之后也不会担心被文官把持,毕竟军官也是需要学习的,弯弯道道肯定也会,而且逼急了都军转政抢你的饭碗。

    徐心然也担心之后都进行军转政,那么一个国家都成了军国主义,也设置不少限制,可不是谁都可以转的,例如,设定名额限制,以及彻底脱离军队的程序。

    没有十足的体系,只有合适的体系,这目前可以一直用上百年,甚至缝缝补补多一些也是不可能,至于之后,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现在政务总枢啥的都是空的,没人选,说白了都不配,二把手等也是如此,徐心然一人撑着,等着其他人崛起。

    都察院和大法院也是如此,先设立其他次官属官,主官徐心然掌控着。

    军队更是这样,都是其他次官属官,主官空着,不然为何徐心然天天劳心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