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租界往事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利刃出鞘 剑指何方(一)

第一百二十六章 利刃出鞘 剑指何方(一)

    曲文魁回到了家里,都小春已经醒了;听闻夏明月去世了,惊得就要下炕去报仇。一阵剧痛袭来,都小春又跌坐回了炕上。

    都小春含悲忍泪一五一十地把昨晚夏明月的遭遇告诉了曲文魁。曲文魁闻言就要回去找酒井和唐万财报仇,被子鸢拦住了。子鸢说,唐家和日本人勾结到了一起,不是说报仇就能报仇的。要报仇得从长计议。

    都小春告诉曲文魁:他拿到了唐继业害曲家的证据——在唐继业的书房里找到的曲廷根与天津新军签订的合同,以及唐万财与天津新军交易的账目。这些证据他已经藏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都小春补充说,他昨天之所以冒死来找曲文魁,就是怕自己受了伤,挺不过去,把千辛万苦找到的证据弄丢了。

    当天,曲文魁偷偷地到都小春所说的地方,找到了他掩藏的证据,然后到天后宫,把它交给了崔先生。

    崔先生神色凝重地看过了证据,派人送走了曲文魁。入夜,崔先生与他最得力的两个属下换上了夜行衣,一起潜入了唐家大院。

    他的两个属下一个叫唐韬,一个叫万芃,两人都是武术高手,如今配了枪,更是如虎添翼。崔先生把凝聚了三年多的仇恨汇集在了这一刻,他要与他的两个战友一起,一枪结果了唐氏父子的性命。

    可是,唐家大院早已戒备森严了。

    唐继业自知唐家作孽太多,杀机四伏,便通过吕匡向华勇营密报,说是杀害卫姓三兄弟的人是都大成和都小春他们一伙儿所为。唐家发现了这个秘密,都大成和都小春他们就几次潜入唐家,欲杀人灭口。华勇营当即派兵埋伏在唐家大院,欲伺机捉拿都大成和都小春。唐继业还不放心,又把他平时豢养的打手都安排进了家里,替他看家护院。

    崔先生并不了解这些。刚跳进了唐家院子里,几支枪同时射来,唐韬当场中枪受伤。崔先生一手持枪还击一手扶着唐韬往外冲,万芃殿后拼死掩护,最后总算逃出了唐家大院。没想到,跑了没多远,唐韬再次被追击而来的华勇营士兵击中,当场殒命,死在了他的怀里。万芃红了眼,要迎着射过来的枪弹去拼命,被及时赶来接应的抗英会的人拦住了。

    在接应人员的掩护下,崔先生和万芃安全地撤了回来。回来的路上,崔先生一直背着牺牲的唐韬,任谁劝也不放手。到了山上,崔先生亲自挖坑,把他葬在了松树旁。此时,天色已经微明。

    崔先生走进了天后宫院子里的偏殿,拿出了鸟笼,打开笼门,把里面的信鸽放了出去。傍晚,抗英会的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天后宫大殿。崔先生站在凳子上,面向众人,高声发问:“各位兄弟,我抗英会最痛恨什么人?”

    众人齐声呐喊:“卖国贼。”

    “不错,有一个卖国贼,过去,杀死了我抗英会的功勋,洗劫了我抗英会的资产。如今,又策划绑架了我抗英会的英雄,杀死我抗英会的同仁。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家说怎么办?”

    “除掉他!除掉他!除掉他!”

    “此贼名叫唐继业、唐万财,这一对狗父子勾结日本鬼子一再欺压我威海百姓。前几日,又丧尽天良,伙同日本鬼子,害死了自家的女人,他们还是人吗?简直就是猪狗不如的畜生!”

    “除掉他!除掉他!除掉他!”

    众人义愤填膺,纷纷要求处决唐继业和唐万财父子。崔先生见众人一心,便开始布置行动计划。

    崔先生没想到的是,他的行踪被吕匡发现了,行动计划也泄露了。

    吕匡是典狱长的亲信,在监狱犯了事以后,典狱长怕连累自己,面上是把他辞退了,背地里又托人把吕匡安置到了巡捕房,当了视查,负责收集情报。吕匡对崔先生恨之入骨,崔先生出狱后,吕匡想一直想通过搜集对崔先生不利的情报,置崔先生于死地。可是,崔先生出狱后如同消失了一般,任凭吕匡想破了脑袋、磨破了腿,也没有找不到崔先生的踪迹。

    这天,吕匡派出去的几个人陆续向他反馈了他们所监控的人的大致去向。吕匡把所有的情报汇集到一起,发现所有的人的去向大致都在天后宫方向,顿时心中大喜。他分析,所有人汇集到一起的地方一定是崔先生的藏身地,于是亲自前往查看。果然,在天后宫,他找到了崔先生,并偷听到了抗英会的行动计划。

    吕匡得到了情报,没有回巡捕房报告,而是首先找到了唐继业,他要把情报卖个好价钱。吕匡告诉唐继业:崔先生要在明月出殡之日杀死他和唐万财。果然不出吕匡所料,唐继业听闻了吕匡的情报,面不改色地搬出了五十两银子给了吕匡,丝毫没有还价。

    吕匡心满意足地拿着钱回到了巡捕房,把得来的情报报告给了威廉,威廉当即亲自到巡捕房开会,布置抓捕行动。

    崔先生刺杀唐继业不成,反倒让唐继业弄清楚了是谁刺杀了卫姓三兄弟。唐继业从吕匡处得知崔先生的计划,当即计上心来。

    吕匡走了,唐万财进来问,“爹,吕匡从咱们家拿走那么多钱,能给咱们家干什么事情?他不过就是个骗钱的。”

    唐继业不动声色地说:“这一次不一样,他探听到了都大成和都小春的动向。”

    唐万财听到都大成和都小春的名字,如同被鳐鱼刺到了一般,赶紧问,“爹,都大成和都小春躲到哪里去了?”

    “都大成和都小春躲到那里去了不知道,不过他们策划在明月葬礼上动手害死你和我。”

    “爹,消息是否确实?”

    “吕匡是巡捕房第一视查,他的消息一向很准,错不了。”

    唐万财听了唐继业的话,扭头往外走,他要把这个消息告诉酒井,让酒井来保护他。

    唐继业看着唐万财走了,也动身往外走。唐继业雇了一辆黄包车坐着,亲自前往华勇营报案。

    华勇营最高指挥官派恩斯少校听了唐继业的密报,亲自进行部署,誓要一举捉拿崔先生。

    唐继业又秘密地找到了华勇营的关系人,掏出一张银票给他,让他在围剿抗英会的人的时候,趁乱击毙酒井。这名士兵看着手上的银票当即答应了。

    唐继业回来不久,唐万财也回来了。唐万财告诉爹,酒井要在明月出殡的当天安排十多人混在殡葬队伍里,但等都大成和都小春出现,一举灭了他们。

    唐继业面无表情地说了声“好”,便再无言语了。

    唐万财不知道的是,唐继业的心里已经勾画了一盘大棋。他要将计就计,一举消灭崔先生。同时借刀杀人,灭了酒井,给明月报仇。

    做过了七天的道场,就是殡葬明月的丧日。这天,天特别冷,凄厉的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风刮过海面,海上掀起了滔天巨浪,大浪拍打着岸礁,发出了震天巨响。大风刮过光秃秃的树木,树木顽强地摇摆着,发出了瘆人的啸叫声。大风刮过街道,街上的杂物被刮到了空中,不停地翻滚着。

    街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就连猫狗也都蜷缩在门洞里不愿出去。只有几只乌鸦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烦躁不安地鸣叫着、跳跃着。

    几只寒鸦鸣叫,几声唢呐长调,一声火盆碎响,声声哀鸣哭喊,夏明月的棺木迎着凄厉的寒风上路了。唐万财扶着棺木走在前面;唐继业腿不能行,坐在了轿子里,跟在了后面。酒井一行十多人也披麻戴孝,混在了送葬的队伍里。

    一大早,曲文魁前往唐家大院去祭拜姐姐,被唐万财赶了出来,曲文魁只好在寒风中等在门外。送葬的队伍出来了,曲文魁跪在路边哭着送姐姐上路。

    众人走了,曲文魁情难自已,还跪在路边趴在地上痛哭不已。

    盈盈悄无声息地过来扶起了曲文魁,看看四下无人,趴在曲文魁耳朵边告诉了曲文魁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唐继业知道有人要杀他,专门请来了酒井混在队伍里,伺机行动。曲文魁赶紧赶往天后宫去找崔先生报信。

    一大早,担负着刺杀唐氏父子任务的抗英会成员就从不同方向聚集到了天后宫,共有十多人,除了三支火枪,其他人拿着大刀、棍子、长矛等。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发。

    崔先生已经提前到夏明月的墓地看过了,那个地方是个小山包,只有一条上山的路,山上苍松翠柏,相互掩映,颇有灵秀之气。山的后面有一条洪水冲刷形成的山沟,沟两边树木茂密,很适合潜伏。崔先生把潜伏地选在了这个山沟的沟沿上,这样既便于进攻,又便于撤退。

    天后宫离夏明月的墓地不足十里地,行动的时候,只要一个急行军,就到了潜伏的地方,然后一个冲锋就到了唐继业他们跟前,完全可以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前去侦察的人来报,唐家的殡葬队伍已经上路了,唐家父子和酒井全都在队伍里。崔先生放心了,该来的人都来了。

    崔先生看了看众人,众人都在精神饱满地期待着崔先生下命令。有人等不及了,喊道:“崔先生,什么时候出发?”

    崔先生看着外面,回道:“再等等。”

    又有一个侦察的人回来报告:巡捕多数都龟缩在巡捕房,出来巡逻的没有几个人。

    接着,前去探听华勇营士兵动向的人也回来报告:一切正常,华勇营士兵没有离开兵营。

    崔先生手一挥,轻轻喊了声“出发”,众人便在崔先生的带领下,如同离弦的弓箭一般飞快地远去了。

    等曲文魁气喘吁吁地感到天后宫的时候,崔先生他们已经远去了。曲文魁拄着腿、弓着腰望着崔先生远去的方向,大口地喘着粗气,定了定神,又迈开双腿,甩开臂膀,追赶崔先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