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七百三十七章 长生果

第七百三十七章 长生果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一年一度的科举乃是大事。

    他们举荐自己人为官之事,那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可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会突然放出话来,说科举一事暂时搁置,他们举荐的人还要问对。

    所有人都知道。

    只要问对,那他们所举荐的人,就有极大的可能,将会不被所采用。

    问对。

    以前到也不是没有过。

    只不过这种情况极少见,而且最多也只是问对几人罢了。

    而如今,李世民除了要审核所有人,还要问对所有人,这就让众朝官们慌了神了。

    自己的门客,他们最是清楚不过的了。

    其中,有好的,自然也就有差的。

    有真心投入他们门下的,自然也就有他自己的亲属。

    真心投在其门下的,必然是有些能力的。

    而他们的这些亲属如何,他们心知肚明。

    不要说做官了,哪怕就是为吏都不合格。

    众朝官们慌了神了。

    慌了神的众朝官们,大部分都是文官。

    而武将这一边的人,反到是正常的很。

    也是。

    武将他们举荐的人,比起文官们所举荐的人要简单多了。

    而且,武将们所举荐的人,其如果被采用之后,所担任的职务本就不高,而且还需要经过几大军营的验证,方可任职。

    真要没点能力,走武一系,那还真没路可走。

    文官一系所举荐的人嘛,那可就不一样了。

    比如,当举荐之人一旦被朝廷所采用,会被委任其一职官。

    虽说其职官不一定有什么职权,但怎么着也是入了品的。

    如果其被着重举荐的话,说不定其所任职官的权力会很大,有可能是某县县尉一职等。

    比如这县尉一职,那可是一个权力很在的职位了。

    所得理的事物,乃是一县之治安之事。

    如此人品性极差,且能力又不足的话,他要是上了任,那就是为祸一方啊。

    没办法。

    当下本就只有这么几种途径选择官吏。

    良莠不齐也是避免不了的,更是无法所剔除的。

    不要说当下了,哪怕千年之后的现代,有着如此多的高科技的产品,有着如此先进的体制体系,可也一样有着太多的庸官,太多品性极差的官吏。

    更者的,那就不说了,各位读者心里明白的很。

    好官难寻。

    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官员,可以说少之又少。

    用作者一句话说。

    人性是善的。

    但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受到太多的外在因素之后,那必然会从善变成恶。

    即便不变成恶,也会被外界的各种因素,磨去他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善,然后变成一个局外人,变成一个踩低捧高的普通人。

    世上难道就没有真正没有因为外界因素而被改变的善人了吗?

    当然有。

    只不过那是凤毛麟角罢了。

    同样,也有一些少之又少的恶人转善的过程,但这种比起凤毛麟角的,来得更为少。

    大圣人世间少有,大恶人世间从不曾间断过,层出不穷的。

    这就是人世。

    人世复杂,可在复杂,也是这么一个人世。

    只要不祸害他人,那就是一个好人了。

    话回正题。

    王礼话下话后,瞧着众慌乱的朝官们一眼,冷笑一声,踏步准备离开大殿。

    可就在王礼离开之时,岑文本却是叫住了王礼,“王总管,刚才你所说的,可真是圣上的意思?”

    “岑侍郎,你这话是何意!难道你是在怀疑我!还是在怀疑圣上的旨意!”王礼不高兴了。

    岑文本发觉自己问错了话,赶紧行了一礼,“王总管误会了,我并不是那个意思。”

    “那是何意思!”王礼盯着岑文本,眼中戏笑。

    岑文本不好再多言。

    眼前的这位,可是李世民的代言人。

    王礼发了何话,代表的就是李世民的意思。

    敢当作这么多人的面质问起王礼来,这不就是在质问李世民嘛。

    这要是让李世民听见了,那还得了。

    即便他岑文本乃是中书侍郎,从三品的大臣,可也架不住李世民的一场怒火啊。

    中书侍郎乃是中书省的副官,处理机要之事,虽比不得中书令这个宰相之职,但其职位的重要性,那可是不言而喻的。

    而且。

    岑文本此人,说来也着实受李世民的重用。

    他岑文本在中书侍郎这位职位上一呆就是十一二年。

    再者,岑文本此人才思敏捷,更是超过了上一任的中书侍郎颜师古,要不然,当初的刚坐上皇位的李世民,也不至于要免了颜师古的中书侍郎之职,由岑文要来担任此要职了。

    当然,颜师古被免不只是因为岑文本的才思敏捷,更是因为被某事陷入其内之后被免的。

    而且正好,岑文本曾经被梁帝萧铣聘为中书侍郎一职,帮助其起草文告,管理机密文件诸事。

    所以,有此底子,他岑文本自然而然的,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中书侍郎了。

    可今日,他岑文本突然用一种质问的话语询问起王礼来,这就让王礼不快了,且心中同时也带着一种戏笑。

    岑文本能用这种口吻问话,王礼一想就明白了其中意思了。

    离开大殿的王礼,回头看了看殿中各朝官们那惊慌的面容,心中暗笑,‘就你们的那点小心思,真以为圣上什么都不知道吗。圣上一发话,你们就知道慌了。看来,圣上说的对啊,你们这些人要是不时常敲打一下,真以为这天下是你们的呢。想如何就如何,想砸一个郡王府就砸一个郡王府。等着吧,待圣上安抚好向郡夫人之后,看看如何处置你们这些人。’

    王礼找就查到了那件事情的背后之人是谁了。

    经过这些天的查证,汇聚到他王礼手中的各种消息,直指朝中数位大臣。

    虽说。

    这些天下来,他王礼没有查到此件事情与这几位大臣有直接的关系,但所有的指向,都是他们。

    而李世民也在前两天,叫停了查证之事。

    这么些天查不到什么,李世民也不会再让人查下去了。

    当天下衙后的傍晚。

    各朝官的府上,都在议论今日朝堂上的之事。

    而此时。

    魏征却是少有的在下衙之后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坐上马车,来到了李家本家。

    魏征再一次的来到了李家,这让老夫人又一次的亲自相迎,“郑国公前来,老身有失远迎,还请见谅。郑国公,里边请。”

    “向郡夫人,老夫就不进去了,就说几句话。”魏征行了礼,摆了手。

    老夫人不明,“还请郑国公明言。”

    “李郡王府邸被砸一事,还请向郡夫人能够高抬贵手。因为此事,朝中已是有些不安。当然,向郡夫人请放心,此事必然会严惩领头闹事之人,至于其他的学子,他们乃是受了他人的蒙蔽,这才犯下此大错。所以,此事还请向郡夫人高抬贵手。”魏征有些没脸的把话说完。

    是的。

    魏征此刻着实有些没脸。

    上千学子被李孝恭给带人抓了起来,关进了大牢里。

    数天下来,不少大儒也好,还是夫子也罢,更或者是朝中文官们,就没少踏进他的府邸。

    这些人自然是来求情的。

    求他魏征能在这件事情之上,替那些学子说说话,以免葬送了这些学子的前程。

    闹?

    闹什么呢?

    李冲元本人不在长安,这些学子敢带人砸了李冲元这个西沙郡王府邸,这本就是一件犯了律的事情。

    而且,还砸的是一个宗室府邸,那更是犯了大忌。

    犯了律法,又犯了大忌,他们哪里还敢闹,又哪里不知道,这件事情没法闹,更是不能闹。

    这要是放在平时,他们必然会大闹一场。

    说不定还要堵一堵李世民不可。

    可惜,此件事情还真不是他们能闹的。

    为此。

    长安城的那些大儒,夫子们,文官们,可以说天天上门让魏征出面求情。

    为那些学子求情。

    至于为何,那不用想。

    这些被抓的学子当中,有大儒的学生,有夫子的学生,更有那些文官们的亲属等人。

    总之。

    魏征的府邸大门,已经被这些人给踩得快平了。

    老夫人闻言,脸色拉了下来,“郑国公,如果你是为了那件事而来,那还请老身无礼了。管家,送客。”

    话一说完,老夫人直接转身回了府去。

    管家伸了伸手,“郑国公,请吧。”

    魏征望了望本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无声的爬上马车。

    此行,他无功而返。

    长安这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远在大洋对岸的李冲元,却是一概不知。

    天色将亮。

    李冲元从自己的营帐内爬了出来,看着太阳将要升起的地方,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啊~~又是一个艳阳天。希望今日有所收获,不要再空手而归了。”

    “小郎君,你起这么早啊。”乐道从不远处走了过来。

    乐道昨夜值勤。

    不过从乐道的神情上到是看不出他值夜勤的情况。

    到了这个地方,所有人貌似没有因为时差的因素,而显得困倦与疲惫,反到是个个精神如虎似的。

    说来。

    李冲元他们一路乘船来到这里,就没有感觉到时差问题。

    李冲元笑了笑,“咱们已经深入几百里了,再往深处去,我恐有事发生。所以,今日就算是这一次寻找的最后一天。”

    这是第二次换了点。

    从唐力湾离开后,李冲元他们又选择了一个海岸上了岸,并且一路寻找农作物到了此地。

    离着登岸点已经有七八百里的距离了。

    上一次,一船员寻到了葵花籽。

    而这一次,已经深入七八百里的距离,依然空空如也。

    这让李冲元一直怀疑,是不是自己寻找的方向是错误的。

    可即便如此,李冲元也没有实际的办法去解决,毕竟,李冲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寻找的农作物,具体长在何处。

    他李冲元只知道,自己要寻找的农作物,生长在美洲。

    至于那些农作物有哪些是生长在北美洲,还是中美洲,更或者是南美洲,李冲元一概不知。

    所以,李冲元只能用这样的一个笨方法,从北寻到南。

    如果这样都找不到,李冲元会从绕过南美洲,再从南寻到北。

    总之。

    这一次,李冲元无论如何,都得寻找到自己一直期望的农作物。

    继续寻找。

    营地折掉,所有人在太阳初升之时,将将吃过了一些食物之后,再一次的开启了寻找之旅。

    而这一日。

    李冲元他们依然没有寻到所谓的目标物。

    最终,只得败兴而回。

    换地方,换方向。

    一次又一次的寻找。

    每一次的寻找,所用的时间少说都是半个月一个月的。

    一连数次下来,时间已是来到了十月。

    当一进入十月后,李冲元他们再一次的换了一个地方。

    这一次的地方,离着第一次登岸的距离,已是有着六七千里的距离了。

    上了岸的李冲元,二话不,再一次的开启了寻找之旅。

    此次,李冲元他们已经来到了前世墨国所在之地。

    一登岸的一天之后。

    就有了新发现。

    人类生活的痕迹,而且还是很明显的人类痕迹。

    这让李冲元他们顿时多了些紧张感,同时又多了些期盼之感。

    为何?

    在李冲元的认知中,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那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农作物,玉米。

    而且,李冲元前世看过的记录片中的介绍,玉米乃是玛雅人最先发现,也是最先培育出来的粮食农作物之一。

    只要找到了玛雅人,李冲元相信就能找到玉米。

    戒备,探子组队探路,时不时传来消息。

    在确认没有危险之后,李冲元他们会再一次的开启新一天的寻找之旅。

    傍晚。

    李冲元他们找了一个地方,准备在此过夜。

    正当众人砍树伐木,平整营地之时,一船员突然放声大喊,“李郡王,李郡王,有发现,有发现,我们好像找到了你说那个长生果。”

    当李冲元听到长生果之后,顿时如兔子一般,连蹦带跳的跑了过去。

    到了船员身边,李冲元望着地上被挖出来的落花生之后,直接跪了下去,一把抓住那几颗落花生,兴奋的大呼,“哈哈,哈哈,长生果,真的是长生果。行八,记他一功。”

    李冲元兴奋的有些找不着边似的。

    兴奋。

    太兴奋了。

    多少年都没有吃到落花生了,都快忘了是啥味道了。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