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九百四十五章 再次南下

第九百四十五章 再次南下

    郡王摘了。

    成了西沙王了。

    当李冲元听到这样的一个赏赐,心中是有些不舒服的。

    西沙之地,乃是李冲元的私人领地,且亦非一国一郡一城一县之地,何以能封王爵。

    封爵,那是有规制的。

    可李冲元只能接受,却是不能反对,更是不能提出疑议。

    况且。

    李世民还授了他李冲元侍中之职,这可是宰相之位。

    以李冲元二十几岁之龄,却是做到了位极人臣之地步,这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为此。

    关于西沙王之爵位,李冲元也就没再纠着不放了。

    再者。

    李冲元被封为西沙郡王都这么多年了,就算是有意见,当初就该把自己头上爵位的问题提出来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李冲元没说话。

    待王礼宣诏结束后,李冲元赶紧走了出来,“臣谢圣上恩宠。”

    没有人反对。

    房玄龄不在了,长孙无忌死了。

    两个曾经主张反对李冲元的人,不是死,就是发配了,谁又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李世民对李冲元的封赏呢。

    哪怕就是高士廉这等人,都聪明如狗,只带耳朵,不带嘴的。

    即便对李冲元抱有很大成见的程咬金,此时也不知道是明白这次封赏意义,还是看懂了当下局势,微微闭着眼睛,好似在静静的听着王礼的宣诏。

    不远处。

    李冲寂几兄弟,神色激动。

    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对于此次封赏,很是激动。

    就好似自己受了封赏一般。

    李冲寂几兄弟激动。

    这是正常的。

    自己四弟做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这是李家的最高荣耀了。

    当然,也是李家从未有过的。

    除了官做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爵位更是做到了李家从未有过的。

    当年。

    他们的父亲李瑰也仅仅只是汉阳郡王,从未受封过嗣王爵位。

    而这官,李瑰最高也只是做过卫尉卿之职。

    至于那个什么荆州都督,只不过是代其兄李孝恭出职罢了,并非他李瑰身任之职。

    可而今。

    李冲元却成了侍中,又是司法寺卿,以及司农寺卿。

    虽没有武职,但就凭这三个官职,就可以压倒所有的官职了。

    不远处的李孝恭,脸上并没有表现出高兴,反到是多了些担忧。

    他在担忧自己的这个侄儿授如此高职,会不会在以后被无数的攻讦,然后重重一摔。

    至于会不会,无人可知,也无人预料。

    这一次的封赏。

    有人欢喜,有人忧。

    就李道宗他们,有人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赐。

    而官职,也有所变动。

    这一次的东征,让李世民很是解气。

    虽死了一些将士,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次封赏的人很多。

    有官,有将,有吏,有士。

    同时,还有一些民夫役夫。

    不过,因受限于这里是朝堂,有些人却是来不得,或者也不能来,只能由着各主将代为受封。

    就好比一些民夫役夫,他们就不能上这个朝。

    况且,人家说不定离得还远。

    当然,也有一些将士作为代表,作为在战场之上有着特别贡献而上朝来受封的。

    像这一类的封赏,其所封所赏并不大,仅仅只是一个过场。

    毕竟,将士在战场上作战,他们会依着战功而得勋。

    当封赏结束后。

    众五品以下官员离宫,王礼的一声大宣之下,新罗国王金德曼等人上了朝,向着李世民行了跪拜礼。

    在李世民的授意之下。

    高士廉等人说了高句丽的情况,并让金德曼收复百济与高句丽吞并的新罗国诸城。

    至于百济也好还是高句丽也罢,却是一地都未提及。

    这让金德曼恭请不已,“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我新罗曾受李郡王的指示,拜兵数十万,清除百济残兵,损失颇重。还请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看在我新罗国上百万百姓的份上,赏赐我新罗。而且,我新罗土地贫瘠,现国民增多,其耕种之地无法保证我百姓食就,臣属跪请大唐皇帝天河汗陛下赐我新罗一些领地,以让我国民种养生息。”

    金德曼的话一出,顿时让李冲元笑了。

    金德曼有此想,李冲元心中虽理解,但她却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着实有些不够聪明啊。

    满朝文武看着金德曼,眼神带着一些看笑话的样子。

    但李世民却是皱了皱眉头。

    “李侍中,你觉得此事该如何?”李世民最后把目标放在李冲元的身上。

    李冲元一听李世民点他的名,赶紧站了出来。

    站出来后的李冲元,行了礼,看向金德曼,出声道:“金德曼,高句丽与百济侵你新罗土地,此事我大唐一直放在心上。要不然,我大唐皇帝陛下也不会派兵发辽东。而此战,我大唐将士死伤颇多,而你新罗虽曾响应我大唐的东征之途,可却是一兵一卒都并未派遣相助。不知道,你能否解释解释此事。”

    金德曼心慌了。

    当初。

    李世民在御驾亲征之前,就已派人送信至新罗,让新罗加入东征行列。

    可没有想到。

    新罗国却是连一兵一卒都不曾派,好似要躲在她新罗国的窝里看着这一场东征大戏。

    别的小国小部族,就算是再差,也会派些人过来参战。

    身为下国的新罗,即接到了大唐的指令,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事,放在谁身上,谁又会在这个时候,把百济的领地交出去。

    即便这百济国的残余势力乃是她新罗所清除的。

    可如果没有李冲元,她新罗国被百济以及高句丽所占去的领地,能不能回来都是两说呢。

    现在这个时候还想要百济的领地,想什么呢。

    金德曼慌了,无法应对李冲元的责问了。

    不过。

    金德曼虽慌了。

    随她前来大唐的另一人,却是站了出来,“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安好,大唐西沙王李侍中安好,还有在朝的诸位大唐贵人们安好。下国金胜曼请礼了。”

    李冲元见新罗国使团中一人站了出来,并且报自身份后,李冲元立马就知道此人是谁了。

    金胜曼,金德曼的堂妹。

    也是新国下一任的国王。

    此人一出,李冲元到是很想看看她要说甚么。

    “禀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刚才李侍中所言,大唐遣使至我新罗组织兵力随皇帝陛下东征。当时,我新罗正处于与百济开战之时,实在无法派出多余兵力。当初,我新罗已是让大唐使君解释清楚,而且亦也让大唐使君了解了状况。如我新罗有兵力可出,百济也不至于欺我新罗到这种地步,还请大唐皇帝天可汗陛下惜我新罗乃是一小国,且一直拜大唐为上国的份上,赐予我新罗一些领地,以安民养息。”金胜曼站出来,李冲元也并未觉得她能如何。

    李冲元不说话了,看向李世民。

    这事,已经不是他李冲元能决定的了,一切都得看上面那位。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着新罗国的这二人,轻声道:“此事容后再议。”

    容后再议,说明李世民是在考虑了。

    而李世民的容后再议,估计一会散朝之后,会留下朝中大臣议一议这事。

    上午散朝后。

    李冲元被留了下来,与李冲元所猜一样,李世民留下朝中大臣,商议新罗之事。

    不过。

    李冲元一直持反对态度。

    不管新罗是大唐的属国也好,还是下国也罢,这事不能考虑,也不有答应。

    一旦答应了,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最终。

    李世民未听李冲元的劝阻,赐了新罗国领地。

    不多,但也不少,数十城。

    这数十城,可跟大唐的数十城不一样。

    待到高句丽的一些遣官之时。

    李冲元却是一句话也不说了。

    甚至在李世民的问话之下,李冲元也都只是表示一切以尊圣上之意行事,并言自己不想介入高句丽事情罢朝。

    是的。

    李冲元罢朝了。

    哪怕李世民派人来数落李冲元,李冲元也罢朝了。

    新罗国一事让李冲元心中有气,气到李冲元一切都不想介入,直接来了一个罢朝。

    借着罢朝之机。

    李冲元把该受封受赏人招集到了王府。

    而其中,就有陈娟陈环她们。

    陈娟在此次东征作战当中,依着李冲元递上去的奏书,被李世民授了勋职,飞骑尉,武散官振威校尉,还给了一个爵位,县君。

    至于陈环,同样授的是飞骑尉勋职,武散官振威校尉,县君爵位。

    没有实职,也没有封将军。

    原因,是因为陈娟陈环二人乃是女儿身。

    为此。

    李冲元还跟李世民说了此事,但李世民的意见就是如此。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原因,李冲元找了个借口罢朝。

    不过。

    陈娟与陈环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带抱着小火直接回那处宅院去了。

    陈娟她们有所封赏,唐力他们自然也不能少,但也仅仅只是提升了一些,至于他们的徒弟等人,到是有了正式的官身了。

    为此。

    唐力他们好似早就想到了,个个满脸兴奋,并不因为他们所受的封赏小而难过。

    一切事情搞定之后。

    李冲元借着罢朝的这个档口,想把自己婚事搞定。

    寻了老夫人,商议过后,老夫人找人寻了个好日子,遣了官媒,带了重礼,去了刘庄。

    腊月初八,也正是腊八节之日。

    李冲元迎娶了因为自己的原因,等了自己许多年的心仪小娘子朱英。

    这一日。

    西沙王府那热闹的场面,把整个长安城都给带火了。

    宰相成亲,而且迎娶的还是一个农户之女,且还是正妻,这事让整个长安的百姓都纷纷跑来瞧热闹。

    更者。

    还有闻息而来的农人百姓,更是觉得李冲元这个西沙王走近了农人百姓之家,携家带口的带着一些家中事物前来贺礼。

    成亲本来热闹一日就算是热闹了。

    可李冲元这一次成亲,却是足足热闹了七天。

    而在这七天里,长安附近的农人百姓听闻他们可以上门来祝贺之后,可谓是都来了。

    因为李冲元娶农人百姓之女为妻之事。

    朝中有人反对。

    本来李世民该给自己的臣子送礼,也因为这事,宫中却是仅仅打发内侍女官前来而已。

    李世民有气。

    李冲元直接无视。

    当初。

    李世民赐李冲元的婚,李冲元抗旨拒婚,而如今却是迎娶一个农人百姓之女,这让李世民认为,李冲元这是要跟他对着干。

    罢朝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腊月一过,就是年了。

    当年一过。

    李冲元向着李世民请辞,说自己要去琼岛看看情况。

    李世民知道,李冲元在琼岛弄了一个种植基地。

    李冲元虽是侍中宰相之职,并还担任着司法寺寺卿,以及司农寺卿之职,但事关高产粮食,李世民最终还是点了头,“善德,高产粮食何时能推广,你心中可得有数。可别到时候误了我大唐百姓。”

    “圣上,此际我前往岭南,为的就是高产粮食。去年一年未曾前往,也不知道去年具体如何了。还请圣上臣几年时间,待臣积蓄了种植经验,必当推广高产粮食。”李冲元点头。

    半月后。

    李冲元离京了。

    带着不少钱财离京了。

    一同离京的。

    还有陈娟她们。

    陈娟她们说她们在长安住着不得劲,而且还说李冲元此次乃是去琼岛,担心冯家会对李冲元不利,所以决定随李冲元一同前往琼岛。

    李冲元劝阻再三,也未劝得住,只得同意。

    新婚尔尔,没有享受够新婚快乐的朱英,送走李冲元后,抹着泪回了王府,主持着王府大小事物。

    在李冲元离京后不久。

    朱英呕吐不止,经大夫诊治过后,齐活兴奋的奔到本家报喜。

    老夫人听闻朱英有了身孕,再一次的住到了西沙王府。

    并同时,派人送信给李冲元。

    当李冲元在西沙岛听闻朱英有了身孕后,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心中期盼着,最好生个女娃。

    有道是。

    有了儿子念女儿,这是所有做父亲的愿望。

    高兴归高兴,但琼岛之行却是不能停。

    隔日,李冲元大手一挥,率船队前往琼岛。

    可李冲元却是不知道,他此次去琼岛,却是去了三年。

    甚至。

    连陈娟她们也没有想到,此去琼岛一待就是三年。

    三年时间虽不长,但对于朱英她们而言,这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