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春山烟欲收之青青子衿 » 第四章 宁国公府勾结一案

第四章 宁国公府勾结一案

    谢峥看着徐子衿的背影上了马车,有些出神。

    “嘿,郑允你说哈,这才几年时间,这小女郎就出落的这样标志了,真是女大十八变。”吴屈感叹道。

    郑允没有理会。

    谢峥背着手,回头看向吴屈。

    “你最近话有点多。”

    “侯爷我错了,不过您为何在审讯时问了那小女郎许多奇奇怪怪的话,又没怎么吓唬她,这可不像你作风啊,想当初,一个中年壮汉被你拎进这审讯室都要被吓尿的!可侯爷今日,温柔至极,我还从未见过您如此模样。”

    “是吗?我今日与寻常不同吗?”

    “何止啊!简直换了个人!”吴屈向来直言。

    “我…我是帮子诚问的,他倾慕这个小女郎,日升时,子诚寻我拿金疮药,说是给徐家二姑娘,故而问问这个小女郎,是否对宁晋安有什么心思,这下问过子诚也能安心了。”谢峥一本正经的说着,郑允附和着点头。只有吴屈觉得不对劲,撇着嘴,摇着头,小声嘀咕。

    “不对劲,甚是不对劲。”

    谢峥说着,眼睛里突然莫名多了一丝感伤,叹了口气。

    “我们去时,她正要被她继母责罚,将军如此这般,正好解救解救她。这小女郎运气可真好!”吴屈道。

    “一会传我的话到徐府,别让她继母再为难她。如有不从,军法处置。”谢峥道。

    这是吴屈第一次看到谢峥眼里的怜悯,这种状态,像是触到了谢峥的内心最柔软之处。吴屈想到,大抵也是因为那小女郎与谢峥有一样的境地,才会如此这般。

    谢峥虽出生于极其鼎盛之家,母亲是兰陵萧氏名门,贵为平昌公主,父亲是陈郡谢氏,是英勇将军。但奈何谢峥双亲缘薄,母亲在他一岁那年就莫名消失,父亲又出征远行,自那之后,谢峥被接到康宁宫,在太后膝下长大,在他十五岁那年,父亲出征草原战死,从此谢峥再无父母。

    因此谢峥从未感受过双亲之爱,从小到大,谢峥为了隐藏心里这份缺失的爱,只能投精力于兵书里,洒泪水于汗水在校场之上,旁人见他都知他是少年英雄,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内心有多渴望像崔子诚那样,被人管教约束,活成潇洒快活的少年儿郎模样。

    十五岁,那场战役,谢峥被世人封为少年英雄。

    十五岁,那场战役,谢峥再无阿父。

    世人皆知谢峥是百年难遇的少年战神,却无人知晓,那场战役上父亲为了守住疆土,冲锋陷阵,被敌军万戟穿心,那是谢峥第一次如此撕心裂肺的痛,也是谢峥第一次杀红了眼,以一当百。

    为守住战地,也为给父亲报仇,他带着队伍苦守了七天,冬日里寒风凄切刺骨,吹得如同鬼魅般嗷嗷作响,军营在战事中被摧残的破乱不堪,他裹着貂裘,与士兵们一起风餐露宿,无有粮草,他便饮雪而食。

    父亲死后,谢峥的夜晚总是难以安寐,眼睛里布满了红色血丝,他向身边望去,只闻得一阵血腥味,野狗和乌鸦来索食士兵的尸体。他心痛欲裂,泪珠从眼角落下。他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东方的方向,是故乡,翩翩少年谢峥,心随着父亲的离去死在了战场上。十五岁的他对着中州的方向发愿,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此以后,角弓吹响之时,谢峥便再也做不成原来那个风度翩翩的少年郎。这里是战场,他要活下去。

    谢峥不为功名,只为着将士们洒在异国的土地上的热血,只为着眼前堆积成山的尸首,只为了父亲的殉国之痛。

    战事焦灼,紧攻不下,他便一人去了敌军的营地,不下两天,拿下了敌方首领的头颅。

    他深切的知道,如今的声名,是用阿父的命换来的!是用那场战役八万余将士的命换来的!他从不敢懈怠,只因他不是为一人而活,是为阿父阿母而活,更为中州死去的将士而活。

    谢峥仍旧记得与父亲在草原征战时,父亲常常只身一人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对着一轮明月吹萧,萧声悠悠,是江城子,谢峥知道,是父亲在思念阿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五年过去,谢峥仍清楚的记得父亲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弋驰,若今生,你还能寻到你阿娘,把我带到她的身边,将这长生萧交给她;若她也不在了,寻不到她了,便将阿父火葬,骨灰扬在这草原之上,这一世,终是不能再见。”

    阿父一生,都在思念阿母。临到战死,都在遗憾。

    这也成了谢峥心里一道结,因此他这些年一直在找寻母亲的下落,调查当年母亲失踪的真相。

    谢峥一直将长生萧带在身上,时不时吹一曲江城子。谢峥父亲一生只爱了母亲一人,从未继娶,从未纳妾,二十年如一日。谢峥不知爱是何物,但他明白,如父亲这般爱一个人,哪怕此生她也无音讯,他仍旧坚持本心,便是对爱最好的解释。

    如今谢峥见到徐子衿,是内心感叹这小女郎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境地,心生悲凉。

    徐子衿回到府上之后,远远的听见潘莲枝和徐嫣在厅堂前讨论此事。

    “母亲,我听闻过去凡是被谢将军带去大理寺的人,非死即伤,不会好好的被放出来的,我们须得提前做打算啊!”徐嫣说道。

    “竟是这样?那如今徐子衿被带走了,估计也没什么好下场。不行!我须得快快给你父亲写信,万一那小蹄子回不来,让他赶紧向圣上请奏,舍她一人,保我徐氏全家。”潘莲枝焦急的在厅前转着,打量着该如何是好。

    徐子衿心中恐惧着,幸亏自己这些年多有乖巧,让她放松警惕,并未对自己过度出手,否则以徐氏这样蠢且胆子大的妇人,若对自己动起手来,恐怕早就没命了。如今她居然还想写信让父亲舍弃她,父亲若是看到信,怕不要气死。

    “夫人倒是盘算的好,舍我一个人,保全徐氏全族。不过真是可惜,我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让夫人失望了。”徐子衿挺着胸脯,抬起头,好端端的走到潘莲枝面前。

    潘莲枝见到徐子衿,似见到了鬼一般。

    “你…你怎的还能回来?你居然还能回来?”

    “怎么?夫人见到我,好像不太高兴啊?”

    “谢将军放你回来,这是不是就没事了?”徐嫣还是有些担心,毕竟她也怕株连九族,祸及自身。

    此时只见谢峥手下的郑允来了。

    “谢将军口令!”

    “这怎么又来了…不会有什么事吧?”潘莲枝又软了下来。

    “将军口令,徐家二姑娘徐子衿依例审讯完毕,待大理寺审清之后再做判决,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将其动用私刑,不得藏匿,违者按中州律法处置,宁国公府所送之物,还请夫人登记造册后如数上交。”

    郑允念完看向潘莲枝。

    “徐夫人,可听清了?”

    “听清了,听清了,请谢将军放心。但是我徐家…还有没有事阿?”潘莲枝好声好气的向郑允问道。

    “未曾有令,待做处置。”

    “还要处置…不会株连吧?”

    郑允也颇为看不上潘莲枝的做法,并未回答。

    “徐二姑娘,将军让我给你传几句话,请您借一步。”

    徐子衿感觉奇怪,相见不过两面,谢峥还有什么话是要和她单独说的?

    “徐姑娘,我家侯爷说,现此案与姑娘有关的线索已清,不会再有事了。今日我来,是为着我家侯爷怕你吃夫人的规矩,想免你受罚,所以请姑娘不用害怕,想来徐夫人也不会为难你了。”

    徐子衿心头咯噔一下,他是怎么知道潘莲枝为难自己的,这个铁面阎王居然也有为别人着想的时候,当真是奇怪。

    “谢将军,当真只是为了我免罚,才特意让你来这一趟的?”

    “自然,徐姑娘,那在下就先告辞了。”郑允离开了。

    徐子衿松了口气,此事于她而言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宁国公府家的官司,恐怕没这么简单。

    徐子衿回到屋里,看到那对母女,如同看着瘟神一般看着她。

    “谢将军都跟你说什么了?咱家还有事没事啊?”

    徐子衿看她这样,决意吓她一吓,装作一副出了大事的姿态。

    “夫人,此事恐怕难以轻易放过咱家,说不得,要被砍头。”

    徐子衿说着,泪花就在眼睛里打转,潘莲枝看着她此副面孔,真以为出了天大的事。

    “阿?那怎么办阿?这可不行!这可不行!我还是得去给你父亲写信。”

    “夫人,我倒是有一计,你若是与我父亲和离,说不得能将自己摘的干净,但是嫣儿妹妹,却没办法摘出去了,毕竟此祸事,她也有牵连。”

    徐子衿三言两语给那潘莲枝吓得倒在了椅子上,惊的椅子咯吱咯吱响。

    “阿母,这怎么办啊?阿母救我!”

    “你这个小蹄子你就盼着我和你父亲和离呢吧?我告诉你,不可能,我绝不可能和离!此事尚未有个定论,这徐家通家都是我照料的,有我的一份功劳,就算和离,我也要把这家产带走!嫣儿带走!你一个人做事你就一个人通通揽下,倒霉精!可别连累了我们!”

    徐子衿冷笑,她倒是想的清楚,给自己留退路,幸好此事只是向徐子衿调查线索,并未有什么过错,若是将来有一天徐家真的遭了难,想必潘氏定是第一个跑的。

    “呵,那便随你吧,夫人,你留下来也好,我就是死了,也有人陪我一起。”徐子衿扔下这句话,便回了房。留得潘莲枝和徐嫣两人抱头痛哭。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当个二嫁妇,还天天守活寡阿!还摊上这么个倒霉东西!我的嫣儿阿…”

    接下来的几天,团圆来报,说是潘莲枝这几日心慌惊悸,吓得头痛难忍,徐嫣在一旁伺候着她服药。

    潘夫人因此令,并未因上次徐嫣之事而对她发难,再加上她病痛缠身,也顾不得子衿。这几日里,派人好吃好喝的供着她,生怕她有了什么闪失,上面再怪罪下来。

    晌午饭后,徐子衿正躺在床榻上午休,午日的阳光透过油纸,照在了子衿的脸上,晒得她暖洋洋的。

    团圆端了茶水进来,拿了一封帖子。

    “姑娘可深睡了?”团圆轻声唤着。

    “还没呢?”

    “是崔家二姑娘,送来的帖子,说请你去崔府一叙呢。”

    徐子衿回想起崔明浚对她说,若想见她时,便会让他阿姐写帖送入府内,想来应该是他让送来的了。

    徐子衿本在家待的无趣,想来出去走走也好,便兴致勃勃的下了床榻。

    “更衣,让外头的套车!”

    因着是崔家女郎的帖子,潘莲枝倒是无话可说,只因帖没请徐嫣,对崔家女郎多有埋怨。

    徐子衿的车马行至了崔府,便见到崔令姝在府前相迎。

    崔令姝是崔家二姑娘,与崔明浚是一母所生,是亲姐弟。上头还有一大姐姐,名为崔令仪,是先丞相第一任夫人所生,听闻崔令仪作为家中长女刚柔并济,持家有道,现在崔府内宅多是她与崔夫人一齐打理,不过家宅之事多有矛盾,两人经常拌嘴,惹得丞相头疼不堪。

    “子衿,你可来了。”那崔令姝笑意盈盈的来接她。

    “令姝姐姐,怎还劳烦你来接我。”

    “我正惦记呢,又怕你不来,我那个弟弟又着急。来的刚好,我已经让后厨做好了你爱吃的糖蒸酥酪备着了。”

    “还有糖蒸酥酪!多谢令姝姐姐了。”

    “这有什么呀,我喜欢你来,你要是以后经常来,我便日日吩咐人给你做,就怕你嘴腻。”

    徐子衿被崔令姝领进了内院,只见崔明浚在厅里焦急的等着,见到徐子衿来了,眼睛都发了光。

    “子衿妹妹!你来了!”

    “瞧我这弟弟,他呀听说你牵连进宁国公府的案子里了,心里着急,碰巧这几日父亲让他跟着办公务脱不开身,他这刚回来就想见你,又怕去徐家惹闲话,只好托我下帖子去请你。”

    “是了!子衿妹妹,都怪我这几日公务缠身,不曾去看你,我去谢府问了阿峥了,幸好此事不曾殃及到你,前些日子他没为难你吧?”

    徐子衿心里倒是没什么好怪罪崔明浚的,只是论起谢峥,他倒是没什么可为难的,只是言语有些奇怪罢了。

    “他…没为难我。”

    “那就好,阿峥断案是出了名的令人惊恐,我只怕他为难你,不过也是,阿峥为人正直,与你无关之事,他也不会为难你的。”

    崔明浚那副关心则乱的样子,倒是被崔令姝看在了眼里,她知道明浚对徐子衿不是一般的上心。

    “子衿,今日我让阿姐下帖子,是想带你去校场,我看你向来喜欢兵书,不如去校场亲看更痛快些,顺便,带你去散散心。”

    “真的!我可以去吗?”徐子衿开心的欢呼雀跃起来。

    “当然了,我说到做到,今日就去。”

    “明浚这是要去哪啊?”是崔令仪。

    徐子衿这是第一次见崔令仪,只见她姿态大方,行为端庄,俨然是大家闺秀的模样,只是她的眼神,更显得雷厉风行,过于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