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读历史之碎碎念 » 194章 孟子见粱惠王2

194章 孟子见粱惠王2

    魏世家》·孟子见梁惠王(2)

    古话说,学成文武艺,售于帝王家,一点不错,也是一个交易。现在的话说,学得一门手艺或者学问,自己又做不了老板,还要吃饭,只能带着浑身所学去给人打工,学成文武艺,卖给老板去。互有所得,没什么错,都是那么现实,那么功利,毕竟吃饱饭才是第一重要事。

    梁惠王问孟子何以利我国,有问题吗,一点问题都没有,现实摆在那里,经历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霸主的威严丧失精光,中原已不是魏国纵横驰骋的地方,换了天下。这之后,几乎是被齐国虐的态势,想想祖上的荣光,也曾经呼风唤雨,哪有齐国什么事,所以梁惠王也是穷则思变,特别希望能复兴魏国的人才,大开招贤令,吸引天下人才来魏国,孟子是其中的一个。

    魏惠王求贤若渴是不假,也有一些人来投奔,不过都是些二流三流的人物,提不出强国的良策,总起来说这次图谋复兴招贤纳士算是不成功的,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当然,天下纷纷都在变革,不只是他魏惠王求贤,其他各国也无不如此,真正一流绝顶的人才自然也要选择。像魏国当前这种形势,不足以对超级人才有吸引力,不是魏文侯时期,时代变了。

    孟子来魏国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四处碰壁,但凡那里招人,就往哪里去,行不通走人。魏惠王对孟子的学说乃至他的履历不会一点都不了解,仍然向孟子请教,也可见的魏惠王是真心要找能人来辅助,从他的角度一见到孟子脱口而出“何以利我国”,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会做出的,不能因此耻笑魏惠王急功近利,没有圣王胸怀,这是书呆子说话。

    孟子的脾气火爆,不跟你婉转的来,直来直去,行就行不行拉倒。梁惠王问何以利我国,孟子就说何必言利,仁义而已。不要谈什么利,推行仁义就足够了。你也言利,他也言利,国君言利,大臣也会跟着言利,天下都言利,利益这个东西就是形成竞争,又会引发冲突,利益面前当利不让,国家就乱套了。所以不能以利为重,要以仁义为重,这是孟子的核心学说。

    要知道魏国脱身晋国,如果不是利字当头,那晋国自然不会三家而分,祖上就这么干过来的,你要魏惠王突然竖起仁义大旗,主张礼教,这不是打他祖上的脸吗?魏惠王包括韩赵两家都是从晋国分离出来各自独立,所谓将相王侯宁有种乎?国君你能做的,老子也能做的。现在你叫他推行仁义,似乎颇有点不识趣。

    孟子的第一次见面大家彼此照会,梁惠王并没有直接赶孟子走,仍然留作宾客。孟子见还有机会,也巴不得再贡献自己的学说,他也许能回心转意也未可知呢,等吧。于是有了第二次花园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