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时空投资人 » 第三十六章 骊山刑徒

第三十六章 骊山刑徒

    但是,随着加入丞相阵营,获得更多的资讯。特别是和咸阳令李昊的人脉关系。让切克利了解更高层的内幕消息,彻底放弃这个计划,

    两年时间,骊山刑徒民夫七十万人已经锐减至三十万人。

    骊山宫殿群就如同一个巨型血肉熔炉,源源不断的刑徒,民夫做为燃料被投入其中。

    ………………

    骊山刑徒七十万。

    按照《秦法·役律》,男人每月发粮食二石,女人每月发粮食一石半。

    这种吃法一个月就能把关中吃垮。

    切克利又联想到咸阳民间流传一首恐怖童谣:

    修阿房,十人九不归。

    人互食,血肉粮草,骸骨宫殿……

    ………………

    法虽好,人残暴。

    看历史上那些王朝的法律都不会想到这些伟大的国家竟然会灭亡。

    但是,如果知道那些末代君主的所作所为,真是无不拍手叫好,丫的不灭国简直是天理难容。

    ………………………………

    咸阳,今年秋天,关中丰收,一下子缓解咸阳的粮食供给短缺。

    粮食如同一剂强心剂,注入已经疲惫乏力的帝国心脏咸阳,让整个城市增添几分活力。

    白泽和切克利奉命,带领三百士卒,在东城挂灯笼。

    “我看这个丞相府的长史娄葑也是混蛋,让我们一天挂5000个灯笼,是不是脑子有病。”

    白泽纵深一跃,跳上一丈多高的房檐。

    切克利打了一个响指,十几个灯笼浮起来,飘到白泽手中,相比普通士兵两人一组挂灯笼的速度,白泽和切克利效率极高,两人一个上午就挂了两百个灯笼。

    “白泽大人慎言。丞相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归咸阳述职。今晚丞相府邸大宴百官,听说三公九卿都会到宴会。”

    “哪来的三公九卿。九卿之中的宗正公孙通,治粟内史郑喜,不是已经投靠赵高势力?

    而且,身为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赵高也不会参加吧。”

    白泽踩着屋檐,提着灯笼挂上说道。

    “白泽大人。只有永恒的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

    因为我们献上的沉齐酒,李斯大人如今在陛下眼中的形象大为改观。那些谄媚之徒,自然又回归文官阵营。

    听李昊说,不仅是宗正公孙通,治粟内史郑喜这两个牵头草,还有朝中那些赵高提拔的官吏,甚至赵高的女婿阎乐都带着贺礼,前往丞相府拜见。赵高这个郎中令如今是秋后蚂蚱,一日不如一日了。”

    “没想到,一桶沉齐酒就改变了历史。这就是蝴蝶效应么。对了,赵高有女儿?”

    白泽用内力附在灯笼上,掌心用九龙合璧之柔劲一推,将七八个灯笼送到街对面的屋檐挂角上。

    “哈,这个消息我一开始也很震惊。后来,我问了万极才知道,这个秦代的宦官,是指有宦籍人士,就是用来登录出入宫门者的登记册。所以,赵高不是阉人,育有一女,招了个叫做阎乐的文人做阎乐。另外,他有一个弟弟,叫做赵广,现在在郎中令军担任都尉。”

    切克利打了个响指,调整了几个位置有点偏离的灯笼位置,接着说道:“按照李昊说的来看,这个A-48宇宙,公元前209年,秦朝的大宦官赵高,不仅不是太监,而且是当时一流的书法家,曾经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还写了叫做《爰历篇》的文章。

    这《爰历篇》还是大秦帝国官定的识字课本。

    而且,从最近的政治斗争来看,在权谋方面,赵高的政治手腕丝毫不逊色两朝元老,当了三十年宰相的李斯。”

    白泽听得瞠目结舌,三观颠覆,惊讶不已。通过《时空投资人》之书查阅,才发现确有其事。

    原来史书上记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

    隐官就是用来说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也就是赵高的父母是曾经受过刑罚,刑满之后在隐宫生活,生下赵高。

    史记所说宦人在东汉之前指的是任职于宫内之人。宦官是在东汉之后才全面阉割化,在东汉以前,宦官并不特指阉人。

    这种对赵高的错误理解从宋代开始传播。当时,大家都愿意去相信宦官亡国的流言。

    这种社会风气下历史很难不被政治所利用。

    ………………………………

    白泽和切克利聊着天,带领着士卒挂灯笼,宽阔的咸阳街道传来一阵马蹄声。

    一队骑士正在街道策马,为首的骑马将官,正是咸阳令李昊。

    “白泽兄,切克利将军,不要挂什么鸟灯笼了。我大哥马上要回来了,快随我到府上痛快喝一顿。”

    李昊让左右侍从牵来两匹黄鬃马。

    切克利有点犹豫:“可是,这是丞相府长史娄葑的命令。”

    “谁管那个家伙。我们走吧。”

    白泽早就厌烦这个白痴活计,从屋檐上一跃,如同飞猿过山裥,跃上马背,坐下黄鬃马一阵嘶鸣。

    “切克利将军走吧。再不走就没有席位了。”李昊催促道。

    切克利估算一下还剩下的灯笼数量,估计今天一天是挂不完整个东城。

    那个丞相府长史娄葑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挂个鸟,难道穿越一次,索性体验一回大秦帝国的顶级宴会。

    ……………………………………

    傍晚,东城丞相府邸,百官觐见,甚至右将军冯去疾,大将军冯劫都亲自上门拜访。

    算上在角落里,满脸羞愧的宗正公孙通,治粟内史郑喜,代表百官的三公九卿,除了郎中令赵高,其他算是到齐了。

    就算是赵高,也不得不让自己的女婿阎乐,带着玉如意一把,绸缎三百匹,上门拜贺。

    到了快要开宴前的一炷香时间,一队华丽的马车队来到下场。

    为首的一个女子,带着一个白玉面具,看不清面容,佩戴者一柄长剑,身量苗条,体格挺拔,穿着秦军将军铠甲,左右侍女也都是身穿胄甲,执剑侍立。

    “大公主殿下,您怎么也来了。真是折煞老臣了。”李斯连忙带着儿孙们出门迎接。

    “老丞相,不必如此客气。听说李由大哥从三川郡归来述职,我就上门看看。”

    白玉面具,持长剑,穿将军铠甲的女子。如此装扮,大秦之内,唯有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