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农王 » 第九百五十四章 西沙王变农王

第九百五十四章 西沙王变农王

    李恪摇头,有些不太相信李冲元所说的话。

    对于李冲元说他能预知未来之事,李恪实属不相信。

    在李恪的世界观里,这世上虽有这样的人,但绝对不是李冲元。

    “善德,李淳风善这一玄术,你说你能预知未来,朕实在是无言而感啊。好了,善德,你讲笑话的能力,实在不高明。过两天,朕下圣旨,由你领兵前去抗击北敌,去吧。”李恪不相信,直接笑着说道。

    甚么李靖他们会在一个月后死去。

    什么武媚娘如跟了李治会掌大唐的天下。

    这些,他完全不相信。

    那武才人,他见过,仅仅只是一个胆大的女子罢了,与李治勾搭在一块,这事他听闻过,但这事也只是李治觉得那武才人有些姿色罢了,李恪到觉得这样的一个女人,何以能掌大唐的权。

    李冲元知道。

    自己这么说,李恪是不会相信自己交实底的。

    有道是。

    说自己能预知未来,这着实没有信服力。

    需要信服力的,必须要当场实现,这才叫信服务。

    李冲元脑袋运转速度,极力的寻找着极有可能发生的,且能让李恪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的事情来。

    突然,李冲元忆起一个人来,“圣上,我知道你不相信我所说的话。不过,为了证明我能预知未来之事,我用一件事情来证明。”

    “你能用何事来证明呢?”李恪笑看着李冲元。

    李冲元指了指西边,“焉耆王,已故,其国人复立故王突骑支,相信,不日,就有消息从焉耆传至京城了。”

    “你!!!”李恪惊恐的看着李冲元。

    李冲元见李恪这般惊恐的看着自己,心中已猜中,焉耆那边必然已经传了消息至李恪知晓了。

    李冲元随之,又言了两件事情。

    而随着这两件事情说出后,李恪更是惊了。

    李恪惊了。

    同时也慌了。

    李恪惊的乃是李冲元所说的这番话,惊的乃是李冲元能预知未来的能力。

    而他所慌的,并不是怕李冲元对他如何,而是因为李靖等人会在一个月后死去之事。

    慌的也是因为李冲元有着预知未来之事,而后怕。

    就前太子李治与李世民的女人勾搭在一块这事,李冲元在离开前,也与他李恪说了,是他李冲元动用了所谓的预知未来之事而发现的。

    为此。

    李恪因为这事,而慌而后怕。

    有道是,谁没个隐私啊。

    有着这么一个能预知未来的人在,李恪能不惊,能不慌吗。

    不过。

    李恪又惊又慌,心中实在不敢相信,但依然派了人去感业寺调查。

    而李冲元回了府,与李渊言了一些事情之后,在李渊的同意之下,把李渊送往李庄。

    说来。

    李渊在长安住得并不舒心。

    一回到李庄之后,反到是眉头舒了不少。

    关于李渊。

    李冲元一直有一个疑惑。

    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李渊才活了这么久。

    很多人,很多事情,只要自己不参与,一般都会顺着历史的轨迹运转。

    可一旦自己介入了,那么原本的事情发展轨迹,就变了。

    就连人也是一样。

    李冲元有时候除了怀疑自己,同样也怀疑早已隆升到李庄养殖场的场官小疯子来。

    以前。

    李冲元一度的怀疑,有着小疯子在,李冲元才如此顺风顺水的。

    可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

    曾经,李冲元在长安也好,还是在李庄也罢。

    至少,李庄的老人好像很少有故去的。

    可随着自己去了东大陆,或者去了他处之后,李庄的老人就会故去一两个。

    如自己一旦没有离开,李庄的老人好似又没故去的,甚至有病的都将大好。

    李冲元找不到原因。

    只能归究于头顶上的那一位。

    只有那一位,才能掌天下所有人的命,掌所有事情的走向。

    人家要你三更死,你就铁定活不到五更。

    即便无处可寻的神医孙思邈,也一样斗不过顶头上的那一位。

    三日后。

    李恪派人请李冲元入了宫。

    这一次。

    李恪看李冲元的眼神都变了,变得很是小心的样子。

    “善德,你对于佛家怎么看?”李恪这次请李冲元入宫,到不是问什么未来之事,而是问起了佛家来。

    李冲元一听李恪这么一问,有些不明所以,“圣上何指?”

    “没什么指不指的,就是想听一听善德你对佛家有何看法。”李恪说道。

    李冲元想了想,“能有什么看法。圣上也知道,我阿娘信佛,我阿娘的兄长又出家为僧,而且,太上皇又与牛首山上的一位大师关系甚好,就算是我对佛家有所看法,可也不敢说什么啊。”

    “哈哈,善德,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况且,太上皇自登基以来,一直都是扬道抑佛。最近,朕听闻长安城中许多寺庙放贷、典当出了不少案子,所以,朕才请你入宫来,想听一听你的看法。”李恪哈哈笑道。

    李冲元一听又是关于寺庙放贷、典当一事,心下着实有些不快。

    李冲元本就不喜欢所谓的佛家。

    占去无数土地不说,还不用纳税,更是赚着一些让人痛恨的钱财。

    李冲元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圣上找我来问佛家之事,我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是好。长安城的这些寺庙,绝大一部分,至少占了九成的寺庙,都有典当行迹。圣上对他们所行之事不喜,如圣上真想要打击他们,不如请前年从天竺回来的玄奘大师好好论一论经,想来,那位玄奘大师,肯定能给圣上你答案的。”

    “玄奘我已请他入过宫,他的话,朕不信。”李恪摇头。

    李冲元一听,暗笑了。

    玄奘乃是佛家人,他自然是希望天下寺庙越多越好,又怎么可能会觉得寺庙少呢。

    李冲元听完李恪的话,也就不再隐言了,直接道:“圣上,我天下所有的姓都在纳税,何以僧道不用纳税?而先帝在位之时,让臣制定税法,为的就是让所有人给我大唐纳税。虽说,此税法还在拟定当中,而税法的中心,就是所有人要纳税,包括勋贵官吏等等。先帝在之时曾言,天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这些僧道何以能例外?”

    “善德你说的太对了。天下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例外,父皇先见之明,远超我们啊。”李恪感怀。

    李冲元继续道:“寺庙占据了我大唐不少土地,而且其土地即不用纳税,也不用交赋,这对于我天下的农人百姓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况且,他们还以典当,放贷为营生,这些,这哪里是什么寺庙僧人,他们就是一群我大唐的蛀虫。”

    “那该如何解决?”李恪询问。

    李冲元笑道:“减少僧尼数量,收回寺庙土地,典当必须向朝廷供纳税款,而放贷必须严格控制,并且制定银钱法,只有如此,才能杜绝寺庙的无限扩张。”

    李恪心动了。

    李冲元所说的,他有听得懂,有些听得不明不白。

    这一日。

    李冲元与着李恪聊了一整天。

    而这一整天里,无不是围绕着寺庙去的。

    直到天黑后。

    李冲元这才舒心的从宫中出来了。

    出得来宫后的李冲元,看着天上的星星,脸上挂笑,“李恪啊李恪,不枉我费尽心思,让你坐上皇帝之位。你我的想法,能如此相合,即便是你不让我坐上仆射之位,我也心甘了。”

    数天后。

    李恪的圣旨到了。

    李冲元受了旨,但却是时隔一个月后,这才挂了帅,点了将。

    在朱英等人的相送之下,又在老夫人的抹泪之下,出征了。

    李冲元的第一次北伐,连皇帝李恪都来送行。

    喝了壮行酒,又披上了李恪所赐的黄甲,李冲元骑上战马,以北伐大军元帅之名,出征抗击北敌。

    北敌是谁?

    阿史那贺鲁。

    阿史那贺鲁原大唐降将。

    可没想到,这货闻李世民驾崩之后,招集部众,以及北方一些残部,在年初之际,攻下了大唐的西、庭二州,杀了数千人西移建牙廷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统摄咄陆、弩失毕等十姓部众。

    一个降将,敢对大唐动手,而且还是在李世民驾崩之后。

    李恪忍不了,李冲元也忍不了这样的人。

    只有杀,才能让他明白,大唐的百姓,不是白流血的。

    李冲元此次奉旨北伐,伐的不只是阿史那贺鲁。

    更是要伐一伐北方一带的一些突厥残余势力。

    李冲元奉的虽是大唐皇帝的旨意,但李冲元却是不依李恪的旨意行事,直接北行。

    此时跟着李冲元北伐的人。

    有大唐将士十万。

    同样,也有三千向家将士。

    更有,海盗三万。

    海盗乃是李冲元临时让陈娟通知流求岛上的海盗随他北伐。

    海盗打陆战,李冲元心中没底。

    但再没底,有着这些凶悍的人在,北敌又有何惧。

    为了这一次北伐,李冲元更是让陈环回了西乡一趟,请教了她们的师父墨非,并为李冲元弄了些好东西来。

    而李冲元为了这一次北伐,铁雷子更是在李冲元的准备之下,弄了不知道多少。

    这不。

    路上,许多马车之上,整箱整箱的东西被草编盖住,无人知道是何物。

    五月。

    当李冲元抵达北方深部后,根本不用李冲元出动,海盗在陈娟她们的吩咐之下,一路扫过去。

    海盗出没的地方,无一活口。

    能活下来的,除了牛羊马之外,就再无活物了。

    对于海盗的这种作战方式,李冲元已是见怪不怪。

    到是几位随李冲元出征的将领,好似有很大的意见。

    李冲元虽奉的李恪的旨意出征,李冲元也点了将,但军中依然还是有非李冲元的将军在内的。

    六月中。

    李冲元一路从北打到西,从阴山都护府打到金山一带。

    当然。

    李冲元的这种打,仅仅是征灭那些北方残余势众罢了。

    对于早已依附于大唐,且并没有任何反叛,且没有此迹像的部族,李冲元直接过滤掉了。

    而李冲元他们一路从北往西,北方的一些部族没有哪个不敢如何,更是在李冲元过境之时,送上牛羊马等物。

    有的,李冲元收了。

    有的,李冲元却是一根毛都没拿。

    七月中。

    又是一个月后。

    李冲元所领的大军,已至西突厥一带了。

    当千泉的阿史那贺鲁听闻大唐派了十万大军来攻打他后,立马下令各部族集结所有兵力,欲对李冲元来一个突袭。

    想法是好的。

    但实际嘛。

    当八月中旬之时,李冲元带着大军一路扫过西域诸国之后,直接从伊犁河进入了千泉内境。

    并且。

    在一天之内,就破了千泉城。

    而本来以为李冲元会从龟兹方向攻千泉,可没想到,他们等了一个月,空白一等一场不说,老巢都没了。

    而李冲元也没停。

    南下围了阿史那贺鲁,灭了数万人后,生擒了他。

    至此,北伐结束,班师回朝。

    可没想到。

    班师回朝,路过沙州之时,听闻吐蕃三万大军来犯。

    李冲元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攻吐蕃。

    灭吐蕃三万大军不说,更是直接把大唐的旗帜插进了多玛,以及积石山南的黄河源头以北。

    而吐蕃在听闻自己的三万大军被灭后,加派了五万人,想要夺回多玛。

    可没想到。

    这五万人在李冲元所设的个布袋内,都被铁雷子炸成了碎片,无一生还。

    而此时,已至冬天,寒冷已经阻止了吐蕃国再次发兵。

    李冲元留下两万将士,带着阿史那贺鲁,赶着上百万的牛羊马回长安。

    俘虏?

    没有。

    只有一个阿史那贺鲁。

    十二月初。

    大雪降临之时,出征十个月的李冲元回京了。

    当李恪听闻十个月没有消息的李冲元回京了,且又听说城外有着上百万头牛羊马后,直接愣了。

    一众朝官们,更是愣得不能再愣了。

    李恪率朝官们出城迎接。

    当他们看到城外那些个牛羊马之后,直接都傻了眼。

    “臣奉圣上旨意北伐,现已完成旨意,请圣上检阅。”李冲元见李恪后,半膝跪下大声喊道。

    李恪赶忙扶起,“辛苦了,辛苦了”

    数日后。

    李冲元被请了上朝。

    在一众朝官之下,内侍宣读李冲元北伐成果。

    当李冲元北伐成果一出,一众朝官面面相觑。

    就连本还想借势打击一下李冲元的程咬金,听得李冲元北伐成果之后,闭了嘴。

    因李冲元北伐成果巨大,李恪当场决定,“西沙王李冲元战绩非凡,除北边,以及西域诸部,更是破了阿史那贺鲁,甚至,把我大唐旗帜插进了吐蕃境内。而从去年至今年,李冲元推广高产粮食大丰收,此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册封李冲元为我大唐农王!”

    李冲元听愣了。

    众朝官们更是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