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华夏之芯 » 第六十章 空手套白狼

第六十章 空手套白狼

    “这个……投资有风险,大家还是要正确对待,理性投资。”钟厂长赶紧给情绪激动的职工降温。

    正儿八经地国营企业都不知道有多少在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的边缘。如果不是行政部门在背后支撑着,早不知道破产多少个了。像天璇长风这样的,顶多算少半个国有企业,一个经营不善,破产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钟厂长对黎天的能力并不怀疑,但是大改革的时代,处处充满着风险,再有能力的人也有可能一着不慎翻了船。到时候,这帮参股的职工还不是来找养鸡厂的麻烦。

    但是群众的情绪已经调动起来了,想压也压不住,黎天见状,赶紧招呼老唐他们进行投资意向登记。

    毕竟,谁也不可能把家底每天揣在身上,这么大的金额,大部分职工也需要回去和家里人商量。黎天干脆把登记表留在养鸡厂,委托了一个原来相熟的职工负责统计收钱。又风风火火地带着老唐他们到了纺织厂。

    黎天跟马经理虽说一见如故,互相欣赏,但毕竟还不像跟钟厂长那么熟识。在纺织厂的投资情况说明会上,黎天多少收敛了点,也不好再提接纳股东入职的事情。

    反倒是马经理满眼放光,一个劲儿地说黎天的好话。好像这不是在给天璇长风拉投资,而是在给马经理个人投资一样。到最后,弄得黎天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进入意向登记阶段,马经理第一个带头认购了十万元的股份,也让黎天颇为感动。

    纺织厂的规模本来就比养鸡厂大一些,再有马经理这一带头,纺织厂职工的投资情况要比养鸡厂也好得多了。

    黎天干脆就把这件事直接委托给马经理,回公司去忙活电表车间的改造去了。

    至于华信集团那边,黎天最终还是放弃了游说。毕竟人家就是搞投资的,一来公司人数并不多,就是凑也凑不出多少钱,二来华信集团的员工个个懂行,对于天璇长风目前的性质认识也很清楚,不好忽悠。

    一周后,两个厂分别送来了投资意向表,养鸡厂的职工一共有四百多人决定参股,参股金额从一千元到五万元不等,不过最多的还是一万元的,因为黎天承诺过,参股超过一万元,就等于在他这上了“失业保险”。总共算下来,募得资金二百六十万元左右。

    至于纺织厂那边,参股人数甚至达到了八百多人,不过人均参股金额较少,最终募得了三百五十万的资金。

    当然,即使是90年代的法律,也不会允许一家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拥有这么多股东。退一步说,即使法律允许,这么多股东也不好召开董事会。这些小股东只能选择把手中的股份交给别人代持。

    纺织厂这边的情况比较简单,马经理就可以作为纺织厂所有员工持股的名义股东。由马经理跟各位职工签订股份代持协议,黎天再一次性跟马经理签署股权认购协议。

    在整个融资阶段,黎天最害怕的事,还是自己第一大股东的资格丧失。公司以两千万的估值,再融资两千万元,原本的股权就被稀释了一倍。黎天拥有的股份仅占四分之一。

    纺织厂这边认购了八百万元股份,占有天璇长风的20%。马经理个人作为纺织厂员工三百多万股份的名义股东,占股接近10%,这么一相加,纺织厂实际上成为了天璇长风的第一大股东。

    不过,这两部分在程序上,并不能简单相加。纺织厂认购的股份,虽然是马经理的提议,但程序上是董事会作出的决定。这部分股份理论上的股东,是纺织厂的各位董事。

    但是,如果纺织厂各位董事授权马经理作为纺织厂这部分股份在天璇长风的执行官,再加上马经理代持的纺织厂职工的股份,马经理就会成为理论持有天璇长风股份最多的人,从而成为首席执行官。

    黎天当然不会算不到这一点,他给所有职工的股份都是“无表决权股份”。这几份股权认购协议规定,如果天璇长风保证每年度超过原始参股额度10%的分红,这些股份的代持人就没有表决权。

    一年之后,电表的最后一批货款也已经结清了。不算利润,起码这次融资到的两千万都会成为流动资产,给出几十万分红并不困难。至于再往后,随着天璇长风经营规模的扩大,几十万的分红就更不在话下了。

    “你这是空手套白狼啊,就靠这几十万就把我们表决权都下了。”马经理看着合同条款咋舌。

    黎天笑道:“跟聪明人讲话就是容易,对,我就是空手套白狼,咬我啊。”

    “不咬,不咬,我愿意被你空手套白狼。”马经理乐呵呵地道。

    反正,马经理根本没打算要天璇长风的表决权。

    首先,就算再加上这些才不过不到30%表决权,黎天跟养鸡厂他们同气连枝,股份过半,自己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次,马经理自己也并不懂电子行业的技术和经营,熟悉国情的马经理当然明白外行领导内行的恶果。

    而且,对于黎天这个人的商业眼光,马经理也有充分的信任。虽然接触不多,马经理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这个黎天比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真正的牛人就是这样,有眼光的人只需要观察他几分钟,就知道此人并非池中之物。

    当然,黎天也许并没有马经理想象的那么神。毕竟,黎天那些前世从别处学来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在马经理这里,许多都当成了黎天自己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创造发明。

    至于养鸡厂这里,黎天本来打算顺理成章地邀请钟厂长成为代表职工持股的名义股东。但却被钟厂长拒绝了。

    毕竟,钟厂长自己厂里还一摊子事,哪有时间来天天参加你的董事会。

    其次,钟厂长年纪也不小了,再有个六七年也就到了退休的岁数。钟厂长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再被安排上这么一个终身制的职务。

    而且,作为实际上国有企业的法人代表,钟厂长的行政级别也相当高,虽然改制后名义上没有了行政级别,但实际上还是掌握着相当程度的公权力,并不太适合再沾上这么大一笔钱。

    最后,养鸡厂职工的这部分股份还是由刘会计代持的。一来刘会计跟养鸡厂的各位职工本身都熟,二来刘会计也要经常回养鸡厂检查自动孵化机,方便处理股份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