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钓鱼开始走向人生巅峰 » 第79章:办学

第79章:办学

    有些人长得好看,但是脑子不够好使,有时一个笑话,一句话,人家听不懂,跟这样的人交往,就太乏味了。

    在机场里,江玉杰也等候多时了。她把堂妹向余亮介绍了:

    “这是我堂妹,跟我们一起回去。”

    “哦,好的。”

    “我还要跟余总汇报一下她的情况。”

    江玉杰也把江玉姗的情况向余亮介绍了。余亮本来也只是去考察一下,并不是说一定要投资的。

    现在看这架式,是非投资不可了。

    好在余亮也挺有钱的,投资办一所私立学校也是可以的。余亮也清楚目前最重要的是人才,居然这个江玉姗也是师范大学毕业,又当过老师的,那么,让她来当这个校长好像也是可以的。

    “我懂你的意思。”余亮说。

    “亮少,你看,让我堂妹来当校长,管理这个学校可以吗?”

    “当然可以。”

    “可是她从来没有当过校长。”

    “不是当过老师吗?”

    “是当过老师。”

    “当过老师就行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

    听到余亮这样说,江玉杰也放下心来了。本来,是她自己的事,可是她却没有这个实力,这才拉着余亮过来投资的。

    现在倒好,还让自己的堂妹来当管理者,好像有些过分哦,现在看来,余亮好像也不反对。

    这让江玉杰也挺高兴的。江玉杰小声在余亮耳边说:

    “真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

    “这还要谢什么啊。”

    “只能以身相许了。”

    “哈哈。”

    本来,江玉杰与余亮之间,关系也是非同小可的。早就发展到以身相许的地步了。

    现在江玉杰还能拿这事开玩笑了,余亮觉得也挺好的。

    江玉杰告诉余亮,她的家乡县城的招商局也要相关的官员在机场里等她,听说她要回来投资,他们也是十分高兴的。

    “这就对了。”余亮说。

    余亮也清楚,这几年小地方也要讲究这个招商引资,如果能来这里投资,对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是极好的。

    也是当地领导的一个政绩,挺好的一件事。

    坐飞机回县城,果然要快一些。江玉杰的家乡大德县也没有机场的,所以,先要到市里的机场。

    好在他们下车时,已经有人等候多时了,他们的商务车也可以拉下这么多人。

    为首的是一个胖子,还有两个女性官员,他们热情地跟江玉杰打招呼。看来,他们对江玉杰的情况也比较熟了。知道她的实力。后来余亮才知道,这些人也来魔都来招商过好几次了,每次来,都是江玉杰招呼他们的。

    “你们不要光跟我谈啊。”江玉杰说。

    “什么情况?”

    “这个才是今天的主角,这位余总,是他来我们大德县投资的。”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余亮。

    同时大家也吃了一惊,本来看着余亮也挺年轻的,长得有帅。本能的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感觉。

    当时他们还以为余亮只是江玉杰的一个下属什么的,没想到居然是一位大老板。

    招商局的几位领导又热情地跟余亮握手,说一些奉承的话语。余亮当然不会生气,他只是淡定地笑一笑。

    余亮之所以来这里来投资,倒不是看重这些官员,而是看在江玉杰的面子上。

    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枯燥了,先是听汇报,然后又去实地考察。招商局的接待人员中有一位长得比较好看,叫刘德琴。名字虽然十分普通,长得还倒有几份姿色,重要的是,也十分年轻。看来这些当领导的也不是白干的,人家就充分利用这些人的优势,她来对接余亮。

    一路上也陪着余亮,给他介绍了不少情况呢。刘德琴说:

    “余总,我给我介绍一下我们大德县的情况吧。”

    “行吧。”

    “我们大德县人口有一百万。”

    “一百万这么多啊?”

    余亮听了还是吃了一惊。在余亮看来,一个县城的人口,一般也是五十万吧。

    余亮家乡的县城人口就是五十万,没想到这个大德县人口这么多啊。

    余亮也清楚,人口多有时也是优势啊。人口多,余亮开办的私立学校才能招到人啊。余亮说:

    “县城有多少人口?”

    “县城有三十万人口。”

    “还真不少呢。”

    这个跟余亮当初估计的情况也差不多,现在农村人口往城市涌入,县城也是城市啊。

    关于这些情况,来之前余亮做了一些工作的,让助理叶青青也收集了一些信息,当然是在网上搜集的,可能没那么准确,但是也是差不多的。

    听情况汇报也花费了一些时间,然后就是吃饭。晚上吃饭的时间,教委主任也过来了,这人是一个中年胖子,叫王培付。对方也说了,知道这一次对方是过来投资办学校的,所以教委主任亲自陪同。

    招商局的接待人员(大家叫刘主任,名字叫刘德琴的女人)刘德琴说:

    “余总,我还是很有诚意的。”

    “好,好。”

    余亮也清楚,如果在这里办学校,少不得要跟这些人打交道。如果能得到地方上的支持,以后的工作也很更容易开展一些吧。刘德琴说:

    “余总,如果你确定要投资,我们还可以让县长亲自过来陪同。”

    “是真的吗?”

    “当然。”

    “好,好。”

    嘴上这样说,但是余亮并没有马上答应。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先要好筹码,最后再答应。如果你一开始就答应了,接下来就不好要价了。

    余亮也清楚,他有钱,要投资十多个亿呢,这笔钱可以投在大德县,也可以投在别处呢。现在最重要的是不给答案,如果给了肯定答案,他就被动了。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这些人就要做他的工作呢。

    果然,坐下来以后,教委主任王培付又跟余亮举杯喝酒,虽然是白酒,可是这些人喝起酒来,量还真是大啊。王培付说:

    “余总这么年轻,就是成功人士啊。”

    “成功人士也谈不上,就是手里有点钱。”

    “余总这一次打算在大德县投多少钱?”

    “如果可以的话,至少投个20个亿吧。”

    大家一听,也是目瞪口呆。20个亿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招商局的几位工作人员这时也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招商局每天也有招商任务的,当然,他们经常是完不成的。

    在他们看来,县里的招商任务也是太重了,今年的招商任务就是招商20个亿进来,这一年快要结束了,也快要过年了,他们的招商任务也才完成了2000万,他们本来以为今年又是完不成任务的。

    看来,这一次一定要把这个余亮好好抓住,他们一年的招商任务也完成了。要知道,完成了招商任务,他们也是有奖励的。

    虽然他们是很想完成这个招商任务,但也不能表现得操之过急,还得装出一付淡定的样子来。

    这时,教委主任主动跟余亮聊了起来,招商局的几个人也跟江玉杰聊了起来。人是江玉杰找过来的,而且,江玉杰是本地人,如果她肯出力,也许招商工作会顺利很多呢。

    “余总,看来你很关心教育啊?”王培付说。

    “也谈不上关心教育吧,是**叫我过来的。”

    “哦哦。”

    本来是想讨好余亮的,但是余亮这么回答,叫王培付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好在余亮又问起了县城有几所学校。王培付说:

    “初中只有两所,小学倒有好几所。”

    “只有两所啊,学生呢?”

    “学生还真是不少,一个班上也有七十多人,教室都装不下。”

    “这么多啊。”

    “是啊,这几年太多的人拥进城里来,没办法啊。”

    王培付告诉余亮,现在农村的中学是没什么人读。家长们挣了一些钱以后,也在城里买了房子。有些买不起房子的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教育。(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孩子的教育来,这些人当年因为读书不好,最后只能在农村,或者外出打工,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把一切都怪罪在自己没有读书的原因上,格外重视孩子的读书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学生多了,县城应该多修几个学校啊。可是这会儿王培付说:

    “没有钱啦,修学校也需要钱啦。”

    “所以,你们想要引进民间资本?”

    “是,是。”

    话也谈到这个份上了,人家态度也是真诚的。余亮觉得还是相当不错的。接下来他真的可以在大德县来投资办一所民办学校呢,甚至可以办小学到高中,一条龙的办起来。

    吃过饭以后,他们各自也回到酒店的房间里住下来。这一次住的酒店也是招商局安排的,余亮倒不在乎这些小钱,他也不是缺钱的人。

    回到酒店以后,洗了澡以后,整个人也变得更轻松一些。余亮也换上睡衣,这时,听到敲门声,打开门是叶青青。这一次对方安排的也是余亮单独一个房间,叶青青跟江玉姗住一间,江玉杰住一间。叶青青说:

    “晚上我可以过来陪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