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168章 霸业百年

168章 霸业百年

    《魏世家》·魏文侯·霸业百年

    关于魏文侯,仅从太史公的《魏世家》中很难有个全面的了解,资料信息一星半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又多侧重于魏文侯私德的一面,对他的文治武功也不能通达。战国初期魏国超越天下诸侯,率先强盛,以至于列国侧目,西秦不敢东望者达几十年,魏文侯的功绩绝对影响至大。

    《资治通鉴》中列举了魏文侯的一些小故事,表现出他任用贤能、重诺守信的美好品德。比如魏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与管理山林的小官员相约要去打猎,那天恰好下大雨,文侯与众臣正在饮宴,突然想到这次约定马上停止饮乐去赴虞人之约。司马光评价说“魏于是乎始强”。还写到乐羊伐中山后,魏文侯将中山封赐给公子击,后来在一次朝会上文侯就谈起这个问题,“吾何如主?”我这个国主怎么样,大臣们都捧他,“仁君啊!”有个叫任座的唱反调,说你把中山给了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君?文侯很不高兴,又问他老师翟璜,翟璜说您就是仁君,一点没错!文侯以为老师会骂他,有点不好意思,问为什么?自己确实有私心,翟璜说,仁君之下必有直臣,任座那么耿直,您能用他,说明您是仁君。这话让文侯听起来很舒服,本来很讨厌任座,结果态度改变了。“亲迎之,以为上客!”

    用人方面,魏文侯并不拘泥,既用儒家门派,比如拜子夏为师,而且重视子夏的其他弟子如田子方、段干木等。子夏并非纯粹的儒学,其中夹杂了很多他自己的学说,有纵横家法家的观念在里面。个人觉得子夏能赢得魏文侯的信赖,与他独特的学说理念不无关系。后来魏文侯的相国李悝就是师从子夏的,而这个李悝变法深度影响了魏国的壮大。

    另外特别重要的是魏文侯能做到唯才是举,如吴起、乐羊、西门豹、李悝等,这些人的使用是魏国真正崛起的原因。吴起杀妻求将,不容于鲁国,魏文侯给予军权,西向破秦,控制了西河。乐羊伐中山,维护了赵魏的友邦。李悝变法的核心就是法家理念,打破世袭制,重农耕与战功,著作《法经》,经济体制改革,这些都让魏国的国力达到鼎盛,变革图强的路走在天下列国的前面。

    对外魏文侯认识到韩魏赵一体是列国不敢侵犯的根本,所以他致力于三晋团结,以“兄弟之国”相待。三晋一体,天下无敌。韩魏赵联合伐齐,削弱齐国的国力,韩魏赵的不可遏制,使得周威烈王不得不封赐列侯。西面吴起伐秦,占据西河,迫使秦国退守洛水,龟缩不出。南向伐楚,迫于压力楚国服输和谈。北伐中山。不过从后来看,伐中山对魏国来说不见利好,因为中山处于赵国腹地,即便拿下中山,也不过是魏国的一块飞地,很难做到有效控制,事实上也果然,后来中山国趁魏国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轻易就复国了。

    魏文侯执政时期,对内改革,对外联合三晋,既是魏国的开国之主,又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奠基人、开创者。魏文侯在位五十年,功勋卓著,文化灿烂,国富兵强,开疆拓土,一跃成为天下霸主。魏文侯可谓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