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天字院密使 » 第五十五章 治世儒生

第五十五章 治世儒生

    走几十里,马队就要停下修整,接着出发......

    原本只要一天左右就能出了长平,马队用了三天时间才到中州与文州的边界。

    离文州城应该还有两天路程,天黑后,周围没有驿站,就在雪地过夜,烧起几大堆篝火取暖,天一亮就出发。

    这天下午,前方已经出现城墙的的影子,再走了几个时辰,天黑前马队到达文州城门下。

    一守将快马往城内去通报,马队缓缓进城,沿街而行,街道两边的房屋酒肆已经亮起了灯火,屋顶披着雪衣,远远看去,一副人间烟火让人陶醉。

    青苏公主撩起车帘,面色平静的看着四周,似乎也对此时的场景感到诗情画意。

    抬头看向侧后骑马的顾天元,后者夹马上前行礼,青苏微微一笑:

    “顾大人,一路此情此景有何感情?”

    “美景如画,令人向往!”顾天元如实回答。

    “可否赋诗一首?”公主笑逐颜开,带着考究的语气。

    顾天元听懂了她的意思,一路都没跟自己有过交谈,到了此处才开口说话,也是对他学院之行有考验的意味。

    顿时也是心如明镜,微笑一礼,缓缓道:

    “山一程,雪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顾天元念完,他都有些想起毒公他们了,自己见到的第一场雪,便身在部落。

    青苏听完,眼眸雪亮,内心对顾天元的文采,更加欣赏不已,虽然见过、听到他的不少诗词,但此时的亲身经历与亲耳聆听,却是更上一层楼!

    马队来到知府衙门,外面雪地里,灯火通明,早已站满了官吏,领头的正是当初的知府大人,官兵分站两旁,纷纷举着火把照明。

    公主入到府内,顾天元紧步跟随四处打量,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知府大人顿时认出了顾天元,没想这次却是穿着枢密院的制服,还是跟随公主殿下前来。

    他对顾天元的身份越加感到神秘,此人爬的如此之快,跟随前来的身份一个比一个高,内心顿时就庆幸,当初没有怠慢!

    府内摆好了酒菜,为公主殿下接风洗尘,上桌的又是三人,不过换成了青苏公主、知府大人与顾天元。

    又是知府作陪,对公主殿下说着恭维的话语,然后就是拼命给顾天元倒酒,殷勤的姿态,让顾天元都有点不习惯。

    有公主在场,他不敢太过放肆,毕竟知府大人可是从四品官职,比他官大多了,也跟知府通名道姓一翻。

    饭后顾天元早早就休息了,到了府内不需要他如此谨慎,今晚可以放松些。

    一早起来,顾天元出门就是到处张望,知府大人有些疑惑,问道:“顾大人,可是在找什么?”

    “啊,没事没事,太久没来了,有些怀念哈。”顾天元随口敷衍。

    “呵呵,要是顾大人有什么看上眼了,尽管带去就是,大可不必见外哈。”知府大人会心一笑。

    “大人客气了,在下岂敢如此!”顾天元抱拳一礼,内心却是说道,我看上你宝贝千金了,不知能否带去?

    随后将领整顿好兵马,顾天元跟着青苏公主出发,前往儒门正统---风瀚学院。

    地方倒是不太远,两个时辰到达目地的,顾天元也是第一次到这里来,学院对顾天元来说,也是心中神圣的地方,向往又敬畏。

    学院外面种植了成片的竹林,除了积雪,一片青绿,让人赏心悦目,在外面就远远听到了读书声。

    竹子刚正挺拔,象征铁骨铮铮的气节,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顾天元也是脱口而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侍卫停在学院外面待命,青苏下车对顾天元说了句:

    “脱口成章,不错,你跟我一同进去。”

    “是,殿下。”

    很快学院内走出两位儒生,寒暄几句,就领着他们进了学院,马上走来一位高冠博带的儒者,腰挂玉璜,约莫中年,眉宇之间可见清气。

    儒者微笑上前,对着青苏公主作楫:

    “镜怀恭迎殿下,殿下亲临,我院蓬荜生辉啊!”

    青苏亦是微笑说道:“尚书大人不必多礼,我也算贵院半个学子。”

    顾天元听到就是一楞,这人是尚书大人?那个厚着脸皮求职位的大儒?

    这位尚书大人,正是儒门大儒境:张镜怀,他也是注意到顾天元,打量一眼他的制服,微笑问道:“这位执院怎么称呼?”

    于身位地位官职,顾天元都矮了一大截,连忙抱拳一礼:“见过尚书大人,在下顾天元。”

    张镜怀反过来一楞,看向青苏,后面点头说道:“他就是顾清安。”

    听到公主殿下介绍,张镜怀立马两眼冒光,直接激动问道:“王博文交上来的那诗,与满江红均是你所作?”

    “回大人,正是在下。”顾天元不卑不亢。

    “哈哈哈~,老夫还一直想与你见上一面,却没想到如此年纪轻轻,来得正好!两位快请进。”尚书开怀不已。

    随后尚书带着两人各处参观着,学院基本是墙院布局,周以缭垣,环以院墙。

    走了几处,青苏问道:“范院长可在院里?”

    “就在后院竹林,前面就是。”

    三人来到后院,满眼的青绿、银白,除去雪地,都是清一色的竹海,这里还有一栋竹楼,楼顶堆着厚厚的积雪,外面还有竹子做的桌椅这些。

    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的老者坐在椅子上,悠闲的看着书卷,张镜怀上前几步,轻声说道:“院长,殿下到了。”

    “青苏见过院长。”青苏微笑一礼,顾天元也跟着抱拳。

    老者放下书,抬头微笑,也起身回了一礼:“殿下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

    “清安,我带你去别处走走。”张镜怀微笑开口。

    顾天元顿时明白,青苏要找院长相谈,点头:“有劳大人了。”

    “来来来,这里不是朝堂,不必如此。”张镜怀对顾天元很感兴趣,带着顾天元往另一条上山的小路走着。

    两人走在竹林小路,张镜怀突然说道:“清安,有没有想过到学院来?”

    顾天元直接懵逼,啥情况,这算是邀请自己吗,连忙说道:“大人,我已在枢密院当差,不便再来学院。”

    “我知道,你若有想法,我可以向陛下申请把你调过来,你很有才华,这里才是你发挥的场所。”张镜怀诚意说道,微笑看着顾天元。

    顾天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自己在枢密院呆的好好的,他可不想到这里寒窗苦读。

    搞不清他到底是求贤若渴,还是真脸皮厚,只得为难回道:“周公对我有恩,我没有离开的想法,多谢大人好意了。”

    张镜怀顿时大笑几声:“无坊,我没有强求的意思,你可知,儒门代表着什么?”

    顾天元摇头,张镜怀跟他边走边讲解着,似乎是为了动摇他的心意,又或者是真心欣赏,顾天元认真听着,他不光是尚书大人。

    还是四品大儒境!

    需要时间慢慢沉淀,不断著书立说,积累才气,得天地认可,方可成就大儒之位。

    此境可聚天地正气,做到言出法随,如果张镜怀对顾天元使用能力,倒是可以短暂改变顾天元的心境,不过顾天元如今也是四品。

    张镜怀倒是没有什么歪心思,似乎真的就是,纯粹欣赏顾天元的才华。

    从书上资料与张镜怀口中得知,与其他体系不同,儒门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

    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

    人活在世,就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

    顾天元结合前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乱世菩萨不问事,老君背剑救沧桑。

    儒家和其他两家不同,盛世佛教,乱世道教,至于儒家,则是治世儒生。

    佛教讲究,摒弃人之本,提倡放下,说起来就是“佛系”,通俗点就是随缘,不为世俗所忧。

    佛教抛弃了人的七情六欲,实则是行不通的,人之本性又岂能说放下就放下。

    道家虽然不适合治世,但不代表以道家治世行不通,所以真正适合治世的还是儒家。

    儒家提倡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重视人本身。

    儒家在统治方面,讲究被统治者要履行自身义务,当权者也是如此,被统治者有权反抗,不履行义务的当权者。

    这样的思想,对于如今大云来说,是再好不过了,非常适合以此来约束民众。

    也更容易发展,而道教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在盛世会选择避世不出。

    在盛世的情况下,佛教的思想,更加适合世人寻找精神依托,佛教诸佛,都是民众对于精神升华的依托者。

    因为在盛世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基本满足,所以想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佛教兴起。

    在盛世之下,佛教兴。而在乱世中,人们所想的就是不再流离失所,能够安居乐业,虔诚的教徒在乱世中,或许会继续信仰诸佛,祈求能够保佑他们渡过困境。

    但在祈求无效以后,该受的苦还是得受,所以便失去了自身信仰,信仰的崩溃反而是更可悲的。

    人一旦丧失信仰,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区别,正因如此,所以乱世中,佛教之光就慢慢暗淡下去了。

    这时候道教就开始出世了,道教宗旨在乱世中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道教遇到战争时,就会行走于世间,帮助百姓,救治伤员等。

    但是战火结束后,他们却选择隐居山林,深藏功与名。

    在外人看来,儒家都是一些舞文弄墨之人,其实不然,儒家也有方士一系,战力更强!

    大云国如果能做到贵儒尊道,那就能够起到移风易俗、辅助教化的作用,道家的教化能够使人们精神专一。

    儒生所注重的事情,主要有礼仪教育、礼乐制度、进取攻守的计谋、轻身重义的气节、经世方略等。

    儒门的教化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不但能够指导君主经世治国,还可以提升个人的德行修养。

    另外,儒家还要求,以仁义忠信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