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第10章 意外之福

第10章 意外之福

    《文帝本纪》—意外之福

    诛除诸吕,下一步怎么办,当务之急,极其重要,摆在周勃的面前。周勃心里很清楚,当前政治势力有三,一是自己乡党一派,一是陈平、灌婴等功臣一派,还有藩王势力,尤其是在铲除诸吕的行动中,朱虚侯刘章,齐王刘襄的宗室力量作用巨大。

    要不是刘章预先获悉诸吕作乱的消息,并通知周勃、陈平,以及齐王刘襄,后果不堪设想。当前形势基本已定,宫内尚有吕后扶植的幼主,幼主这边不足挂齿,最关键要选出新的继承人。

    周勃明白,陈平更明白。

    陈平与周勃都是跟高祖刘邦打天下的人,功劳赫赫,高祖在时,地位崇高,之后吕后当权,也能给予这帮老臣尊重,老臣们对吕后也没有贰心,吕后想封诸吕就封诸吕,毕竟吕后在稳定汉刘天下的事上,用心良苦,而且权谋深刻,老臣们也不敢去违逆。

    现在,吕后一死,吕家的人真是不堪一击,稀里糊涂就输的一干二净,亲族被诛杀。陈平知道,现在威望最重的是周勃,他是高祖打天下的乡党,自己半路跟随刘邦,无论从情感上还是功劳上,都比不过周勃。

    他更明白,周勃现在需要帮手,周勃尽管位高望重,要说能镇住那些在外的藩王,这个真不好说。陈平选择了坚定的站在周勃一边,没有其他选择。荣辱进退,他们是一体。

    朱虚侯刘章也有他的心思,告知刘章率兵勤王,就保证要推选齐王刘襄做皇帝。因为这次的大事,他刘章可以算首功。

    唯一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份,他知道母亲曹氏在高祖那里没有任何身份,只是高祖的私生子。

    也正因为这点,素来强势的刘章没有被吕后算计,吕后知道,刘章再能也不会跟太子抢天下,他没有名分。但是现在局面不同了,都有机会。这事虽然说答应了兄弟刘襄,还得看看一帮老家伙的意见。

    齐王刘襄收到刘章的信息,马上出兵勤王,号称铲除非刘氏王者。出兵前,他约琅琊王刘泽共商大事,琅琊王前往齐都,意外被刘襄扣押。

    刘襄借此机会抽调刘泽的军队前去勤王。他觉得这次成功登帝位的机会很大,相信周勃这些老家伙会卖给自己一个面子。

    周勃、陈平对各方势力清清楚楚,少帝这边不能留,也没什么势力,任人宰割,主要他是吕后扶植的,当然要铲除殆尽。

    藩王那边,很难沟通,刘襄明摆着是冲帝位来的,刘襄在刘氏宗亲中属于长孙,也有机会继承,更有刘章扶持。

    但是刘章刘襄兄弟的母系,也就是外戚非常强悍,前有吕后之鉴,如果刘襄继承,一是这帮老家伙未必会受重视,一是再出一个吕后,局面就不可控制了。

    琅琊王刘泽。刘泽受了齐王刘襄的愚弄,很郁闷。诸吕平定之后,他也参与了继承人选拔会议。他自身清楚,身为堂叔的他不能继承,侄子还有呢,也知道齐王刘襄意欲继承帝位。

    但是刘襄这家伙不好好玩,居然耍了自己。刘泽决定站到周勃那边去。他假意劝说刘襄让自己去长安帮刘襄游说,实则暗通周勃,不可选刘襄,理由是刘襄母族恶势力,若刘襄登帝位,周勃等老臣大概率被废用。这家后要报刘襄扣押自己的仇。

    周勃陈平为自己考虑,如果选继承帝位的人,不能太强势,否则老家伙们控制不了,而且外戚势力太强不行,也不能控制,且有被弃的危险。

    诸多子孙中,相比较来说,只有代王刘恒适合老家伙们的私心,偏安代地,为人软弱,不争不竞,且其母薄后也没有外戚势力,高祖生前并不看重受宠,吕后在时,也因为他们母子温顺,没有采取对他们的打压。

    现在来看,代王刘恒恰恰是周勃、陈平寄望的最佳人选。这话要谁说出来呢?没错,琅琊王刘泽。

    刘泽是高祖的堂兄弟,好歹也是叔父辈,跟着高祖打天下过来的,他们刘家自己人说话,我们帮着应承,最好不过。

    于是周勃、陈平以及参与平定诸吕事件的汉刘宗亲召开了秘密会议,讨论继位人选。

    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適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长孙,可立也”。

    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

    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