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县尉王大同

第四百一十四章 县尉王大同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这就是李冲元这个四哥,对婉儿最直观的认知。

    长幼有序。

    这也是当下最认同的事情了。

    李冲元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机会,当着李渊的面,狠揍一顿这丫头,那不得往着狠里揍嘛。

    本来好好端端的想着赵有才的事情。

    被这丫头一打乱,李冲元又得重新缕一遍。

    “呜呜,我要向母亲告状,你打我,呜呜......”

    坐回椅子上的李冲元,瞧着这丫头一直站在那儿哭,李渊也不管,乔慧也没去安抚。

    谁也不去搭理她。

    李冲元哪里会不知道。

    依着这丫头的性子,估计过一会就没事了。

    再者说了。

    他李冲元就算是再揍狠了,那也不可能真把人给往伤里打的。

    从李渊来到李庄,这都近两个月了。

    两个月里。

    这丫头干的事情,可谓是让李冲元恨的牙痒痒,一直逮不着机会解一解自己的手痒。

    就好比前段时间。

    这丫头跟着村里的小娃,在荒草地边斗牛。

    还说什么要是斗死了一头,还可以吃牛肉。

    牛是何物?

    那可是李庄最宝贵的东西了。

    死一头,李冲元估计都得心疼一年。

    傍晚。

    行八他们从长安回来了。

    同时,向八他们也回来了。

    “小郎君,据我等所查,画像上的人,正是那赵有才的人。”当行八他们一回来,就向着李冲元回禀了所查的消息来。

    李冲元一听,心中顿时就有了主意了。

    说来。

    他心中的主意,早在行八他们没有回来之前,就已是有了。

    而当他听闻行八的话后,那更是准备实施自己的计划了,“行八,你现在去一趟县衙,让王县尉来我这里一趟。”

    身为鄠县的代县令。

    虽不去处理公务,可真要是有了事情,他这个县令,依然可以说是鄠县的一把手。

    ......

    天黑之时。

    行八带着那县尉来到了李庄。

    “下官见过李县令,不知道李县令差下官过来所谓何事?”当那县尉一到李庄,见到李冲元后,连最基本的寒喧都没有,直问其事来。

    李冲元瞧着那县尉,笑了笑,“王县尉想来也是初来我李庄的吧,正好无事,请县尉过来叙叙话。”

    “李县令,如果有什么公事,还请直言,李县令此时差我过来,必然是有事情要吩咐的,如果非紧急事的话,李县令断然不会在此时差我过来。”那王姓县尉依然直言直语的。

    这到是让李冲元本还想探探这位县尉的话,都显得有些多余了。

    军中出来的人,就是不一样。

    连这行事风格,到了地方之上,也都如此。

    这到是让李冲元对这位王县尉,多了一丝的好感来。

    李冲元请了他坐下,“王县尉,我虽不常去县衙,但对你的能力,还是有目共睹,清清楚楚的。此次请王县尉到我李庄,也着实有件事情需要王县尉去承办。王县尉你可能有所不知,前两天,有人在我李庄下毒,毒死了上万鸭鹅。”

    “什么!何人所为,尽敢如此大胆。”王县尉一听李冲元的话,腾的一声从凳子上蹦了起来。

    李冲元压了压手,“王县尉莫要急,今夜我请你过来,就是想与王县尉好好商议一番,此事该如何行事的。”

    “李县令,你请吩咐,如此匪徒,尽敢下毒,我王大同必然是要抓住他正我唐国纪法。”王县尉快人快语,脸上的青筋都冒了出来了。

    李冲元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王大同王县尉。

    李冲元他并未与此人多有深交。

    每次去县衙,那也只是点头打声招呼。

    最多的,也就是听听牛凡这个主簿介绍,或者牛凡的一些报怨声。

    论能力。

    牛凡曾说,这位县尉王大同,还是很强的。

    但要说交心,牛凡说有些难。

    或许是因为此县尉王大同出自于军中,根本不太会与人交汇,更是不太懂什么人情世故。

    这也就使得主簿牛凡,每一次见到李冲元后,都得向着他报怨几声不可。

    就如此时。

    从王大同的话中,就能看出,此人也着实不善于与人交流,也是快人快语的。

    随后。

    李冲元与着王大同说了一会话。

    最终。

    由着行八他们护送着他,以及他带来的几个衙役离开了李庄。

    至始至终。

    他都没有见到李渊。

    因为李渊吃完晚饭后,就回大屋休息去了。

    就连婉儿这丫头,下午被自己四哥狠揍了一顿后,就一直把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哪怕晚饭,都没下来吃。

    当晚。

    婉儿这丫头。

    再一次的如以前一样,半夜三更蹑手蹑脚的下了楼。

    第二天清晨。

    正当李冲元他们跑步之时,王大同带着数十名衙役来了。

    “王县尉,请看,这就是我李庄被毒死的鸭鹅,你让太医博士和这些隶臣验一验。”李冲元带着王大同他们到了填埋之地,翻开来后,让王大同他们验一验。

    毕竟。

    这事不是他李冲元一人说了算。

    至少。

    在拿人之前,得要有确凿的证据不是。

    当下的唐国。

    可没有仵作之名。

    仵作之名,那乃是宋之时才正式确认的。

    而且。

    仵作这个行业。

    原本在秦汉时期,有一令史官员为首,带着隶臣进行尸检工作。

    到隋唐时期,虽说有些许变化,但也只是名字变化了一些罢了。

    当下,有的乃是朝廷所派太医署太医博士,到各州县任职太医博士一职。

    其下,有着一些隶臣,也就是一些奴仆、奴隶或者役夫等人。

    隶臣负责搬运尸体,或者剥衣等工作。

    至于查验尸体的,那必然属于那位太医博士的工作了。

    王大同瞧着坑中大量死去多时,且发臭的鸭鹅后,向着李冲元点了点头,“你们赶紧查验一下,看看这些鸭鹅到底中了什么毒。”

    片刻后。

    那太医博士就已是查验结束,连坑都填埋回去了,“禀李县令,王县尉,这些鸭鹅,中的乃是鹤顶红之毒。据朝廷规制,鹤顶红乃是管制之物,普通百姓不可能买到如此多的鹤顶红的。所以,此事,下臣认为可以排除乃是普通的百姓农人所为。”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

    在片刻之间,那太医博士就已是知道了鸭鹅所中之毒。

    甚至。

    还把普通的百姓农人下毒之嫌都给排除在外去了。

    “没错,如此大量的鹤顶红,普通的百姓农人,自然是买不到。而能买到的,必然是有其身份的人。而且,本官这两日里,也查到了有人在县城药铺里问过鹤顶红之人。”李冲元适时的说道。

    昨日。

    他请王大同这个县尉过来,说白了就是报案。

    至于细节之事,他是一点都没有说。

    而此时放出这些话来,也是他李冲元得了李渊的提醒之后,这才说的。

    毕竟。

    鄠县县衙不是他李冲元一人的,也不可能让他行一言堂的。

    为了杜绝一些麻烦,他李冲元也只能如此了。

    再者。

    想要去长安抓人。

    那必然是要出具公文的。

    而且。

    这公文之上,除了得有他这个县令的官印,还得有县尉的官印,更是需要县尉带着衙差役夫行动的。

    如果李冲元大张旗鼓的带着人去长安抓人。

    要是被一些有心人知道了,这事估计又得闹到朝堂上去不可。

    到那时。

    他冲元可就要被动了。

    王大同等人一听李冲元的话后,纷纷看向李冲元,“李县令,此人是何人?是何人敢犯下如此大事?”

    “王县尉,这是我写好的公文,你只需要依着公文去抓人审问即可。公文上的这几人,就是我派人查到购买鹤顶红之人。”李冲元像是早有准备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份还没有盖官印的公文出来。

    王大同接过公文,扫了一眼后看了看李冲元。

    李冲元心领神会,“王县尉不用奇怪,官印可不在我身上,一会你回县衙后,直接找牛主簿加盖官印即可。行八,你一会随王县尉一同回县衙,顺便把我的官印带回来。”

    “是,小郎君。”行八赶紧应道。

    事已明了。

    王大同离开李庄返回县城之前,特意与李冲元二人说了一会话。

    而当王大同离开后。

    李冲元的脸上,却是挂起了一丝的不解。

    站在李冲元身边的婉儿,早已是从昨日被揍当中恢复到了平日里的神气来,“四哥,刚才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你都是鄠县的县令了,难道还不能自己查案了吗?”

    “他这是在提前给我警示,话里话外,多是指让我这个县令,最好不要越俎代庖。”李冲元缓声而道。

    就刚才。

    李冲元与着那王大同交谈之中。

    王大同意指李冲元最好不要过份插手他的事物。

    虽没有直白的言明,但话里话外,皆是这个意思。

    婉儿噘了噘嘴,“他一个小小的县尉,难道县令还不能过问他的事情了?况且,四哥你还是他的顶头上司呢。”

    “可不是嘛,不过人家是新来的,而且还是从军中来的,到现在,四哥我也不知道他是谁的人,连牛凡都不知道他是谁的人。向八,你一会回长安去,帮我查一查,这个县尉,到底是谁的人去。最好先回本家,问一问我阿娘。”李冲元着实不明王大同这是要干什么。

    向八得了话后,打马离去。

    而此时。

    拿了盖好大印公文的王大同,带着数十名衙差,直奔长安而去。

    反观行八。

    却是被牛凡给留了下来,“行护卫,你也知道,县令的大印要是李县令拿走了,我们行起事来,那可不太方便啊,要不,你先回去跟李县令说一说?”

    “牛主簿,不是我不答应,我家小郎君让我过来,就是要把大印拿回去的,要是我空手而回,我家小郎君打起人来,那绝对能要了我的小命去的。”行八难言道。

    牛凡想占着县令大印。

    一来行事方便。

    二来他掌了县令大印,那可以说乃是这鄠县一把手了。

    毕竟。

    李冲元不常来,即便来了,也不管事。

    所以。

    牛凡这才想着劝一劝行八,让他把大印留下来。

    不过。

    行八不松口,他牛凡也没有办法。

    最终。

    行八带着大印,回了李庄。

    而此时的向八。

    一回到长安后,就直奔本家。

    “老夫人,小郎君让我来打探一个人。”向八一回到本家后,在得了管家的许可之后,见到了老夫人。

    老夫人闻话后不解,“元儿要打探谁?”

    “回老夫人,小郎君让小的回来,向老夫人问一问,那鄠县县尉王大同是谁的人。”向八直言。

    老夫人听着王大同之名,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是谁。

    好半天后。

    老夫人依然想不起王大同是谁来,随即向着管家投去询问的目光。

    管家颔首躬身,“老夫人,据查,小郎君所要打探的鄠县县尉王大同,乃是王家的人,同时也是太子的人。”

    “哦?王家的人?太子的人?”老夫人闻声后,心就开始吊了起来。

    不过。

    管家却是又说道:“老夫人,你也莫要担心。那王大同虽说乃是王家和太子之人,但据我所知,此人人身份不一般,而且鄠县去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圣上不可能不考虑派一个自己的人去,所以,我猜那王大同,有可能还是圣上的人。”

    “此话何解?这王大同即是王家人,也是太子之人,更是圣上的人,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呢?”老夫人不明所以。

    管家也未回话,到是从怀中掏出一本像是早就准备好的册子出来,翻了翻,递到老夫人的跟前,“老夫人你请看,王大同,现年三十有八,山东人氏,曾经效力于原秦王麾下的左路军,当时的左路军将领乃是翼国公秦琼。”

    “战事结束后,此人像是消失了一般,直到贞观三年回到长安兵部任职库部司令史,一直默默无闻,但却是一直与着王家,以及太子有所走动。而去年鄠县大动,圣上特意着其到鄠县任县尉一职。”

    “可见,这王大同此人,乃是三方之人,具体隶属于谁,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依我推断,此人蛰伏如此之久,想来必然是圣上所辖的百骑司暗卫。太上皇去年说要去李庄,而圣上就着此人到鄠县任县尉,如此推想而来,也是为了护卫太上皇的,同时,也是圣上一手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