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转世之今生安否 » 第九章 初显峥嵘露端倪

第九章 初显峥嵘露端倪

    明明才入夏,却忽然浑身起了一阵冷意。看了看文离,只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挂着无害的笑容,怎么看怎么不具威胁性啊。当是自己想多了,打开手中盒子,笑意控制不住爬上脸庞——二百两啊,当日那人给了二十两让自己来买玉,然后今日便换了这块玉来此,也就是说,自己一钱银子不花,转眼便赚了二百两。

    当他双眼放光看着手中银子时,却不知脸上神情尽落入文离眼中。

    此时围观的人群开始散去,文离最后的一番话,除了少数几人听出其中的弦外之音,大多是被此挑起一股兴奋之情,无论是十倍的赔偿,还是所谓的重金酬谢,都是不曾听过的新鲜事。然后在彼此闲嗑牙时,不由说出各自看法:这次的假玉事件,怕是下头的哪个人疏忽所至。瞧那文二少爷一副实诚样儿,更何况还是个孩子,哪里就会去卖假玉哦,今儿个这文二少爷做得漂亮呢。想想还挺羡慕今天那人的,平白得了一大比银子,倒盼自己哪天也能去买块假玉回来。

    由此可看出,文离后面那段话起到了作用,今天的事并没有对文家的商誉造成损害,相反,文离的名声传了出去。

    当然,那些话文离没有听到,他此时在自家铺子的里屋想着今天的事。屋子里除高有崖随侍外,那名卖玉的伙计也在,只是这时却是一副快哭出来的表情。文离不经意抬头看到,稍一想便明白其中原委,不由看着他笑了起来。

    “阿荣你那是什么表情,我可没怪你啊。”

    那叫阿荣的伙计苦着张脸,可怜兮兮地说:“二少爷,那玉是我卖出去的,结果出了事害您赔了两百两银子,我、我——”至此说不下去,眼泪都快出来了。

    文离忍不住摇头,“不关你事,我知道那玉不是你当初卖出的那块,虽然从玉的外表到标记都几可乱真,但要揭穿他也不是件难事。”阿荣不由瞪大眼睛,那块玉就是做的跟他们的太像,即便他能看出细微差别也无法说服别人相信,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懂玉的,他是有口难言,但少爷却说能揭穿他?文离与高有崖对视一眼,微微一笑,“早在一年前,我便和有崖改了标记,如果不说一般人很难看出来。那块玉上的标记虽然做的很逼真,只要与店里其他的玉细细对照,便能发现其中的不同,那人的话也便不攻自破。”

    “那为什么——”阿荣忍不住地问。

    文离收起笑容,表情渐冷,“既然有人大费周章仿我店中之玉,我自不能让他白费功夫——即便不能当面致意,至少也该备份回礼。”

    那张还嫌稚嫩的脸,没有表情的说出这一番话,屋子里的两人同时感到一阵寒意。

    片刻后文离神情缓和下来,起身向门外走去,便快到门口时,对着高有崖提醒了句:“得了消息,便直接送到府里去。”

    “是,二少爷。”高有崖应道,阿荣在边上露出迷惑的表情。

    在回府前文离先去了趟西街的柳叶巷,那里有一家新开的糕饼店,他想给小五带点回去。说起小五这个妹妹,他这个做哥哥的有时也会头痛。一般的小姑娘都会有些爱玩、爱吃、爱穿的,喜欢些小东西和小零食。可小五,对任何物事都淡淡的,没有什么特别喜好。平日的吃穿用度,一任身边的婢女打点,自己怎样都是安然。爷爷说过,家里边若论定力和耐性,恐怕没有人比的过小五。不由想起四弟那个活宝,四弟最喜欢逗小五。仗着自己武艺有成,有一次不知跑到哪学了一手杂耍回来,在小五面前演了整整一个时辰,手软到碗都拿不起来才罢。而小五静坐着从头看到尾,愣是表情没变一下。这事让众人笑了好几天,连二弟每次看到他都忍不住骂声笨蛋。

    后来他问小五,是不喜欢四弟的表演吗?小五却抿着嘴摇头,轻轻说了句:“四哥演得好,我也喜欢。”

    所以,小五其实最容易满足,也最难满足。这些年来,他们四兄弟每次外出都会给小五带些新鲜物,有时是新奇的玩意儿,有时是新出的书,或者,是原来不曾吃过的糕点零食。

    文离回到家时已经快到傍晚,先让人将糕点送去小姐屋里,自己去向爷爷问安,将今日的事简略说了一遍。老人家听后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便打发了他出去。

    再到父母房中:娘亲在纳鞋底,早先说过要为他们兄妹五人都做双新鞋,这双不知是做给谁的;爹在看书,每次看到爹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很少说话。不由想到另一个老是看书的人,看来小五在这一点上是遗传自爹。

    问候完后也略略将今天的事说了,文夫人只慈爱地看着儿子——于这些事上,她向来不会插话。文若虚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去过爷爷那儿了?他老人家怎么说?”

    “只说了句‘知道了’。”

    文若虚想了想,便道:“这件事你处理的很好,便照你的意思去做吧——派去查探的人是谁?”

    “是跟着高有崖的两个伙计。”爹今天的话似乎有点多,不过他依旧是站直着身子恭敬答话。

    “嗯,有了消息时不必过来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如果需要帮忙来找我便是。”这个儿子的经商天赋远胜于他,再多历练历练相信很快便能独挡一面甚至挑起整个家业的重担。爹他老人家甩手不管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文离答应了下来,再陪着文夫人聊了几句便辞了爹娘出去了。

    文夫人看着儿子的背影在房门外消失,略为担心地看向丈夫,“离儿才十四岁,这样做真的不要紧吗?”

    文若虚走过来搂住妻子,安慰道:“不用担心,就算离儿应付不过来,还有我和爹呢。况且离儿很聪明,我在他这个年纪可没他这般做得好。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便由着他锻炼也好。”

    文夫人想了想,略为安下心来。

    其实不论是文若虚还是文解明,都没有料到这件事发展下去,会造成那样严重的后果,甚至让文离差点丧命。