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逆势遨游 » 第一百一十章无意中翻看

第一百一十章无意中翻看

    他妈的,有这样的窝囊儿子,死了就该高兴,还巴巴的要将另一个病痨鬼收为义子。这样的蠢货,不去殒命,都无天理了。”

    他越想越气,随即又言及追踪秘籍,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又性命不保,将诸般埋怨,尽数赖在萧瑜身上,将萧瑜骂的狗血淋头,一无是处。

    他若是如石发虎或者徐天雄那般气势汹汹,高声责骂也就罢了,偏又细声慢语,不疾不徐,而话中毫不留情,直指要害,有的放矢,骂的人心惊胆战,害怕无比。

    萧瑜不敢说话,心内却惊诧莫名,只感到这人阴晴不定,变化无常,实在让人无法捉摸。他哪知道,邓延心肠歹毒,面容慈和,正如他的外号所说,是个笑面阎罗。

    他对萧瑜客气尊重,那是因为萧瑜有利用价值,他要招揽人心,后来见萧瑜再无用处,便毫不迟疑,放手不管,而后又夺爪甩人,十分乐意落井下石。

    萧瑜下得树来,蜷缩成一团,想起红紫夫妇对自己着实不错,不由得又是悲上心头,困极而睡。

    醒来之后,也不知到了什么时候,捡起干枣清水,饮食一会儿,俯身见到水中竟有不少游鱼,大的竟有半尺来长,看他们尖头长尾,背褐腹白,隐然便是华山中常见的细鳞鲑,不由得大咽口水。

    他撕下一片衣衫,用棍子绑了,做成简易渔网,很轻松便网上两条小鱼。这里没有干柴枯草,萧瑜无法生火,便生吃下去,但觉头一口腥膻苦涩,难以下咽,但后边再吃,却又觉出肉质鲜美,细腻美味。

    他吃饱之后,想起邓延尚未吃饭,便捕鱼捡枣,包在衣衫之中,从石缝中投了过去。他身体虚弱,手臂无力,连投几次,才扔出去几粒干枣,那两尾小鱼,却是无论如何,扔不过去。

    邓延正饿的双眼放绿光,忽然见到枣子送出,登时容光焕发,放在嘴里,仔细嚼烂,里边的枣核,也用力嚼烂,吞进肚里。然后问起里边情状,听说那里边有吃有喝,能遮风挡雨,不由得大为艳羡。

    他在外间的凹洞里,只有那巴掌大的一个树坑可以容身,躺卧都十分难受,又受着风吹雨打,苦不堪言,当即柔声道:“瑜儿,那小鱼给我来上两条,我饿得狠了。”

    萧瑜声音愈加虚弱,道:“我没有力气送上去,身上虚弱得很。”

    邓延想起萧瑜所中的剧毒,后来服食过红紫夫妇的百涎丸,但那百涎丸是用药材剧毒杂糅制成,只是以毒攻毒,暂抑毒性,却无根治驱毒之效。他现在过了五日之期,毒性发作,只能更烈,只怕旦夕之间,这小子就要毙命。

    邓延不由得焦急起来,饶是他智多识广,这时也别无他法,刚想叮嘱萧瑜不要乱动,保持体力,转念想到,他若不动,不去捕鱼捡枣,我老邓这条性命,那就不能保证了,话到嘴边,变成了让他多多运动,不要宁歇,说是这样血液流动,能稍解痛苦。

    一边将上衣脱了,撕成丝缕,结成一条绳子,绑了石块,甩入到洞中,小心赔笑道:“瑜儿,劳驾你再费些力气,帮我送点吃的。”

    萧瑜这时已然蜷缩在地,动一下手指,便牵引胸口剧痛,呕血不止,但他深知这时若是自己支持不住,不免牵累了邓延的性命,便强自支撑,靠着惊人毅力,将捡好的枣子小鱼,包在绳上,让他拉了上去。

    到此时候,再也支撑不住,仰天便倒,听到头顶窸窣声响,萧瑜注目看去,原来草地岩峰之中夹着一本书,被风吹动,书页哗哗作响。萧瑜一怔,随即醒悟,这正是那本逍遥散记。原来当时石发虎夺书之后,背后受袭,他不及取书,便又放入萧瑜怀中,当时打斗激烈,一片混乱,萧瑜没有注意到,后来发生坠崖剧变,翻滚之时,那本书从怀中抖落,卡在岩峰。

    初时天黑,萧瑜四处观望,没有发现,后来寻找出路,觅食果腹,外间一系列剧变,更是无暇顾及,没想到这时僵毙地上,反倒阴差阳错,看在眼中。

    这本书萧瑜已经两番到手,但都是时机紧迫,无暇翻看,这时躺卧地上,注目看去,见上面是个人体图形,斜倒地上,左腿蜷曲,右腿伸直,双手五指措捏,搁置小腹气海穴上,脑袋上扬,便如注视头顶。图形上注满密麻小字,有红蓝黑三条线路,纵横交贯图形全身。

    看那情景,是在打坐练功。

    萧瑜心中一动,暗自想道,这图形的姿势古怪,倒与我现在有几分相似。看这图形,那彩线箭头,该当是注明练功运气的法门,只是我离得远了,看不清楚,若早点知道,将书拿了下来,依样练功,那就好了。随即又心中黯然,情知自己命不久矣,又受困绝地,即使练上几日,也还是一样暴毙。

    其实内心深处,是早存了自暴自弃的念头。这逍遥秘籍人人瞩目,不惜死伤,要据为己有,萧瑜却不以为然。

    那周晋绅据有此书,有十几年之久,看他的武功修为也不过尔尔,连郑适贤都打不过,更勿论郑适贤的师父宋葛了。这样看来,这也是一本以讹传讹,夸大其实的武功秘籍,并无什么过人之处。

    他从未动念抢书,一是性格使然,从来本分克己,不作贪图妄念,二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论才智实力,都不具备抢书的资格,三来却是他有了这等想法,自知那万云山庄的人武功太高,有生之年报仇无望,所以一直心地平和,先是只盼将师伯遗愿完成,而后见有可乘之机,便想手刃双杰,稍为报仇。

    萧瑜胡思乱想片刻,忽地心头一震,暗道:“我师公父母,师伯亲人,都遭歹人毒手,我不思报仇雪恨,却只是一味自暴自弃,那如何能够生而为人?大丈夫安身立命,死则死矣,但却要尽力而为,力竭而死,却不能坐以待毙,徒呼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