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时空投资人 » 第三十八章 三杀之策

第三十八章 三杀之策

    “中书谒者丞!”

    “御马大夫!”

    “内宫典仪官!”

    “……”

    胡亥连续传召数名宦官内侍,发现都不在宫中,最后倒是中郎令赵高惶恐不安的跑了过来。

    “赵高,朝中被你安插党羽,搞的一塌糊涂。现在你还敢限制朕的出行,好大的胆!”

    胡亥此时已经恼怒之极,正好拿赵高当出气的靶子。

    赵高吓得跪在地上,高呼冤枉。

    “陛下,微臣冤枉啊。今日,微臣知道陛下游御花园心情甚佳。所以,不愿意让陛下等高台败坏陛下兴致。”

    胡亥看到赵高如此狡辩,越发暴怒:“还敢狡辩!登高赏月,如何雅趣,怎会坏兴致!你这宦籍之人,朕破例提拔你担任九卿之位,身居中郎令要职。你却不思报圣恩,狐假虎威,搅乱朝局!”

    “陛下,息怒。陛下看这楼下满城灯火,可知谁家如此手笔?此乃庆祝三川郡郡守李由回家,丞相府下令城中士卒布置的。”

    赵高这一句话就把胡亥的怒斥堵住了。

    “陛下可知丞相府安排士卒布置?让整个咸阳城遍布灯火这要多少兵马?”

    赵高跪在地上接着说道。

    胡亥隐约觉得有一些可怕的念头。

    “陛下,李斯之子,李昊是咸阳令,用手中的卫尉军兵符,调动上万士卒,一日就不布置好如此夜景。”

    “什么?调动上万士卒!”

    胡亥大惊,彻底将本来要斥责赵高的话语抛到九霄云外。

    “陛下,您不是责怪老臣安插党羽,弄乱朝政。请容许臣呈上一物,为自己辩驳。”

    赵高起身,拿出一条绸缎,上面书写密密麻麻的墨迹。

    “陛下,三川郡郡守李由回咸阳述职,左丞相李斯府邸正在设宴,这是今日宴会名单。”

    胡亥看着名单,越看越是心惊。

    下至不入流的百人将、左庶长,上至大将军冯劫,右丞相冯去疾……

    长公主……还有那些一直对自己不服的兄弟姐妹,特别是那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名单……张箜……不只是张箜……内廷一半的宦官都去赴宴了。

    怪不得无人侍奉朕,原来是去伺候左丞相李斯去了。

    文臣、武将、宗室、甚至朕的宫中宦官……

    “李斯安敢如此欺朕!”

    胡亥暴怒,将这份名单狠狠仍在地上。

    “陛下,臣有罪。当初朝中官员调动,臣没有请示陛下,就是想不动声色,安插人手,暗中消弱李斯的党羽。

    可惜,终究是那老丞相,手段老辣,技高一筹。那些安插的官吏,转眼就被老丞相收拢至麾下。

    如今,朝中大臣,皇室宗族都是李斯党羽盟友。甚至宫内宦官也都被李斯权势所迫,接到李斯的请帖之后,不敢不前往赴宴。

    说起来惭愧,臣的女婿为了身家性命,也只能前往丞相府献媚自保。”

    “这李斯竟然权倾朝野到如此地步!”

    胡亥细思极恐,越发心惊胆战,感觉天空星辰都如同自己的皇位一般,摇摇欲坠,随时到掉落下来,瞬时一阵头晕目眩,跌倒在銮驾内。

    “快叫太医!”

    胡亥失去意识前,听到忠臣赵高的急切呼喊声。

    ………………………………

    咸阳,中郎令府邸。

    “兄长。陛下怎么样了?”

    中郎令军都尉赵广,急切问道。

    “没事。竖子无胆,只是被吓得气急攻心,晕过去而已。”

    赵高喝了口沉齐美酒,淡然说道。

    “大哥,我已经按照你的吩咐,率领中郎令军士卒两万人将整个咸阳都布置满彩灯夜景。

    阎乐、公孙通、郑喜等官员,还有张箜领着一半以上的宦官们,都按照你的命令,到丞相府祝贺送礼。

    大哥,我弄不明白。难道我们以后真的只能在那死老头手下,卑躬屈膝,屈居人下?

    当初沙丘之变,大哥你可是从龙首功!要我说,您才应该是大秦丞相。”

    赵广满腹怨气,也不知道自己兄长是怎么想的,自从二世皇帝登基以来,咱们赵家势力从来没有如此憋屈过。

    “你好好领着你的中郎令军,很快就轮到你大显身手了。”

    赵高挥了挥手,示意赵广退下。

    ………………

    二世皇帝胡亥召见赵高。

    赵高刚入大殿,胡亥就从龙椅上跑下来,一把抓住,生怕赵高也跑到李斯阵营去了。

    “师傅救我!如今,李斯权倾朝野,众臣皆成党羽。沙丘之变,宗室皇族至今未服。如今朝堂和宗室联合,又有内廷宦官的呼应,如果要另立公子与我相争……师傅救我!”

    胡亥言辞急切,双目红肿,看来昨日一夜未眠。

    赵高拱手说道:““臣固愿言而未敢也。”

    胡亥听到赵高有对策,立刻急切说道:“师傅请讲,畅所欲言。”

    “陛下之危有三。

    其一,陛下年少,初即位,威望不足,黔首未集附。六国故地的新秦民不能像畏惧始皇帝一样畏惧陛下。

    其二,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功勋卓著,累世相传。这些大臣们通过联姻宗师公主、师徒传授等手段,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盘根节错。而群臣貌似顺从,其心实不服。

    其三,沙丘之变,宗室疑心,至今仍有窃窃私语。上党郡有蒙氏兄弟,至今未除,公子扶苏素有贤名,多年领兵,其残党仍然潜伏军中。如果有其他公子公主借机发难,恐生动乱。

    此三者,皆是陛下之三危也。”

    胡亥听赵高如此有条理,本来已经完全丧失的信心,稍微提振一些。

    “师傅,如何解此三危?”

    “臣有三杀之策,可解危局。”

    “三杀之策?”

    赵高正衣冠之后,从怀中取出一份竹简,呈给二世皇帝胡亥。

    一杀宗室公子,以明正统之位。

    二杀扶苏余孽,以正军队之心。

    三杀权臣党羽,以正朝野之纲。

    竹简上的三杀之策,用血水书写,腥红瘆人,杀气四溢。

    “今日之事,唯有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臣已经安排中郎令军都尉赵广,暗中收集朝中大臣、皇室公子、军中将领的言行不端、阴奉阳违、欺君罔上的罪证。

    各地郡县守尉都是朝中权臣的门生故吏,亲信走卒。

    只要用臣收集的罪证,陛下降旨将地方的郡守都尉,有罪者皆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群臣羽翼……再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亲信。如此陛下高枕无忧也!”

    胡亥听着赵高畅所欲言,翻看奏章,感觉胃部一阵翻滚抽搐。

    按照赵高的“三杀之策”,真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看到胡亥如此迟疑,赵高心中暗骂窝囊废。他立刻匍匐在地,大声说道。

    “今时之事,糜烂至此,当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立刻乾坤独断!”

    “善。”

    胡亥说完这个字,感觉整个肠胃都被掏空,整个软绵绵的瘫倒龙座上,良久无法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