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八百零四章 大面积种植

第八百零四章 大面积种植

    .com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育种基地离着振州宁远县也只有十来里地。

    而李冲元的这片育种基地,又正好位于宁远水的东南侧一带。

    不过。

    此时的这片如平原般的土地,却是未曾开荒,属于荒野之地。

    仅有李冲元的这片土地,处在正在开荒的阶段,但同时,也有一大片的土地已经开荒了。

    李冲元一到琼岛为何如此笃定这里就是自己的育种基地呢?

    当然是因为有人接应了。

    而接应的人,自然是王廷的人。

    而且,此人还是老熟人,正是曾经帮着李冲元修建码头,修建船厂的王廷的一个小管事,王升。

    王升本来在西沙岛帮着李冲元继续修建岛屿的。

    但如今的西沙岛,早就趋于完善当中,而且李冲元打回来之后,就已是准备要在琼岛的振州弄育种基地。

    虽说当时自己并没有派人来这琼岛,但回到了京之后,见了王廷,王廷就写了信,让王升赶到这琼岛振州来找地方了。

    而且。

    找的地方,还是李冲元指定的一个片区。

    那就是宁远县之南的这片土地。

    振州乃李冲元前世的三亚崖州区所在。

    振州共有五县,治所在宁远县。

    宁远县西边的延德,北边的落屯,东边的吉阳,东南边的临川。

    振州别看有五县,但人口却是稀少的很。

    振州乃是下州,这人口自然也就少了。

    振州除了乃是下州之外,更是一个流放之地。

    毕竟。

    这里远离大陆,也远离大唐的中心长安,离着长安数千里之地,又处于岛上,正是一个流放罪人的好地方。

    当下大唐的罪人,要么流放到西域一带去,要么就是岭南一带,而其中,就包括这琼岛。

    琼岛,放在前世,那是一个度假的圣地。

    而振州这一带,那更是度假的圣地。

    李冲元在长安之时,就对振州有所了解过。

    他也知道,振州的官吏,大部分都是因为有罪,而流放到这里来为官的,哪怕就是州官也是如此。

    像李冲元这样的勋贵,绝不会来到这种不毛之地,更是不会来到这样的地方吃灰看草的。

    毕竟。

    这里远离大唐政治中心。

    哪个做官的不想往上爬?哪个做官的不想做京官。

    可唯独李冲元,却是选了这么一个地方来育种,这要是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知道,估计又得说三道四了,指草骂木了。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前世,李冲元学的虽仅是水产,但也知道,自己的学校曾经在三亚崖州区有一个育种基地。

    而且。

    李冲元更是知道,在三亚这片地界之上,不管是公司,还是各农牧学院,更或者各省市的农科院,以及农科所等等,皆在这里有育种基地。

    温暖,一年四季如常一般的地界,此乃是育种的最好地方了。

    而如今。

    李冲元也如前世的那些方式一样,选择了振州宁远县这一带来做为自己的高产粮种的育种基地。

    码头在修建。

    码头处在宁远水的一侧,也处在李冲元的育种基地之内。

    码头虽小,但足以停靠两艘甲型明轮船了。

    而当李冲元的这些甲型,以及超甲型明轮船来到这片从未有过这么大的船只来时,那些受雇来开荒的百姓一见之下,全部停下手中的活计,望向码头方向,双眼大瞪,不知道该用惊吓来形容他们,还是用害怕来形容他们的神情。

    好在修建码头的这些人,乃是王升从西沙岛带过来的人。

    要不然,这要是雇的是当地的百姓的话,怕是要抛下手中的工具,逃也似的奔向别处躲藏去了。

    船抵近码头,木板搬了出来,搭上码头。

    码头之上正在监工的王升,早已候在下面了。

    李冲元率先下得船来,王升立马躬身一礼,“李郡王万福,小的王升,给李郡王见礼了。”

    “咱们也是老熟人了,没必要弄这些虚礼。如何?荒开得怎么样了?何时可以平整土地开始种植了?”李冲元伸手抬了抬王升的手,笑着问道。

    王升被李冲元伸手这么一抬,很是受用道:“回李郡王,受我家郎君的指派,升在去年之时就已经来到这里招人开荒了。到目前为止,荒地到是开出了一些,仅有七百亩左右,还有两千余亩还在开荒当中。”

    李冲元点了点头看了看前方开荒出来的一大片地,看着到是够他李冲元种植自己带来的一部分农作物的了。

    三千亩地,就是李冲元的育种基地。

    但目前仅仅只是开荒出了七百亩,还差两千余亩未开荒。

    李冲元也能理解。

    开荒本就是一件难事,而且还是一件特别累人之事。

    如果没有趁手的工具或者机械设备,那开荒之事,只能说是一个比服劳役还痛苦的事情。

    这里不比北方来得容易。

    在北方,很多土地以前是开荒过的,只不过因为战争之后,很多土地没人种养,最后又成了荒地。

    而在南方,而且还是振州之地,这里可谓是从未有人开过荒,更是从未有人种植过任何东西的土地。

    所以。

    这土地之上,更是荆棘密布,蛇虫鼠蚁更是多如牛毛。

    要是一不小心,被某种毒物咬上一口,那可就要了命去了,所以说在这里开荒,比服劳役来得更为痛苦。

    “我瞧着开荒的人并不多,依着目前的进度下去,怕是半年都完不成,可否再招些人来开荒?”李冲元觉得七百亩地还是有些少。

    王升闻话后,有些无奈道:“回李郡王,小的到是想去多招些当地的百姓来开荒,可这里人口稀少,这数百人,还是我花了重金,寻了宁远和落屯两县才凑了这么多人。”

    “唉!!!即然这样,那就只能慢慢开荒了。”

    李冲元其实也知道,这里人口着实稀少的很。

    别看振州是一州之地,辖五县之多。

    可振州五县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足两万人。

    两万人当中,老的小的一剔除,能干活的,估计也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三分之一,也就只有五六千人。

    五六千人分成五个县,就算宁远县乃是振州治所,人相对要多上一点点,,最后摊到各县也只有千把人而已。

    千把人,还得剔除一些官吏,商人等,也就不到千人之数。

    而如今。

    李冲元的这块育种基地之上,有着四百余人正在开荒,足以可见,这已经可以说是把两县的稍稍空闲的人给招了过来。

    一州不如一县,这让李冲元着实也没了办法。

    招人,有人招才叫招人。

    没人招,那就只能慢慢来。

    或者,去其他地方招人,比如去岭南一带,或者去别的地方。

    当下。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李冲元想要招人,最好的去处,那就是北方。

    但时间紧迫,而且李冲元只是招人来开荒,断然是不可能去北方招人的,所以只能慢慢的开荒了。

    王升引着李冲元去了居住的地方。

    好在王升他们到来之时,先修了居所,有个居住之地。

    到了居所之后,王升把地契什么的掏了出来,交予李冲元。

    李冲元接过一看后,随手交给行八道:“这里的土地如此便宜,到是可以再买上一些。行八,你过两日到宁远县衙去走走,找他们县衙的官吏们问问看看,这里的土地是不是可以再卖一些给我。”

    买地的钱,当然是王廷先垫付的。

    不过,李冲元到是没有跟王升提土钱之事,这事李冲元与王廷早有协商过,地钱李冲元会还给王廷。

    行八应下。

    不久后。

    船上的农作物种子如数从船上抬了下来,存放于一个新建好的库房之中。

    而在搬运之时,李冲元发现他从东大陆带回来的土豆红薯一类的,因为在海上行运,受了潮之后,却是冒出了不少的芽苞。

    当然。

    也有腐烂的,还有损坏的不少。

    李冲元甚是心疼。

    可再心疼,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已是如此了,李冲元心想得抓紧时间,赶紧种植才好,要不然这么拖下去,怕是会坏得更多。

    招不到人,李冲元只能让所有人自己动手。

    这不。

    休息两天后,就连李冲元自己都亲手在沿着芽苞切土豆块,然后裹上一些草木灰,算是消毒杀菌了。

    这样的土豆种植方式,也是李冲元前世身为赣省人的一种种植方法了。

    为了最大化的种植土豆,李冲元也只能如此办了。

    从东大陆带回来的两万余斤的土豆,除去腐烂的,损坏的,最后算下来,也只有将将一万二千斤左右。

    以切茎块种植来算,一亩用量在两三百斤左右,这一万二千斤的土豆,满打满算到是可以种植个五六十亩。

    红薯李冲元直接整了一块地,整个埋进去育苗,然后再迁插,这样的话,也就可以最大化的种植了。

    为此,李冲元给这些红薯直接预留了五百亩地。

    而如花生一类的,李冲元计划种植一百亩。

    至于李冲元心心念的辣椒,李冲元更是直接大量种植,其种植面积,李冲元心想一定要种他个两三百亩。

    玉米,李冲元前世没有种过,所以只能依照自己对农作物的了解,先育种,再移栽,预留出了一千亩的土地。

    南瓜也是先育种,再种植,其种植面积,也预留出了两三百亩地出来。

    各种农作物,李冲元计划得清清楚楚。

    到最后,李冲元发现,自己先前购置的三千亩土完全不够用。

    而且,这还仅是农作物,果树类的都还未算上。

    “看来我叫行八去买土地,到是最为正确的决定了。如这么弄下去,怕是两万亩地都不够啊。这橡胶树乃是重中之重,而且种植的量也得大,这地看来还得多买才行。”李冲元一边切着土豆茎块,心里一边盘算着。

    细算下来,李冲元决定在振州至少买上个十万亩地。

    好在这振州荒地多如牛毛,未曾开垦过,李冲元买他个十万亩地,到也不为过。

    而且。

    振州之地的荒地价格,实在低到无法想像的地步。

    一亩地的价格,比起长安附近的荒地而言,着实低到吓人的地步。

    就好比李冲元的这片育种基地,每亩价格也只有五百文而已。

    李冲元要是买他个十万亩,其最多只要付出五万贯钱。

    如此低价,十万亩李冲元完全可以接受。

    想当年,李冲元在李庄买荒地,一亩荒地都要三贯钱。

    而在这里,这荒地的价格实在低到有些可怕。

    “买地到是简单,可没人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看来,我得在这里修建更多的居舍,从其他地方弄些人过来才行。要不然,这以后的收播,以及栽种,再加上管理,要是没人怕是不成啊。不过现在这事到是可以缓一缓,明年再说吧。”李冲元一想到要买十万亩地后,就发现人口稀缺真的是一个大事情了。

    忙着切土豆茎块的李冲元,连续忙了两天后,行八去了宁远衙门一趟回来时,却是带来了一大堆的官吏。

    当这一群官吏跟着行八来到李冲元的育种基地之时,见李冲元一点勋贵模样的,一身泥土的坐在土地之上,手里拿着一把铁刀,正切着他们不识得的东西,惊得有些无言。

    行八走近李冲元,小声的回道:“小郎君,我依小郎君你的指示去县衙,道出我身份后,这些人就非得跟我过来要给小郎君你请礼,我想拦都拦不下。”

    李冲元听后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又搓了搓手,看着这一大票的官吏们。

    众当地官吏们见后,赶紧躬身向着李冲元行了一礼,“下官等见过李郡王李寺卿。”

    “诸位免礼。本郡王初到贵宝地,也未去拜会诸位,实属因私务太忙,抽不得身,还请诸位见谅。”李冲元回了一礼。

    寒喧过后,李冲元也认识了这些官吏了。

    州别驾来了,录事参军来了,折冲都尉来了,果毅都尉来了,别将来了等等。

    至于这宁远县的县令也好,还是主簿也罢,更或者县丞县尉等人都来了。

    就连胥吏都来了不少。

    振州也如许多州一样,刺史属于遥领,别驾为大。

    但该有的官吏,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缺。

    像振州这样的发配之地,诸官吏的品级,比起其他地方的州而言,要低半级。

    就如别驾一职,在内陆一下州,其也是从五品上,而在振州,却是从五品下。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