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最后一位大少爷 » 〖活着〗的同与不同

〖活着〗的同与不同

    这些天在历史圈推书,结果今天有书友问这书是不是与《活着》相似,或者体现一样的思想。其实有几分相似,又有几分不相似,也远不如它的深刻。

    《活着》太苦,跨越的时间线很远,剧情也很悲痛,从民国一直到改革开放,主角可以说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生,最后落得和老牛终老。然而《大少爷》不同,虽然有内战,有抓壮丁,但是在本质上有差别。

    活着的主人公是放浪,早期自甘堕落和沉沦,不愿去选择而改变,最后失手酿成大祸,悲苦一生,而大少爷更多的是抗争和坚持。

    爱情、婚姻,许许多的事情和事物,大少爷一生的选择和作为,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过错和遗憾,虽然有时候有些苟,但至少没有做错什么,这是与《活着》剧情中的最大不同。

    朱学休力争不失,然而众生皆苦,又值国难当头和内战的年代,大少爷过的坎坷,最后落得想死不敢死,只能独自一人吊命活着。

    《活着》的剧情基本上而言,从头苦到尾,而《大少爷》早期比较活泼,剧情也比较散漫,而且还刻划了几个“开心果”,剧情里有苦有甜,有开心、有快乐,还有烂漫,只有在关键的时刻和特定的事情上体现了悲欢离合。

    因此,在前期,在剧情早期,有很多书友或许看不懂作者写的是什么。只有到了第五卷《你愿意娶我吗》才有那么一丝丝的味道,后面苦难接踵而至,除了悲苦,还有淡淡的悲壮。

    《活着》的人物,基本上是小人物,索求不高,《大少爷》的人物,也基本上是“小人物”,但理想抱负、索求追求都各有差异,各有特色,看重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邦兴公、朱学休、朱贤德、花妹儿、张如玉、蓝念念、斧头、管清心、陈婷婷,文姚公每个人追求的都不一样,有大有小,大而兼济天下、小则独善其身,各有不同的代表。

    《大少爷》与《活着》一样,里面许多人物最后纷纷离世,因为各种苦难,最后活着的人物不多,但是至少福贵还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

    朱学休一生虽然不能说种花得花、心想事成,但是至少求果得果,有着最后的坚持,最后身落残疾、痛不欲生,但是最后还是活着,而且不是简简单单、纯粹的为了活着而活着,这就是两本小说最大的差别。

    只是相同的是,它们都诠释着生命的脆弱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