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电子终结 » 十八 没什么呀

十八 没什么呀

    一个失败者的自述。

    童年并没有什么印象,模糊且虚幻着过来,那个称为父母的人总是带着我们在地里奔走,也许最多的回忆是吃进嘴里的干土,和那无时无刻都在的烈日,光不仅是背景,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也许是成长了,他们告诉我来到了一个和平,一个没有剥削的世界,但……他们顿了顿,没有再说什么,手里的铲子和锄头己经刻在他们的生命中了,一种象征,让我以为世间的一切都在忙碌奋斗着。

    当看到书的那一刻,当父母让我去学习时,本能让我不断地反抗,不断地出走玩耍,因为明明是看得懂的文字,却说着另一个世界的事物,一个从不属于我们的梦。

    总是被努力读书能改变一切的告诫围绕着,被迫着,裹挟着日以夜继,读着无法理解的文章,做着无穷无尽的题,就像这只是撑起我这生命的唯一一块砖。

    但事实上,这却是最正确的。

    最后的到来也很快,考场的大门,就像噩梦中游荡出来,大脑空的只能容下那几本破书和例题,无数日夜的悲泣和幻想都像潮水般逆卷而来,人类崩溃的临界点也就在此,由空白到黑色也只是一瞬。

    那个被定格的数字,是比无常索命更可怕的线,不需要孟婆就能忘却后再历轮回,所有的夜都很冷,我只能靠着笔书写留下的一丝余热取暖。

    又是一样破旧的门,机械的浓缩的日常复写在答卷上,再次去等待他人的审判,而这次,换回的是被父母称为的成功,勉强的在线上摇摇欲坠,看着无数的同学,还有被称为战友的人落入深渊,我没有任何高兴。

    庆贺之后,父母想着为我的美好人生定轨,他们为我想好了工人的一生,从结婚到未来都把我算透了,可我却幻想着小时童话中的生活,阳奉阴违地选择了传媒作为我一生的职业。

    当我第一次去往校区时,是建筑的沙尘来迎接我的,空荡荡的校区比隔边农田成群的黄鼠狼群还要冷清,会热闹起来的,我在内心只能这样想着。

    建筑的人走了,那些巡视的领导也走了,据说是有着免费的饭和住房,电视上新闻播着这没有希望的预言,我一点也不意外,我看着远方都市用着那昂贵无人机拍摄的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时,我知道,这两个世界很远很远。

    但也很近,如果我拿起了那传承的锄头,是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为少年们的午饭思考着,该浇水了,该还我背负在生命灵魂中的债了。

    一样的肤色,一样的生命,只是隔着大山大湖,他们悠闲的在草地踱步迎接曙光,我们在泥地中挣扎越陷越深。

    朋友们都消失了呢,他们被压弯了腰,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命运,却还在笑着,是为了下一代,也只能笑着,让汗水去浇醒新苗,让所谓野花流更少的泪。

    我在睡梦中常惊醒,看不到星星的夜只有月光的冰冷,你说,会有人会看到我们,去投来一个最简单的关注吗?

    当我自以为学完了一切,也就失去了一切,那个没建完的校园也是一场梦,这富饶的土地是我们在播种着,却又没有收获,传媒也只是一个美好的自己设定,这代代传承农民的地方不需要一个报导现实的记者,太阳的光早就把人们的心晒透了。

    在一个平淡无常的日子回到村子,小时的乌鸦一样向我打着招呼,父母却只能沉默着,没有预期的数落出现,他们看着我娇嫩的拿着笔的手叹气,我己经不属于这片土地了,而没有工作,也一样留不在这片土地。

    最后我走了,这是我对家的最后印象了,在一个谁都没有起的清晨,空的行礼箱,只有身上的一支笔和对未来还有希望的心,在那唯一陪我一路走过的黑鸦注视下坐上车——它也老了,一直在同一个枝头上等待着什么。

    我的弟弟,我一直很难感受到他的存在,他就像我的镜面一样受着一样的教导,过着一样的生活,只是比我晚几年接受事实罢了,我们会有一样的路吗?我也时常思考着。

    我不想去听,同样悲痛的心会共鸣一齐破碎。

    接着系统诞生了,人们又变得疯狂起来了,就像命运开的玩笑一样,拥有它的人成为了稀有的商品,而我也从失败者的队列被邀请来到这繁华的城市,去完成学业,去享受生活,去得到那些本不属于我的东西。

    我只是个小丑,在安排的剧本中迎接虚伪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