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造士 » 第七章(2)

第七章(2)

    吴天硕私下没少观察这帮新来的年轻人。作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吴天硕早就养成了观察人,分析人的习惯。客观上讲,辛怀玉留给他的印象不算差,要不是因为手舞足蹈那件事,吴天硕还准备重用一下辛怀玉呢。小伙子洋溢着青春活力,却又不乏沉着冷静。特别是思考着要走一条教育新路的劲还是让吴天硕有所动心。吴天硕仿佛从辛怀玉的身上找回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这些都让吴天硕动过用辛怀玉的想法。尽管他也担心,万一这条路走的急了,走出后果,他这个校长也不好交待。但辛怀玉手舞足蹈的形象像画儿钉在墙上一样钉在了吴天硕的脑子里。

    这让他很是恼火。

    他这个校长本来当的好好的,高振国跟自己搭档多年,虽说关系不冷不淡,高振国并没有要挤兑他吴天硕并取而代之的意思,两个人的矛盾从来没有浮出水面。上面偏偏要搞校长竞聘,而且偏偏选南海中学作试点。无形中把他和高振国的矛盾放大了不说,还使得矛盾表面化。吴天硕当时的情形已经是很尴尬了,各种纷纷扰扰的传闻满天飞,他应付都应付不过来,却又突然跳出个辛怀玉,而且手舞足蹈。弄得大家都拿这件事来嘲弄自己,好像他这个校长当的有多不得人心似的。

    吴天硕重用辛怀玉的心思就暂时放下了。

    今天的行政会赵建国突然单独拎出辛怀玉说事。就不得不引起吴天硕的重视了。他临时决定亲自听听辛怀玉的课,看看辛怀玉是不是像人们传言的那么好或者那么差。

    他这个做校长的,总要掌握第一手资料才对。

    吴天硕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独自提了排骨凳进了教室。学生们一看校长来听课,吓得赶紧回到座位上,拿出书本,坐得笔直。吴天硕看一眼表,离上课还有两分钟。乘这空隙,他同学生攀谈起来。

    “这节上什么课呢?”

    “语文。”一个学生怯生生的回道。

    “喜欢吗?”

    “当然喜欢了。我们辛老师讲得可好了。”旁边的学生似乎嫌弃那个学生的胆怯,接了话。

    “哦,是吗?”

    “当然啦!辛老师对我们可好了。从不打骂我们。”

    “哦?”吴天硕饶有兴致的看着说话的学生。

    是个小女孩儿,长得瘦瘦的,一脸天真,充满自信。说话时眼睛里流动着自豪。

    这时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恰好照在她脸上,她的小脸蛋给这阳光照得越发显得红彤彤的。

    “你叫什么名字?”吴天硕亲切的问道。

    “我叫……刘丽。”女孩突然害羞起来。

    吴天硕轻轻抚了抚刘丽的头,温和的说:“真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儿。”

    “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刘丽嘟囔道。

    “为什么呢?”

    “我想叫刘梦洁。”

    “哦?”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我想做一个心地善良,纯洁浪漫的女孩儿。”

    “那好呀!”

    “辛老师也说好!”刘丽得意的说道,脸上顿时灿开了花。

    “辛老师怎么说?”刘丽的话勾起了吴天硕的好奇。

    “辛老师说梦洁浪漫,有诗意。”刘丽顿了顿,靠近吴天硕,压低声音神秘的问道,“老师,我想做诗人,行吗?”

    “行啊!为什么不行呢?”吴天硕欣赏的注视着刘丽,“老师等着拜读你的诗,好吗?”

    “真的?”刘丽兴奋的瞪大了眼。

    “当然是真的。”吴天硕故意神秘的小声道,“这是我们的小秘密,可不许告诉辛老师哦。”

    “……”

    刘丽顽皮的挤了挤眼,仿佛已同吴天硕共同拥有了天大的秘密。

    上课铃响的前一分钟辛怀玉走进了教室。

    今天与往常不一样,教室里没有喧闹声,没有孩子们冲进教室冲向座位的哗啦声。听惯了带有生命动感的声音,此时的寂静多少让辛怀玉有些不适。这时他看到坐在前排的张小娴向他努了努嘴,眼神向后面瞟。辛怀玉明白了张小娴的意思,抬头往后看,见校长吴天硕正端坐在最后排,一下子紧张起来。

    “听课也不告诉一声。”辛怀玉心里想。

    多少年后,辛怀玉成了教导主任负责学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推门进课堂”式的听课方式就是从吴天硕第一次不打招呼听他的课开始的。

    紧张归紧张,辛怀玉还得硬着头皮走上讲台。

    说也奇怪,一站在讲台中央,辛怀玉紧张的情绪就消失了,很快进入了教学状态。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的《沁园春•雪》。请同学们把书打开。”

    一阵哗哗的翻书声后,教室安静极了。

    “***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沁园春•雪》更是被南社盟主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老师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之中。现在,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把生字划出来。”

    一会儿之后,学生抬起了头。

    “请同学们拿出字典,先自己解决生字,然后与同桌或前后座互相读给对方听,互相找找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又一阵吵吵声后,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兴奋。

    “全部解决了吗?”辛怀玉大声问道。

    “解决了。”学生们同样大声回答。

    “好!下面我请同学来朗读。”

    “我!我——”吴小刚几乎站了起来,身子向前伸得老长,高举的手摇来晃去,嘴里大声喊着。

    坐在吴小刚旁边的董晓君小心的举起了手,微微晃动的手上是不自信的犹豫。

    “我们请董晓君同学给大家朗读好吗?”

    吴天硕听到董晓君这个名字后忽的想起前一阵子辛怀玉专门找他谈董晓君借读费的事。吴天硕当然不能答应辛怀玉的请求。他不知道董晓君家的情况,但即使再贫困,学校有个导向问题。把仅有的几个减免名额给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们会怎么想?学生们会怎么想?这个辛怀玉,办事情真是不过脑子,这样的事也能想出来。他当时糊弄过了辛怀玉,过后就忘了。今天课堂上再次听到董晓君的名字时,他倒是要好好看看这个董晓君是个什么样。

    辛怀玉没有叫起吴小刚而是选择了董晓君。

    倒不是故意要打压吴小刚。

    他的思想里人生而平等,尽管董晓君学习差,也应该给他表现的机会。也许次数多了,建立起了自信,不说学习,对他的做人和生活还是会有积极影响的。这是辛怀玉的想法,他这样想是并没有考虑下面还坐着听课的校长。换了别的老师,即使是平常的课上也绝少叫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怕耽误课堂进度,更何况下面要是坐了听课的领导,更不会去叫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免得让课堂失去了精彩。

    吴天硕注意到,董晓君个子不高,穿得衣服像是多少月没有洗过,皱皱巴巴的。吴天硕坐在后面,看不到董晓君的脸,单看头发,大概有两个月没有剪过了,乱蓬蓬的像落了屎的鸟窝。吴天硕心里就有些不痛快。他估摸着辛怀玉说的是实情,但再是贫困,也得把自己拾掇得干净些吧。就冲这点,吴天硕就没把同情心放在董晓君身上。

    董晓君果然读的吭吭哧哧,急得脸上渗出了汗珠。

    其实董晓君自己知道他很难把一首诗读下来。他之所以举手只是觉得大家都举了,自己不举丢人。再说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再也没有老师叫起过他。举手在他来说不过是个象征,象征着他还存在于课堂上,象征着他还有怕被人瞧不起的自尊。举手在他只是个样子。没想到辛老师真的会叫到他。他的心一下子慌了、乱了。勉强站起来,觉得四周全是嘲笑的眼睛,汗就流了出来。

    董晓君是白字先生,短短一首词读错六七处,且毫无节奏。

    坐在下面的吴天硕不由得替辛怀玉紧张。

    这样的场面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在学生中的威信,这点吴天硕是十分清楚的。而且学生们已经因为董晓君结结巴巴的念词而根本谈不上朗读开始窃窃私语,耻笑声从各个角落传了出来。

    所幸辛怀玉表现得坦然镇定。

    吴天硕猜不透是天性使然还是辛怀玉的教育思想左右所致。只见辛怀玉面带微笑,耐心的等到董晓君念完了,这才笑着问:

    “同学们觉得董晓君同学读的怎么样?”

    结果显而易见,但学生们摸不着老师的心思,不敢冒然回答,大多数学生保持了沉默。有几个胆大的学生稀稀落落的说“不好”,声音也不是很高。

    辛怀玉笑着说:“是不好。”

    学生们开始笑。课堂气氛稍稍活跃了些。

    “但是,董晓君同学今天能站起来,读完,老师就认为是最大的进步。”辛怀玉稍作停顿后又说:“老师知道你们许多人都比董晓君同学读得好。比如坐在董晓君同学旁边的吴小刚同学就读得非常好。但老师没有叫吴小刚同学,而是叫董晓君同学,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下面的学生都扑棱着眼睛看着辛怀玉,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老师就是想给董晓君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我知道你们中间有许多是董晓君小学的同学,你们告诉我董晓君在小学时有过几次这样表现的机会?”

    有学生说:“没有,我们老师从来不叫他。”

    辛怀玉严肃的说道:“是呀!我想问同学们,谁第一次回答老师的问题就一定能回答得非常好?”

    下面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