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凰羽凤鸣 » 第十二章 亲请太师

第十二章 亲请太师

    纪千宸忙着运粮的事,皇上可也没闲着,因为设立摄政王一事,周太师称病不朝,以示抗议,一开始每日进出太师府的大小官员无数,有去商议政事的,有去送礼拍马的,偶尔有个别稀里糊涂真去探病的,可谓门庭若市。

    皇上知道以后,日日都要派人大张旗鼓的前往太师府探望,以示关心,每日上午和下午各一次,并且将当日去太师府的官员数量和名字呈报给皇上,皇上每隔一日便会从中挑出几个来面圣,只话家常不谈政事,更不提他们去太师府的事情。

    这些官员开始私下里偷偷揣摩朕意,比较灵光的,面圣之后便知太师府是去不得了,过了几日,去太师府的官员少了一些。

    皇上依旧派人一日两次大张旗鼓的前去探望,几天以后,开始有些闲言碎语传遍大街小巷,说是太师装病不上朝,但皇上还不辞辛苦日日探望,都对这位圣上赞不绝口,太师府的家奴出去买个菜,都被人指指点点。

    不知何时,盯着太师府的眼睛越来越多,这人多口杂,去太师府的官员一下子少的可怜,门可罗雀。

    皇上任然派人前去探望,由原来的每日两次,改为每日三次,大街小巷都在疯传太师已病入膏肓,周太师日日都即将离世,官员们已不再往来太师府,原来由太师独揽的事务自然而然的转到了纪千宸和太子那里。

    周太师日日煎熬,时时纠结,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近几日,眼看要运送粮草了,按理运送粮草一事周太师是当朝最有话语权之人,皇上必定要请他助纪千宸一臂之力,到时他就可以反将纪千宸一军,借此撤了他的摄政之职,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皇上派人来看望的次数不增反减,由每日的三次,减为一次。

    周太师在府内越发呆不住了,可现在若自己主动去找皇上,那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轻则之后地位不保,重则实属欺君之罪,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正发愁,皇上亲自驾临太师府。

    周太师一听皇上来了,立马穿上朝服,摔太师府众人门外跪迎。

    只是圣上并没有便服出行,而是銮驾,前面设有导迎乐,先是两根戏竹,接着是六根乐管、四根七孔笛、两根笙、两面云锣、一面导迎鼓,十面五色金龙小旗、十面五色龙纛、十面双龙黄团扇、十面黄九龙伞、一柄九龙曲柄黄华盖,接着是皇帝乘坐步辇之上,步辇后是持佩刀和执枪的大臣和侍卫。

    銮驾至,落轿,众人跪,公公扶着皇上走向周太师,皇帝亲自将他扶起,“周太师,请起,平身!”然后语重心长的说,“周太师,学生七岁便师从于您,方能有幸读书识字,后由您亲自教导,方知排兵布阵,是您为朕答疑解惑,也是您教会朕做人的道理,没有您便没有朕!”

    周太师紧紧的握住皇上的手,“老朽,惭愧啊!”

    皇上接着说,“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朕又岂会弃老师于不顾?朕日日都思念着老师啊!”

    “皇上!”周太师跪地,“是老朽糊涂啊!”

    皇上扶起太师,“老师请起。”

    周太师站起来,大声说道,“皇上,请!”

    皇上随周太师入了府,銮驾府外等候。

    太师府正殿,皇帝落坐,众人落座,皇上关切的说,“一直听闻老师身体有恙,碍于朕旧疾难愈,拖到今日方能来探望老师。”

    周太师跪谢。

    “今日老师不必向学生行礼,反到是学生要感激老师多年的教导之恩,如今学生已是皇上,而您乃是帝师!”皇上语气严肃了些,“推翻旧统建立新朝,是为的什么?老师可还记得?”

    周太师已老泪纵横,“为兴国安邦,百姓丰衣足食!”

    “如今学生正在为了这个目标和理想而努力啊,您与学生,既是师徒,更是君臣!”皇帝语气越发严厉了,“朕乃一国之君,任何事情都得放在江山社稷之后!而作为臣子,更应该以建设国家为己任!怎可看不清主次,分不出急缓!”

    “老臣!知罪!”周太师跪。

    “周太师接旨!”公公拿出圣旨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太师乃朕之肱骨,国之栋梁,群臣之翘楚!忠肝义胆,文武双全,乃众臣之表率,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师,即日起着太师协助摄政王负责粮草运送一事,不得有误,钦此!”

    “老臣接旨!”

    公公将圣旨放入周太师手中,顺手将他扶起,“太师莫要辜负皇上对您的信任啊。”

    “谢公公!”

    “老师今日好生休息,学生改日再来看您。”

    公公说道,“皇上起驾!”

    众人跪。皇帝出府,上龙辇。

    公公喊了一声,“摆驾回宫!”銮驾起,周太师府众人目送。

    周太师看着远去的銮驾,他忽然明白了,那銮驾上的人已不再是曾经的司马大将军,更不是那黄口小儿,而他显然是老了。

    “爹。”周启连忙将周太师扶起,“看来皇上依然是要倚仗咱们周家的。”

    周太师眉头紧锁,“恐怕恰恰相反!”

    周仁不解,问道,“爹,此话怎讲?”

    “你们两个,还是太年轻了!”周太师叹了口气,“你们以为皇上为何派人日日探望老夫?”

    “那必定是皇上因为父亲不朝而寝食难安。”周仁手一拱。

    “非也。”周太师摇摇头。

    周启想了想,“当今圣上乃尊师重道之人,岂有不来探望的道理?”

    “非也。”周太师还是摇头。

    周启和周仁向周太师一拱手,“孩儿愚钝,请父亲明示”

    “他就是要让为父左右为难,骑虎难下。”周太师情绪激动的说道。

    “既然如此,那今日又为何会来?”周仁不解。

    “哈哈哈……这还是为父曾经教他的计谋,”周太师冷言,“这就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那,父亲的意思是……?”周启看了看周仁。

    “周家的日子,往后怕是要越来越艰难了!”周太师捋了捋胡须,“通知下去,从今日起,凡我周家之人,出了这太师府,一定要低着头走路,夹起尾巴做人!”

    周太师思索了片刻,“启儿,尽快告知你妹妹,让她在宫里修养身息,莫要肆意妄为,更不可轻举妄动!”眼睛一转,“万万不可亲自去,务必托一可靠之人。”

    “孩儿领命!”

    周仁和周启扶着周太师转身回了府。

    周启回府后,立刻修书一封,让人带进了宫。

    凰羽殿内,因为一个宫女模样清秀可爱,正在被周皇后用刑。

    “给我抽!在她脸上狠狠的抽!”周皇后正发难。

    康福海急急跑了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娘娘,太师给您的信。”

    “信?”周皇后接过来立马拆开,脸色一惊,“皇上銮驾出宫了?此事你可知晓?”

    康福海也一脸茫然,“奴才不知。”

    “銮驾出宫这么大的事,这么大的动静,为何我凰羽殿连半点风声都没听到?”周皇后顺手就打了康福海一记耳光,“你是怎么当的差!”

    康福海跪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请娘娘饶命!”

    “这都什么时候了,父亲还要让我韬光养晦!”周皇后自言自语,走到香炉前,将信放进去烧了,“是当真老糊涂了吗?”

    皇帝回宫后,命公公将他扶至龙榻上休息,见皇帝眉头一皱,公公关切道,“今日太师之事已解,不知还有何事让陛下忧心?”

    “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已解?这才刚刚开始。”皇帝长叹。

    “那陛下的意思是?”公公给皇上端了杯茶。

    皇上品了一口,“时机未到,言之过早,静待时机,方能水到渠成。”

    公公点了点头。

    “不知运粮一事他准备的如何了,再过几日要出发了吧?听说是晚上启程,”皇上看着公公,“你去,让他速来见朕。”

    “老奴遵旨。”

    公公驾着马车一路疾行,马不停蹄的赶到了纪王府,可纪千宸并不在府内,不得已只能在正殿恭候。

    逐月按照纪千宸的要求,安排好码头上的事宜,想着公子马上要回府,便没有去凤鸣阁复命,午时过后直接返回了纪王府,路过正殿时看到有一公公坐于殿内,逐月一抬,一只小鹰落在她的手臂上,口哨响起,小鹰飞了出去。

    纪千宸处理完阁内事务,和影一驱车回城,突然听见头顶小鹰鸣,他从车厢将头探出,只见一只小鹰在都城上空盘旋。

    “影一,加速回府。”纪千宸看到小鹰,便知逐月定有事找他。

    “是!”

    纪千宸的马车还未停稳,逐月就急匆匆奔他而来,“启禀公子,宫里来人了,是公公,现在正殿等候。”

    影一立刻停住马车,纪千宸从车上下来,“影一,驾车先行,宫门外等候,逐月,速回凤鸣阁,通知上官楼主,随时准备行动。”然后看了一眼府门口的车辇,急忙赶去了正殿。

    公公可算把纪千宸盼来了,“小王爷您可算回来了,”拉起纪千宸的手就走,“老奴等候您多时了,快随老奴进宫。”

    “如此着急公公可知是何事?”纪千宸跟着公公上了皇帝的车辇。

    “老奴只管传话,其他的事老奴不知。”公公对着车夫说道,“快点!宫里那位该等着急了。”然后转头问纪千宸,“小王爷今儿是去哪了?”

    “督办粮草运送一事,”纪千宸平静的说。

    公公低声说,“这事宫里的那位也操心着呢,小王爷可务必把此事给办好咯!”

    纪千宸手一拱,“谢公公提醒!”

    公公又催促了一声,“你再快点,回去晚咯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车夫扬鞭,马车绝尘奔向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