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九百二十九章 西沙军的狠

第九百二十九章 西沙军的狠

    李冲元的计划。

    并不是依着李世民的旨意来的。

    运载粮草,帮助幽州运载兵源去往营州,或者这样那样的。

    李冲元的计划,那就是抄高句丽的后方,从大行城开始。

    为啥不从平壤城开始?

    当然是为了配合李世民前线的进攻了,要不然,李冲元说不定都已经驾船,绕过半岛,从高句丽的背后进攻了。

    而李冲元此行,却是提前了好几年,比薛万彻早了三四年时间。

    李冲元记得。

    在几年后,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之时,李世民的第二次东征,授薛万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万大军,从莱州港乘楼船渡海击高句丽。

    而薛万彻登陆点,正是李冲元此时所登陆之点,大行城的西南。

    前方来报,说李冲元所任前锋的苏定方遇敌,李冲元根本不担心苏定方会搞不定。

    大唐对高句丽发动战事,高句丽不可能不提前设防。

    据闻。

    高句丽有士六十万。

    有没有,李冲元不知道,但李冲元绝对不相信,高句丽能拥有六十万兵马,估计连二十万都能以凑足。

    当然,高句丽敢对外号称拥有六十万兵马。

    李冲元虽不苟同,但却是认为,高句丽对外号称的六十万兵马没有,但六十万参战人员,肯定是有的。

    大唐是上国。

    上国对下国发兵教训一下,这下国必然会紧张不已,然后大肆宣传,说上国要灭高句丽国等云云的。

    至时,肯定会有不少不明就里的百姓被鼓动,然后拿起家中的锄头或者铁锹,就当作是兵了。

    所以。

    这六十万兵马,李冲元只会这么去想。

    大唐有三百六十州,平均以一州一千府兵,全大唐的府兵加起来,也才将将三十六万而已。

    就算加上禁军等,兵马也就六十来万。

    一个上国,且强盛的大唐,也才六十来万的兵力,他一个下国,且国家如此之弱小,何来六十万兵马的。

    无非拉人头罢了。

    为此。

    李冲元还真就不担心前锋苏定方搞不定,只是说了一句知道了,就算是完事了。

    亥时初。

    前方来报,“禀大总管,苏将军已清除敌将,正往前探查,还请大总管指示。”

    “令右路军登陆,侧翼军登路,左路军、中路军继续前行。”李冲元一声令下,传令官开始传达李冲元的命令。

    右路军以及侧翼军得了军令,纷纷登陆,留下操持明轮船的人。

    李冲元所在的中路军,以及陈娟所在的左路军,继续往着鸭绿水很缓慢的前进。

    三路军,共计两万人马,在亥时末,已清除了大行城西部所有敌营。

    说来。

    这大行城西部一带的敌营,并不多,将将不到一千人。

    两万人马如果连这一千人都搞不定,那还不如直接回老家莱州得了。

    高句丽的侧重点,并不在大行城一带。

    他们的侧重点,在前线,以及鸭绿水北岸的泊灼城,以及国内城。

    当然,还有泊灼口。

    更当然。

    辽东城,更是他们的重点。

    毕竟。

    辽东城是大唐进攻的主要方向。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们进攻的方向,就是辽东城。

    只要把辽东城攻下,李世民认为,高句丽必然会派出和谈使者,然后自己就可以高高在上的指使高句丽王,或者渊盖苏文的跪拜。

    可实际而言,并没有那么简单。

    渊盖苏文此人可不是一个会服软的人。

    有道是。

    好不容易控制了一个国家,他渊盖苏文又怎么可能会拱手让人,况且还是隔着十万八千里之远的大唐皇帝。

    李世民不了解。

    但李冲元却是非常清楚,渊盖苏文绝对不是一个会向他人低头的人。

    子时。

    两万兵马已至大行城西南五里外。

    李冲元的船,也已至大行城南部的鸭绿水之中。

    船上。

    李冲元静静的看着依山而建,前有鸭绿水,左右后三方皆是山。

    虽不高,但李冲元依着月色观察,大行城不好攻。

    也如实。

    大行城建设之时,高句丽本就不是用来当作景点,而是军事要堡。

    陈娟来到李冲元的船上,“善德,此城由我左路军打先锋吧。”

    “姨娘,此城不好攻啊。不如,先让苏定方他们先攻一攻,实在不行,再换姨娘你上。”李冲元不好拒绝。

    陈娟却是摇了摇头,“善德,姨娘想打第一场。不管如何,姨娘不想让你受人诟病。只有姨娘攻下了此城,别人才不会说,你为了照顾姨娘,才给的姨娘如此之高的军职。”

    李冲元有些为难。

    大行城难攻易守。

    而且,李冲元更是不希望自己的这位姨娘,还有陈环受到任何的伤害。

    真要是出了事,李冲元会自责一辈子的。

    可陈娟坚定的眼神,让李冲元实在难以拒绝。

    而陈娟所说的,也确实是一个问题。

    就李冲元在莱州任命陈娟陈环二人为左右两路军的将军之时,就连苏定方都有些小意见。

    而其他的将领,就更别说了。

    至于军中的将士,李冲元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心中也能猜到,这些将士里头,肯定有不少人会在心中埋怨。

    思量来,思量去。

    李冲元最后亦未点头,也未摇头。

    陈娟知道李冲元为难,轻轻的抱抱了李冲元,“善德,你不用担心姨娘的。姨娘有你曾经送给姨娘的火铳在身,无人能伤到姨娘。况且,姨娘的身后,想来善德你也是知道的,善德莫要作小儿状。”

    依然。

    李冲元还是没点头,也未摇头。

    但陈娟已是去了。

    上万兵马下船,而大行城那边,依然处于无知之状。

    布于西南的监视营区,已是被拔,大行城自然无法知道外面的情况。

    不久后。

    苏定方他们来了,“大总管,为何让左路军担任先锋攻大行城?难道大总管你不相信我前锋和侧翼吗?虽说,我们两路军人马加起来也只不过与他们左右两路兵马一样,但我们两路军完全可以攻下大行城。”

    “苏将军,此战,就让左右两路军打头阵。你与许将军作为侧翼安守。正好,你们心中本就多有抱怨,让左右两路打头阵,也是我的意思。到时候,如果左右两路军久攻不下,你们再上。”李冲元知道,这事一旦开启,就不能收了。

    李冲元拦不住自己姨娘的。

    而且,李冲元更是知道,自己姨娘这么做,为的也是自己。

    想拦,却是没有任何理由可拦。

    李冲元的回应,让苏定方,以及侧翼军的许姓将军无言了。

    此番。

    李冲元只有五路军马。

    一路就是他领的中路军。

    左右两咱,乃陈娟与陈环各领的一万兵马。

    前锋为苏定方,侧翼就是这位与苏定方一同前来的许姓将军,许奕。

    原本。

    许奕也只是一个郎将,但在莱州之时,许奕出力甚大,李冲元才把他临时提为将军,并领一路兵马。

    到于后翼,李冲元没设。

    来都来了,还有甚么后怕的。

    真要是打不过,自己的明轮船,都够他撤退的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后翼。

    况且。

    李冲元也没觉得自己打不过。

    自己领了四万兵马出征,而且还有明轮船作为辅助,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大行城都拔不了,那还打个屁的仗啊。

    再者。

    李冲元又不是没有后手。

    苏定方他们没了说法,最后只得下了船,离了去。

    丑时正。

    突然。

    天空中亮起了信号弹。

    船上的李冲元,见信号弹升了空,知道陈娟她们这是要攻城了。

    “希望此城攻下容易。”李冲元望着天空消失的信号弹,轻轻的自言了一句,但眼睛却是不离前方的大行城。

    而此时。

    唐力突然来报,“小郎君,大行城西门,以及南门大开。听说,好像是清风寨的兄弟攀城入了城中,打开了城门。”

    “好,太好了!”李冲元一听这个消息,兴奋的直接站了起来。

    李冲元忘了,陈娟她们原本的出身,乃是隐于终南山的清风寨。

    清风寨的人,其身手,那还真不是盖的。

    攀城,对于正规军而言,或许有些头疼,可对于清风寨的人,那真叫一个手到擒来,如家常便饭一般的简单。

    毕竟。

    终南山是何地。

    那可是悬崖峭壁为多,大山大树满地的地方。

    如没个攀岩的手段,那还真不好在终南山混。

    所以,清风寨的那些兄弟们,穿山过林的,如履平地一般简单。

    不多时。

    远处的大行城传来了震天般的响声,以及火光。

    李冲元站在船头甲板之上,望着远处大行城上空的光亮,实在有些担心,又有些期望。

    一个时辰后。

    大行城的上空光亮越来越大。

    城中的呼喊声,连李冲元都听得有些真切了。

    寅时中。

    “走,我们也去。”李冲元最终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担心。

    唐力没有阻止,行八更是没有阻止。

    李冲元下了船,领着一千向家将士,往着大行城行去。

    小半时辰后,来到大行城南门。

    一名前锋校尉见李冲元来了,赶忙从南门奔了过来,“禀大总管,大行城已被我军控制,左右两路军正在清剿。属下奉苏将军之令,在此把守南门。”

    “继续。”李冲元点了点头。

    入了城。

    当李冲元一入城,所见并非什么残兵败将,而死一地的死尸。

    而城门附近一带,死尸最多。

    越是往里走,死尸反而越来越少。

    一路行来。

    李冲元所见之下,没有半个高句丽的活人,全是死尸。

    不多时。

    李冲元遇上了苏定方,“禀大总管,我军已完全控制了大行城。左右两路军出奇制胜,出奇招,令手下将士攀城打开城门,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大行城。属下服了。”

    “哈哈,你服了就好。我最怕的就是你们这些将军,或者其他的将领不服啊。服了就好,服了就好。”李冲元哈哈大笑。

    不过,哈哈大笑过后,李冲元指了满地的尸体问道:“没活口?”

    “这...禀大总管,我部前锋入城时,就已是如此,未见半口活人,皆已死。就连这附近的宅院,居所当中,也未发现半口活人。”苏定方指了指街道周边的房子。

    他们搜查过。

    更是仔细检查过。

    而且,房屋好多都烧毁了,根本不用仔细看,就能知道,没人,更是没活口了。

    有人,也只有死了的尸体,以及被烧死的尸体罢了。

    李冲元听完。

    心中其实也料到了。

    陈娟她们一旦动手,基本是不会留活口的。

    在南部海域之时,每每见到海盗,或者打劫海盗之时,就没见过他们会留活口的。

    而这一次,攻打高句丽的大行城之时,也亦是如此,一个活口都没有。

    狠。

    在李冲元的脑中,陈娟她们依然狠。

    天亮了。

    李冲元来到了大行城的主官衙。

    在天亮前,李冲元看过整个大行城大部分的区域。

    无活口,全部是死尸。

    依李冲元估算,陈娟她们,怕是斩了这大行城三万余人。

    此时。

    李冲元终于是见到了一些还活着的高句丽人了。

    陈娟擦了擦头上些许的血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来到李冲元的身边,“善德,不负期望,大行城被我们破了。”

    “姨娘,辛苦了。环姨呢?”李冲元重重的点了点头,很是肯定陈娟。

    陈娟指了指东边,“去追逃出去的守将去了。想来,此时应该在回城的路上。”

    “他们?”李冲元指着被绑成粽子的几个高句丽人。

    陈娟走过去,踢了一脚,“他是大行城的大模达,也就是大行城的卫将军,还有参佐,道使。至于大行城的傉萨,等环儿回来你就能见到了。”

    李冲元其实早在莱州之时,就已了解了高句丽的官军两制。

    这大行城的主官,就是叫傉萨,也就是大唐的都督一级。而大莫达,也就是卫将军。至于道使,其实就是刺史一职,参佐就是佐官,如别驾。

    傉萨逃了,陈环去追了。

    卫将军等人被抓了。

    听唐力说,他们派人查看了大行城各处,未见一个活人。

    目前,就眼前的这几个。

    李冲元不问话,也不审讯,让人把这几人丢给了苏定方,让他去着手审讯。

    而他,却是与着陈娟一道,去了东城门,等着陈环追击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