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177章 大胃王风云五十年3

177章 大胃王风云五十年3

    《魏世家》·魏惠王·风云五十年(3)

    现在来看,对于魏惠王迁都的问题大体上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那就是为惠王迁都发生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以前,而魏国的衰落是从桂陵、马陵之后逐渐开始的,被齐威王打得够呛。这就是说,魏国并不是因为惧怕秦国而被迫迁都,魏国迁都之前国力正处于鼎盛时期。

    魏国迁都前,秦国内部并没有开始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商鞅是在魏惠王元年去的秦国,魏惠王六年或者九年迁都,完全不是因为秦国的压迫,更不是因为韩赵的夹击而迁都,魏惠王即位后尽管受到了韩赵两方面的干涉,但是他仍然懂得维护三晋表面上的和气是必须的,毕竟三国国土交叉纵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理分布制约着。魏惠王迁都前后与韩赵两国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并且互换土地,这样促使本土比较统一,避免了支离破碎难以协调管辖的态势。

    魏国迁都大梁后,直面东方齐国。十五年,鲁、卫、宋、郑君来朝。魏惠王迁都引发了中原国家的重新站队,这惹火了赵国齐国,赵国不满魏国的称霸路线,开始挑衅,魏赵冲突,齐国更愿意这种结果,也参与进齐赵合盟。魏国的战略是先降服赵国,继而东进威慑齐国,周边小国自然望风披靡,如此魏国就有希望作为中原的霸主,这是春秋时期各国玩的把戏。没错,魏惠王就是抱有这样的情怀。

    要知道,春秋时期的霸主几乎都是一个虚名,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的,旨在打服你,至于土地什么的都不要。没有争胜欲望的国家干脆直接归服,又不伤身体,不就一个虚名吗。进入战国时期后,情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家打的是兼并战,只有占有更多的土地才有资格争夺天下,出力不讨好的事只能自损国力。

    魏惠王如愿以偿了吗?没错。魏国先是攻下了赵国邯郸,逼迫赵国签订盟约,然后纠合韩等国讨伐齐国,迫使齐国不敢西望。东部平稳,魏惠王挥兵西进,去惩罚秦国,因为秦国在魏国忙于东边战事的时候,侵占了魏国西部领土,秦国孝公面对声势浩大的魏国不得已归还侵占的全部土地,并与魏国停战协定,二十一年,与秦会彤。

    魏惠王东面制齐,北向服赵,西迫秦,一时风光,据竹书纪年所述,秦赵鲁宋等国遣使来魏,尊魏为王,于是魏惠王以王自称。这都是魏惠王迁都以后所达成的战果。但是自此以后,魏国迅速滑落,成为四面攻击的靶子。魏惠王贪图霸主虚名,连年发动军事战争,到头来一无所获,没有拿到一块土地,白白的虚耗国力,这样看似乎魏惠王的确有一些天真,靠着文侯武侯建立的强大基础,狠狠的挥霍了一把。不过,话说回来,魏惠王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处于四面包夹之下,顾此失彼,东进有西顾之忧,西进有东北之虑,控制三晋又不可得,你叫魏惠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