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生活的漩涡 » 第十一章:合作社

第十一章:合作社

    听说周晨今天出院回家后,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们都赶过来探望,孔伟与郭志鹏也来了,周晨一边讲述着自己的这一次“进城之旅”,一边拿出水果零食分给小伙伴们吃,自己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

    因为是刚出院,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也都在,父亲周建军招呼了几个人做了一锅“大锅菜”,留大家一起吃饭。

    由于爷爷周振兴一个人不方便照顾,周晨就暂时搬了回来,跟父母还有姐姐住在一起。

    每年的十月份之后,天气渐冷,人们也都处于农闲时节,镇上娶亲送亲的比较多。

    如果是娶亲的人家,会在娶亲的当晚租借一套VCD和一些光盘,摆放在门外的街道口供人们观看,显得热闹喜庆。

    说到光盘,孔伟家里就有一套,当初还邀请过周晨、郭志鹏等其他同学一块儿在家里看,把现有的光盘看完后还是意犹未尽,周晨就让孔伟找一找还有没有其他的,这个时候孔伟想了一下,想起来父母有几张藏在衣橱底下的光盘,自己还没有看过,就从中抽了一张出来,光盘的表面什么都没写,直到开始播放时才发现是专门给大人看的,就在这个时候被孔伟的父亲发现了,周晨与郭志鹏等其他小伙伴一溜烟的就跑出去了,而孔伟第二天上学的时候都不敢坐下来,因为屁股实在是太疼了。

    当时婚礼上播放的光盘主要是以港产的武打片和僵尸片为主,有些胆小的看完后都不敢一个人回家,还会模仿片子里的情节,在自己的家门口撒上一泡特有的童子尿,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是嫁女儿送亲的婚礼,就需要招呼好车队,准备好嫁妆。那个时候的车队都是三蹦子和拖拉机,新娘也不例外,跟送亲的闺蜜好朋友们一起坐在三蹦子或者拖拉机的车斗里。

    送亲的队伍里,新娘的弟弟会拿着姐姐的“包袱”,到时候新郎家会有专门的人负责迎接,然后拿一个大红包来换取包袱,这是孔家镇当地的习俗!

    迎亲的最烦碰到那些“漫天要价”的,而且大多数娶亲都会遇见这种情况,女方亲戚家的孩子,拿着作为嫁妆的自行车钥匙,或者死死抱住电视机等贵重的嫁妆,然后跟负责发红包的人抬价,一般要个十块二十块的人家还会给,如果要个五十一百还死死不还价的那就完了,主事的人立马叫人把你扒下来,最后啥也得不到。因为除了亲弟弟红包会多一些之外,其他亲戚家孩子的红包只有一两块钱。

    看着别人家里热热闹闹的,周建军的内心不由得悲伤了起来,大儿子周烨已经外出打工快两年了,离开了原先的工程队,失去了消息。妻子孔书梅也因思儿心切,常常埋怨周建军当初为啥不想办法帮助大儿子当兵,要不是之前因为玩麻将败光了家底,儿子不就有机会去当兵了吗……

    到了该拔钢钉的日子了,周晨跟着爷爷周振兴一块儿去的医院,来到了医生的办公室,医生让周晨拍了个片子,然后又检查一下伤口,确定可以没什么问题后,就拿出了一个不锈钢盒子,盒子里有一个装着酒精棉和镊子的玻璃杯,旁边放着一把钳子。钳子?周晨看了看确实是一把钳子,跟父亲修理机械时用的钳子一摸一样。

    医生让周晨转过身去,并让周振兴把周晨按住,然后用酒精棉擦了擦钢钉周围,说了一声拔了啊,已经做好受疼准备的周晨还没反应过来,钢钉就被拔出来了,一点痛感都没有。

    酒精消消毒,一把修理机械用的钳子,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伤筋动骨一百天,医生还是让周振兴注意,别让孩子提重物,等过几个月后就会完全康复!

    回到家里的周晨正好碰见上一次在医院里给自己拍照的工作人员,正在让周建军签字,周晨也在上面签了字,这是一份保险理赔单,是入学的时候学费里包括的一份意外险。周晨那两千多块钱的医药费是父亲周建军挨家挨户借来的,虽然爷爷周振兴有退休金,但是因为是病退,一个月也就几百块钱,自己生活加上给孩子们的学费,基本也没剩下什么,现在有了这个保险的赔付,也算是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

    母亲孔书梅还调侃周晨,说周晨是一个漏底的钱罐子,出生的时候优生计划生育,如今骑自行车栽进了路沟里,还摔伤了左臂,从小就不是个省钱的种。

    周建军领取到赔偿金后,骑着家里的二八自行车就出去了,把借邻居家的钱先给还上了。

    周晨的发小孔伟的家就在周晨家前院,最近把房子又加盖了一下,三间大瓦房外加害了一个西屋和门楼,门楼和西屋的房顶是持平的,孔伟的父亲叫人在上面加盖了两间小平房。最近两天家里办流水席,因为孔伟父亲孔连胜是镇上的支书,人脉比较广,来吃饭随礼的人不在少数。

    趁着村民们都在,孔连胜在流水席上宣布了一件事情,明年要成立一个农业合作社。

    孔家镇自古就有生产粉条的产业,只是后来年代纷乱这产业也就丢了。孔家镇的土地是沙土土质,适合红薯的生长。所以孔连胜就鼓励村民大面积种植红薯,并且帮扶村民成立红薯粉条生产作坊,让镇上做过粉条的老人提供技术支持。镇上以大队为组,群众自愿参加,至于建设资金上会有相应的补助,并且生产出来的粉条,除了一部分用于内销以外,其他的镇上会负责联系经销商。

    次年

    周晨的父亲周建军所在的大队,经过几户人家的商讨后,就成立了第一家红薯粉条生产作坊,后来镇上陆陆续续的成立了多家红薯粉条生产作坊,最多时多达十几家。

    但是从红薯到变成粉条却没有那么容易。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化的设备,基本上是全部靠手工完成,红薯收获后需要洗净、打碎、晾干,再用石磨或者把石头碾子用绳索等工具绑在拖拉机后面,把红薯碾压成粉,再经过水洗、过滤、沉淀,最后把沉淀下来的红薯淀粉再晒干,整套取粉的工序就耗时耗力,还要祈祷有个好天气。

    因为红薯成熟的季节性原因,等到要把红薯粉制作成粉条时,就进入到了寒冬腊月。

    寒假无事可做,周晨就和姐姐一块去给父母帮忙,凌晨两三点钟,姐弟两个被父母叫了起来,迷迷糊糊的穿好衣服坐在板车上,就被父母拉到了作坊。

    从远处就可以看到作坊里冒出来的滚滚热气,来到作坊,入口处有一个大水缸,里面是用红薯淀粉和好的面,再往里看,正入眼帘的是一口烧着热水的大铁锅,两个大人站在锅灶的两边,左手拿着一个瓢状的器皿,盛满了用红薯淀粉和的面,右手拿着一个木头锤子,匀速的敲打着器皿里的面,几十个长长的细线落入水中,然后有人负责用木棍把水中的粉条捞起,放入流动性的凉水池里,最后整齐划一的架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凉水池里会有一些面鱼疙瘩,就成了周晨与姐姐的小零食,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筋道”。

    作坊的外面有一个用塑料布盖着的小山包,里面存放着因前些天天气不好没有进行晾晒的粉条,现在早就冻的硬邦邦的啦。

    只见周晨的父母拿着一根木棍,逐一捶打着,把粉条上结的冰打掉,周晨与姐姐负责把捶打好的粉条装车,最后运送到晾晒场地,挂在架好的铁丝上进行晾晒。

    忙完这些之后,东边的天空已经渐渐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